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观念,名曰“老乡”,蕴含着浓浓的乡土人情;有一种友情,称作战友情,因相同的经历和信仰而铸就。它们如灯塔般照亮我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本应过上安定团结、幸福安康的新生活,可是朝鲜战争爆发了。当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部队减员改编去建设边疆、军人复员回地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时期,退役军人在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扬军队的光荣传统,都起到了骨干作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国防力量也要随之提高,于是,在1955年国家实行适龄青年义务兵员制,就是说,凡是年满18周岁的适龄青年,都有保卫祖国的义务,并积极报名参军,这一制度贯彻实行至今。莱芜首批义务兵,数量多(记不清具体人数),而且全部去福建厦门海防前线。他们在服役期间,经历了金门炮战、反小股、支援地方建设和“文革”运动。这批兵,有的复员、有的退转地方企业、还有少数在部队任职,而这些战友中已经“走”了不少,在世而又高龄的为数极少。我在部队时有幸认识了一位莱芜籍老乡,至今都在微信中联系。他的故事和人品,始终牵动着我的心,那种军旅情缘,使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这位老乡义务老兵,原籍是莱芜北孝义村,1935年出生,1955年参军,入伍后在厦门原31军军直警卫连,从战士到连长任职多年,以后又调下属师部机关,曾任某团副团长,1986年从部队退休至今。1973年春,我在原福州军区警卫一连任连长时,他和我原侦察队的黄绍标教导员,老乡李效胜战友,借来福州集训之际到连队看我。当时我家属正来队探亲,就留他们吃了个便饭,从此就熟悉了,并有了共同语言。从此,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退休后,他两次回莱探亲时,都邀请军直的老乡战友(1963年入伍的)聚会,每次我都被邀请参加。通过多次接触和交谈,我对狄立功老连长感到倍加亲切,并由衷地敬佩。</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狄立功老连长在微信群里,与我聊起了他的身世,我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狄立功所在的北孝义村,距原莱芜县城约14华里(现已划为市区)。在解放前这是个大村,全村有400多户人家,主要以从事农田为生。狄立功说:“解放前我家穷得叮当响,在村里是有名的穷户。人家说穷的掉裤子,咱是没裤子穿。我都光着腚,一直要饭吃,要到解放后啊!”说起苦难的过去,他不禁伤心地讲道:“我是全村第一穷呀,现不好提这个‘穷’字了。”我带着疑问进一步跟他深入交谈后,方知他家庭贫穷的真正原因。</p><p class="ql-block"> 狄立功在还不记事时,父亲就过世了。他和母亲、哥哥、姐姐相依为命,一家4口人挤在一间破草屋里。说是草屋,每到夏天,就会“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凛冽的西北风吹来,屋里跟屋外一样寒冷刺骨。由于没有土地,又无劳动力,所以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特别是在青黄不接时,只好外出要饭。直到解放后,分到了土地,加入互助组至初级社,才勉强有口饭吃。1955年,狄立功年满20岁。为报答党的恩情、感谢政府的关怀,他毅然报名参军,报效祖国。就这样,狄立功成为首批莱芜义务老兵。</p><p class="ql-block"> 从贫穷家庭出来的孩子,骨子里已埋下“越穷越有志气”的坚韧不拔的意志,狄立功以朴素的阶级感情,造就了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国防事业。因家庭贫寒,在老家很难找到媳妇,排长就给他介绍徐州的一位姑娘为妻,直到25岁才完婚,从此才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狄立功这位老兵,从未进过学校大门,不识字,入伍后,都是让战友替他写信和念信。但是,他好学上进,立志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提升为军官,一步一个脚印的从连长升至团职。也正是靠着对党忠诚、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他一路向前,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p><p class="ql-block"> 听他讲完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他说的话:“所以呀,咱对党、对毛主席呀、对社会呀、对人民呀,是有深厚感情的!”正是这份感恩之心、爱国之情,才使他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发扬勇于拼博的精神。人有感恩,啥事都能想得通。所以他晚年一直生活在“知足常乐”之中。他72岁那年,妻子离世。在这近20年里,他仍独居生活,一切都是自己单挑。尽管他已经91岁高龄,虽然有些耳聋眼花,但几乎天天在微信上与战友们互动。他很注意养生,平时喝茶逍闲交朋友,经常喝点小酒。每逢佳节,都炒上几个菜,特别喜欢吃家乡的水饺,这些都是他自己亲自去做。还有洗衣、家务活等,也都是自己动手,从不麻烦家人。这种独立健康的老年心态,让两鬓斑白的他精气神十足。在他那批义务老兵中,年龄算是娇娇者,让人无不羡慕。</p><p class="ql-block"> 我敬佩这位乡亲老兵,在晚霞余辉中,他是赢家。</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狄氏名门凤城东,</p><p class="ql-block">立北孝义出老兵。</p><p class="ql-block">功不可没谁堪比?</p><p class="ql-block">赢在鹭岛老寿星。</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仲夏</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2025年夏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