含洋原创艺术摄影《中国摄影教育的缺失》

含洋原创艺术摄影

<p class="ql-block">含洋原创艺术摄影《中国摄影教育的缺失》论我国摄影教育现状与改进方向的政论性分析</p><p class="ql-block">一、引言</p><p class="ql-block">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行业也在不断变革。然而,我国摄影教育在适应这一变革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摄影行业的整体进步。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摄影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二、我国摄影教育现状分析</p><p class="ql-block">(一)教学内容滞后</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长期以来侧重于传统的“三大控制”(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胶片摄影时代是合理的,但在数码摄影时代显得明显滞后。数码摄影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工具,如RAW格式、动态范围优化、实时预览等,这些都需要摄影者在前期拍摄中进行更细致的调整。然而,我国的摄影教育体系在更新教学内容方面进展缓慢,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现代摄影行业的需求。</p><p class="ql-block">轻前期重后期的问题:目前我国摄影教育中存在“轻前期重后期”的现象。许多摄影课程和教学内容更注重后期处理技巧,而忽视了前期拍摄控制的重要性。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在拍摄过程中缺乏对前期拍摄参数(如对比度、宽容度、白平衡等)的细致调整,过度依赖后期软件来修正曝光和色彩等问题。</p><p class="ql-block">缺乏国际影像标准认证体系: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影像标准认证体系,如ISO标准、Adobe色彩管理标准等。这些标准为摄影教育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影像标准认证体系,导致摄影教育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p><p class="ql-block">(二)缺乏创新引导</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在创新引导方面存在不足。摄影教育不仅需要传授技术,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目前我国的摄影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拍摄方式,难以掌握新的创意和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摄影行业的整体发展。</p><p class="ql-block">(三)国际交流不足</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在国际交流方面相对薄弱。国际摄影界在技术和理念上不断更新,我国摄影教育需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摄影教育在国际交流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与国际知名摄影教育机构的合作、国际知名摄影师来国内举办讲座的机会较少等。这导致我国摄影教育在技术和理念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p> <p class="ql-block">三、国际影像印刷标准与色彩还原标准</p><p class="ql-block">(一)国际影像印刷标准</p><p class="ql-block">国际影像印刷标准为印刷行业的色彩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主要的国际印刷标准包括ISO 12647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胶印、柔印、丝网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p><p class="ql-block">- ISO 12647-2:2013:该标准规定了胶印过程中色彩分色、打样和印刷生产的过程控制参数。它适用于四色胶印和多色印刷过程,提供了详细的色彩测量和控制方法,确保印刷品的颜色一致性和准确性。</p><p class="ql-block">- ISO 12647-3:2013:该标准针对新闻纸的冷固型胶印过程,规定了色彩控制和阶调再现的具体参数。</p><p class="ql-block">(二)色彩还原标准</p><p class="ql-block">色彩还原标准是确保影像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标准包括:</p><p class="ql-block">- ISO 12647-2:2013:该标准规定了印刷过程中颜色的标准值、色差范围以及测量方法。例如,ISO 12647-2规定了不同打样规格对应的颜色标准和色差值。</p><p class="ql-block">- CIE色彩空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定义了多种色彩空间,如CIELAB和CIELUV,用于评估色彩的视觉差异。其中,ΔE(Delta E)是衡量色彩差异的常用量化参数,ΔE值越小,表明色彩越接近,还原度越高。</p><p class="ql-block">- ColorChecker标准色卡:ColorChecker Digital SG标准色卡提供了高质量的颜色参考标准,包含140个色块,用于扩大颜色色域,确保相机和扫描仪能够捕获更广泛的色彩范围。</p><p class="ql-block">(三)色域使用与控制标准</p><p class="ql-block">色域是指设备能够显示或再现的颜色范围。国际标准中对色域的使用和控制有明确的规定:</p><p class="ql-block">- ISO 12640-4:2011:该标准规定了一组标准的广色域显示参考彩色图像,编码为16位Adobe RGB(1998)数字数据,用于评估编码、图像处理、显示和打印期间的图像质量变化。</p><p class="ql-block">- Adobe RGB(1998):Adobe RGB(1998)色域比sRGB更广泛,能够表示更多的颜色,特别是在青绿色和黄色区域,适合专业摄影和印刷应用。</p><p class="ql-block">- ICC色彩管理:ICC(国际色彩联盟)标准定义了色彩管理的流程和色域映射意图。通过ICC标准,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色彩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四、我国摄影教育改进方向</p><p class="ql-block">(一)更新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数码摄影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这包括增加关于RAW格式、动态范围优化、实时预览、后期处理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摄影技术。同时,应增加关于对比度和宽容度调整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复杂光线条件下优化拍摄效果。</p><p class="ql-block">重视前期拍摄控制:摄影教育应更加注重前期拍摄控制的教学,强调通过前期拍摄参数的调整来优化照片效果。例如,应增加关于对比度、宽容度、白平衡等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拍摄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曝光和色彩。</p><p class="ql-block">建立影像标准认证体系: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影像标准认证体系,为摄影教育和技术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例如,可以参考ISO标准、Adobe色彩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摄影教育的影像标准。</p><p class="ql-block">(二)推动教育创新</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应积极推动教育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探索新的拍摄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举办摄影创新大赛、工作坊、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应鼓励学生在拍摄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拍摄风格。</p><p class="ql-block">(三)促进国际交流</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应加强与国际摄影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摄影技术和理念。可以通过邀请国际知名摄影师来国内举办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摄影比赛、开展国际摄影交流项目等形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摄影活动,提升我国摄影教育的国际影响力。</p><p class="ql-block">(四)加强师资培训</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应定期组织师资培训,帮助教师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学水平。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国际摄影教育活动,提升自身的国际视野和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五)建立反馈机制</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来自学生、教师和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p> <p class="ql-block">五、影展与国家存档社会影像作品认证体系与规范</p><p class="ql-block">(一)影展与国家存档政策</p><p class="ql-block">我国在影展和国家存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例如,国家电影局发布了《数字电影存档母版技术规范》,为电影行业的存档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然而,摄影行业在国家存档和社会影像作品认证方面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p><p class="ql-block">(二)社会影像作品认证体系</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行业在社会影像作品认证方面已经有一些探索。例如,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推出了摄影作品限量鉴证服务,通过专业材料制作、高精防伪、限量编号、作品简介和存档备案等措施,打造具有收藏价值的摄影作品原作。然而,这种认证体系的覆盖面仍然有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标准。</p><p class="ql-block">(三)认证规范</p><p class="ql-block">为了提升我国摄影行业的整体水平,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影像作品认证规范。这包括:</p><p class="ql-block">- 技术标准:明确影像作品的技术要求,如分辨率、色彩还原度、动态范围等。</p><p class="ql-block">- 艺术标准:制定影像作品的艺术评价标准,如构图、光影、创意等。</p><p class="ql-block">- 存档标准:制定影像作品的存档规范,确保作品的长期保存和可追溯性。</p> <p class="ql-block">六、国家级教育范本与实践实习考核内容</p><p class="ql-block">(一)国家级教育范本</p><p class="ql-block">我国需要制定国家级的摄影教育范本,明确摄影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范本应包括:</p><p class="ql-block">- 基础课程:涵盖摄影技术、艺术理论、色彩管理等基础内容。</p><p class="ql-block">- 专业课程:针对不同方向(如新闻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等)设置专业课程。</p><p class="ql-block">- 实践课程:强调实践操作,包括拍摄实习、后期处理、作品展示等。</p><p class="ql-block">(二)实践实习考核内容</p><p class="ql-block">实践实习是摄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内容应包括:</p><p class="ql-block">- 拍摄技能:考核学生在前期拍摄中的技术掌握程度,如曝光控制、构图、色彩管理等。</p><p class="ql-block">- 后期处理:考核学生在后期处理中的技术能力,如色彩校正、动态范围优化等。</p><p class="ql-block">- 作品展示:考核学生的作品展示能力,包括作品的创意、艺术性和技术性。</p><p class="ql-block">七、我国标准修订阶段与视觉语言艺术各门类的边界</p><p class="ql-block">(一)我国标准修订阶段</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行业标准的修订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p><p class="ql-block">1. 调研阶段:广泛收集国内外摄影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分析我国摄影教育和行业的现状和需求。</p><p class="ql-block">2. 起草阶段:根据调研结果,起草我国摄影行业标准的初稿。</p><p class="ql-block">3. 征求意见阶段:向行业专家、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征求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p><p class="ql-block">4. 试行阶段:在部分地区或机构试行新的标准,收集反馈意见。</p><p class="ql-block">5. 正式发布阶段:根据试行结果,对标准进行最终修订,并正式发布。</p><p class="ql-block">(二)视觉语言艺术各门类的边界</p><p class="ql-block">视觉语言艺术包括摄影、平面设计、绘画、电影等多个门类,各门类之间存在一定的边界和交叉。明确这些边界有助于摄影教育的定位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摄影与平面设计:摄影强调通过镜头捕捉现实,而平面设计更注重创意和视觉传达。摄影可以为平面设计提供素材,但两者在创作理念和技术要求上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摄影与绘画:摄影和绘画都属于视觉艺术,但摄影依赖于技术和设备,而绘画更注重手工技艺和艺术表现。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上存在明显差异。</p><p class="ql-block">- 摄影与电影:电影是动态的视觉艺术,而摄影是静态的。电影强调叙事和时间的连续性,而摄影更注重瞬间的捕捉和表现。两者在创作过程和技术要求上有所不同,但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p> <p class="ql-block">八、结论</p><p class="ql-block">我国摄影教育在教学内容、创新引导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前期拍摄控制的重视不足以及缺乏国际影像标准认证体系。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摄影行业的整体进步。摄影不是两句口诀就可学会的,更不是胶片相机前期的三大控制(光圈、速度、感光度),只有学会原理,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育创新、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师资培训和建立反馈机制,可以逐步提升我国摄影教育的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建立国家级的教育范本和实践实习考核内容,明确我国标准修订阶段和视觉语言艺术各门类的边界,将有助于我国摄影教育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我国摄影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本文所用图片与本文无关,但全部都是原片直出,没有一张是剪裁和电脑后期涂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