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你见过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的清代粮仓吗?你能想象出它的模样吗?如果你没见过,那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从重庆乘高铁到陕西渭南,再换乘18分钟就到了大荔县。出大荔站就有公交直达朝邑镇。</p> <p class="ql-block"> 竣工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动支白银三万余两建成的这座丰图义仓,就是“天下第一仓”。它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距镇中心约1.5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丰图义仓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分外城和内城,外城为夯土筑城,厚实的城墙,坚固的铁门,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 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p><p class="ql-block"> 走在里面几乎没有游客,却是鸟声鼎沸,热闹喧嚣。</p> <p class="ql-block"> 墙内有砖瓦结构廊檐,由木柱支撑,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p><p class="ql-block"> 廊檐既可防雨防潮,也可临时堆储粮食,方便晾晒 。</p> <p class="ql-block"> 丰图义仓共58间仓房,因当时周边有58个村寨,一村1仓房。仓房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间仓房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p> <p class="ql-block"> 仓房地面由松木板铺成,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墙体四周有4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将潮气排出。</p><p class="ql-block"> 这些仓房至今依然在使用中,我们看到这间仓房内就存放着小麦。</p> <p class="ql-block"> 仓房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流入落水槽向院内排去,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p> <p class="ql-block"> 环廊的每一堵隔墙就是一条排水道。</p> <p class="ql-block"> 仓房环绕的坝子可晾晒粮食。</p> <p class="ql-block"> 丰图义仓由晚清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建议修建,是为官督民建,属民间的公共粮仓。</p><p class="ql-block"> 丰图义仓的建成,为其后多次的赈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仓房顶部的朱文公祠,两侧镶嵌有慈禧太后所书石刻“龙”、“虎”两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丰图义仓里有4个粮食历史文化展室,最令我有兴趣的就是票证展室。</p><p class="ql-block"> 展室内展出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十世纪中晚期</span>全国各地,使用过不同类型的票证,这些都是现存几代人的记忆。或许我们经历过的人都能讲一段“粮票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物质生活开始丰富,不再使用票证,也仅仅只过去了30来年。</p> <p class="ql-block"> 从大荔县坐出租车约43公里到达华山。很巧朋友正住在华山脚下,住宿也帮我们解决好了,“壹家民宿”干净安静非常的棒。</p> <p class="ql-block">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为中华五岳之西岳,雄踞关中平原东部,以“奇险天下第一山”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为少爬一点上坡,我们选择乘坐华山西峰索道上山。</p> <p class="ql-block"> 来感悟一下金庸老先生的华山论剑。</p> <p class="ql-block"> 下索道,一路上壮美的风景便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每一步攀爬,都能让你观赏到绝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相传神话故事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华山西峰。这一斧子下去可真是巨石崩裂,天地震动。</p> <p class="ql-block"> 登顶西峰!为自己鼓掌👏🏻</p> <p class="ql-block"> 向南峰出发!</p> <p class="ql-block"> 任何时候回头一瞥都是无限风光。</p> <p class="ql-block"> 攀顶南峰!加油!向东峰前进!</p> <p class="ql-block"> 绝顶东峰!棒棒哒!</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北峰进军!</p> <p class="ql-block"> 当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的瞬间,你绝对有穿越千年,与李白产生强烈的共鸣:“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p> <p class="ql-block"> 相传这便是华山龙脉,我们将沿龙脉去到北峰。</p> <p class="ql-block"> 是否有点侠客豪气😂</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华山陡如刀刃的苍龙岭。可惜这儿是只上不下。偏偏我们正好是下行,遗憾只能望岭兴叹了。</p> <p class="ql-block"> 当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往华山游玩到达苍龙岭时,韩愈被眼前的险峻地势所震慑,进退两难恐惧到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 他甚至写下遗书,表达了对生命的眷恋和对困境的无奈。最终,华阴县令得知后,组织人力将他救下。</p> <p class="ql-block"> 华山的条条道路都如同登临天梯。</p> <p class="ql-block"> 巨石昂首向天啸,愰若直上云霄。</p> <p class="ql-block"> 一句“自古华山”引无数豪杰趋之若鹜。</p> <p class="ql-block"> 走到擦耳崖亦如履平地了</p> <p class="ql-block"> 成功到达北峰!至此西丶南、东、北四峰皆与之拥抱,美景历历在目,北峰索道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 华山3个多小时高铁到达韩城,韩城招商区有公交车去党家村公路口。公路口距党家村约2公里,不好打车,骄阳下的我们走得是汗流浃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其古建筑群作为山陕古民居的典型杰出代表,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span>石”,“世界民居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村里大院的门口都保留着原来的拴马桩,墙上也依然保留着已锈迹斑斑的拴马环。</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的这块精美的节孝碑特引人注目。此碑建于光绪年间,是建给党伟烈妻牛孺人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党伟烈新婚不久参加科举,在赶考途中染病去逝,其16岁的妻子牛氏,守节尽孝一生,最终年老逝世。后来事迹感动光绪皇帝,于是皇帝下诏赐给牛氏这座节孝碑。</p><p class="ql-block"> 一个女人用一生的孤苦凄凉,换来这块冰冷的石碑,太悲情了。</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曾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成了党家村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称“日进白银千两”。</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步,党家村翻旧盖新,进入了一个持续百年修建四合院的高潮时期。</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四合院基本都是长长窄窄的。大都比较简朴,没有那么多的雕梁画栋,但家家户户的墙上都写有家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党家村的分银院。党家村从清朝中期开始生意兴隆,经济实行全民参股制,年末分红家家有份。</p> <p class="ql-block"> 党族祖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是村中党姓人的宗族总祠堂,祠堂的作用是祭祀先祖和商议家族大事。</p> <p class="ql-block"> 祠堂门口的插旗杆上都做成“斗”的形式,是寓意要日进斗金吗?</p> <p class="ql-block"> 有了钱自然就会被土匪觊觎,村里便建了看家楼,随时观察外界动静。</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星阁,高37.5米,因供奉文曲星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星阁</span>始建于清雍正3年(公元1725年),重建于光绪27年(公元1901 年),历时8年建成的。</p><p class="ql-block"> 可见当年党家村人是很看重文风的。</p> <p class="ql-block"> 党家村因在山谷凹地,交通的不便,使许多村民都移住到山坡上来,他们依然恬淡地过着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党家村更显静谧。</p> <p class="ql-block"> 从党家村去梁带村芮国博物馆虽然仅5公里,但没有公交车,只能村里私车送。</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还没开门,我们便陶醉在了旁边金灿灿的麦田里。正不亦乐乎地拍片,一老农凑近了问:“是来收麦子的吗?”我们只能笑答:“来玩的。”</p><p class="ql-block"> 这麦子辛苦种成熟了还得愁销路,不干农活还真不知农民的苦累。</p> <p class="ql-block"> 关中大地上一个最普通的梁带村,因盗墓贼夜间爆破的巨响,而开启了考古发掘。</p><p class="ql-block"> 意想不到,这个村里竟然埋藏了1300多座墓葬,其中带墓道的大墓就有8座,墓葬长度超过3.5米的中型墓160余座,64座车马坑。出土文物二万余件。</p><p class="ql-block"> 这个尘封久远,两周时期的“芮”国就这样横空出世了。</p><p class="ql-block"> 梁带村也因此诞生了一座国家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两条墓道和七鼎六簋都是仅次于周天子的最高等级墓葬所有,特别是48件金器出土,使这座芮桓公墓成为我国公元前7世纪左右出土金器最多的墓葬。</p><p class="ql-block"> 八钟十磬、七鼎六簋。生前钟鸣鼎食以飨,身后重棺大墓以葬,一代芮桓公位尊权重的显赫地位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芮桓公随身佩戴的七璜组佩规格非凡。组佩由7件玉璜、1个圆形牌和728颗红玛瑙珠串联而成,全长105cm。</p><p class="ql-block"> 王者气派顿时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芮桓公随葬的金剑鞘、玉剑,左手腕饰,兽面金饰。</p> <p class="ql-block"> 芮桓公去逝后儿子芮伯万继位,但芮伯万却是夜夜笙歌不理朝政。<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毅果敢的母后芮姜,将儿子赶到相邻的魏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秦国秦宪公抓住机会出兵芮国,准备趁芮国无国君之时吞并芮国,没想到秦军的虎狼之师,却被芮姜率领的军队击退。可见芮姜实乃有文韬武略的母后。</span></p><p class="ql-block"> 芮姜墓葬的五鼎四簋</p> <p class="ql-block"> 芮姜墓的梯形牌组玉佩,玉镯组合腕饰,玉握,玉猪龙。</p> <p class="ql-block"> 墓中的玉耳勺,仿佛是一件现代产品。</p><p class="ql-block"> 这个名为“节约”的物件是马的佩饰,主要用于连接和固定马具的各个部件。</p> <p class="ql-block"> 上面有铭文的青铜器都让人大开眼界。那尊方壶上的鸟特别像三星堆里的鸟。</p> <p class="ql-block"> 芮国,一个夹在秦晋两个大国间的小国,居然前后延续了470多年的历史,最终被秦所灭。</p> <p class="ql-block"> 芮国博物馆只能打车到韩城。韩城有公交车到司马迁祠。</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此后历代皆有重修,尤以清代规模为最,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祠在山脊之上,我们得先走上这段被时间打磨了千年的石头路,再沿台阶上行。</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最后一台是司马迁墓。</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因直言不讳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惹得龙颜大怒而受宫刑。</p><p class="ql-block"> 他忍辱负重,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理念,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誉之离骚。”</p> <p class="ql-block"> 《史记》这部宝贵的文化遗产,给我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铜为鉴,可正衣冠。</span>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史太公敬香一柱</p> <p class="ql-block"> 祠堂里有不同时期的文人来祭拜时留下的墨宝。郭沫若也在此留下字迹,不知他落笔之时有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此司马迁墓已为元代所建,仿蒙古包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司马迁祠来到韩城古城。</p><p class="ql-block"> 韩城古城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城,始建于隋唐,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韩城古城巍峨的城门。</p><p class="ql-block"> 建于康熙年间的毓秀桥,是当时韩城通往古都长安的必经之桥,两端桥头各有2个石雕守护神。</p><p class="ql-block"> 金代始建,因地震崩塌,康熙年重建的赳赳塔,当地人称为“金塔”,是韩城古城的制高点,可俯瞰韩城古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古城看到这种花馍,实在有点太好看了,像工艺品一样,哪儿下得了口吃呀🤓</p> <p class="ql-block"> 灯火阑珊下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早晨8点半以前的古城依然在沉睡中,你若此时在街上穿行,就会自然地放轻脚步、放低声音,生怕惊醒了睡梦中的人。</p><p class="ql-block"> 就连美食街都不卖早餐。</p> <p class="ql-block"> 在韩城有句老话:下了四牛坡,秀才比驴多。 韩城在明清两代科举中高中的人数达到 1396 人,其中进士 119人,举人 550人,贡生 727人。可谓文风昌盛。</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的文庙,供奉着孔子及弟子中的七十二贤士。</p> <p class="ql-block"> 文庙中的这棵1500岁的古柏树,因有5个分枝,便被人们寄予美好的愿望,称为五子登科。</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城隍庙。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东营庙,里面供奉有关公。</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北营庙、庆善寺都有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闯王行宫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当年在韩城驻扎时的行宫,现不能进。</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县衙仅存此一栋房子,且在学校之内游客也无法进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代陕西的第一位状元王杰就是韩城人。曾任乾隆和嘉庆两朝军机大臣,也是嘉庆皇帝作太子时的老师,他参与了审理和珅案。</p><p class="ql-block"> 状元楼是王杰的孙子为爷爷告老还乡所建,是韩城最高建筑,两侧有嘉庆皇帝对王杰的木刻对联。“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p> <p class="ql-block"> 相传历史上赵氏孤儿的故事竟出自韩城。</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致使赵氏家族三百余口被满门抄斩。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将赵盾之孙赵武救出。程婴带着赵氏孤儿习文练武,将其抚养成人,直至赵家冤屈得以昭雪。</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于宋代的九郎庙,就是为纪念公孙杵𦥑和程婴的大义而建。</p> <p class="ql-block"> 来韩城必得去龙门看看。韩城招商区有去龙门镇的客车,在龙门镇拼车就到了一座黄河大桥边。</p><p class="ql-block"> 经师傅指点才知道,我们得步行过桥去到山西那边的大梯子崖,陕西这边的龙门是没有景点的。</p> <p class="ql-block"> 龙门位于晋陕大峡谷龙门段。一桥横跨峡谷,桥的这端属陕西韩城,桥的另一端属山西河津。</p> <p class="ql-block"> 今年黄河上游因干旱少雨,黄河就出现了少见的清彻碧绿。</p> <p class="ql-block"> 为自己鼓劲,准备勇登天梯</p> <p class="ql-block"> 山西这边不仅60岁以上免门票,连往返接送去大梯子崖的公交车都是全民免票。</p> <p class="ql-block"> 天梯又被称为“大梯子崖”,由365级石台阶呈“之”字形从山底盘旋至山顶,全程共168米,垂直高差约99米。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挂壁天梯”。</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北魏时期人工开凿的梯子崖,曾作为军事用途通往山顶的屯兵之所一一倚梯城。</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就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 石阶陡峭,且皆不平整。每步石梯高度不一,得步步小心以防绊脚。</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一步一重天,一弯一景致。</p> <p class="ql-block"> 还得穿过这“佳(夹)人巷”</p> <p class="ql-block"> 曾经这天梯顶端的木板之下,便是插上尖刺的陷阱</p> <p class="ql-block"> 陷阱旁是古门栓遗迹</p> <p class="ql-block"> 如此壁立千仞的险峻地势,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也因此成了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这里就发生了艰苦卓绝的黄河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23日,盘踞河津的日军和伪军共四、五千人,大炮二十多门,由空军配合进攻国军新八师东龙门山及禹门口前沿阵地。新八师官兵奋勇抵抗,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双方都伤亡惨重。其中守卫云中寺的一个加强排全部壮烈牺牲,前沿多处阵地失手。</p><p class="ql-block"> 30日新八师朱振民副师长命令二十三团翻山越岭来增援,从大梯子崖向日军发起攻击,收复所有阵地,对日寇予以了沉重打击。彻底粉碎了日军从晋西南西渡黄河,进犯陕西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 站在龙门之颠,可以俯视壮美的晋陕大峡谷。大禹治水的龙门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相传大禹为治理黄河洪水,历时4年终于在龙门山凿出巨大豁口,成功将洪水疏浚。结果黄河上游的鲤鱼却被冲出豁口,它们要跃过龙门才能化为飞龙,腾云上天。</p> <p class="ql-block"> 大家也来此一跃过龙门吧</p> <p class="ql-block"> 从龙门回到韩城,26分钟高铁就到合阳了。</p><p class="ql-block"> 或许你还没听说过合阳,如果你喜欢书法,你肯定会知道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之一的《曹全碑》,它就出土于合阳,此碑在书法史上备受推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也许你就更没听说过合阳的洽(还是读“合”的音)川了。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首:</span>“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定<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你耳熟能详</span>,她就诞生在这水草丰美的洽川。</p><p class="ql-block"> 合阳洽川就是诗经之乡,据说诗经中有三十多首诗都出自合阳洽川。</p> <p class="ql-block"> 《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p><p class="ql-block"> 这天作之合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文王和太姒在合阳洽川的爱情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是中国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 。</p><p class="ql-block"> 从合阳到洽川,只能坐私车过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p> <p class="ql-block"> “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春天蒹葭遍地,夏日绿波万顷,秋来芦花漫天,隆冬百鸟欢唱。</p><p class="ql-block"> 如此春如诗,夏如画,秋如梦,冬如醇的浪漫之地,难怪乎那音韵悠长缠绵的“关关”之声,会在这万顷的碧绿中飘荡数千年。</p> <p class="ql-block"> 这湿地的边沿处就是黄河,黄河对岸就是山西黄土坡。</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里的观黄楼是洽川景区的最高点,是游客远眺黄河的理想地点。</p> <p class="ql-block"> 难怪洽阳人都自豪地说:“早知有洽川,何必下江南。”</p> <p class="ql-block"> 渭南不只有华山论剑,还有如此多的美景,还有不同的面食可供选用,看着满碗的红油一点也不辣。但吃前一定得告诉老板少放点盐。</p> <p class="ql-block"> 最好吃的就是洽川的农家菜</p> <p class="ql-block"> 渭南的行程结束了,下一站我们将去到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