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托寺</p><p class="ql-block">山南市日托寺。</p><p class="ql-block">日托寺,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羊卓雍措),开放时间为全年段,每天9:00-17:00。</p> <p class="ql-block">景点介绍</p><p class="ql-block">日托寺是遗世独立于碧玉羊湖之畔,是99%游客无法涉足的秘境,可360°广角观羊湖天地,可探究苦修僧人日常生活,可让你体验到视觉与精神的双重暴击。</p> <p class="ql-block">西藏羊湖日托寺:一生一寺一僧的信仰之旅。</p><p class="ql-block">你为什么去西藏?</p><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有我想要的信仰。</p><p class="ql-block">翻过加若拉山,远眺念青唐古拉山脉,终于看见了这座孤独又神奇的寺庙和眼前的一抹蓝。</p><p class="ql-block">一岛一寺一僧一生,寺庙在小岛上,四面环湖,寺庙里有一个僧人,他小的时候被送到这里,此后余生都要在这里守护它。</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信仰扎进泥土的地方,会带给我们前所未有治愈。</p><p class="ql-block">提示</p><p class="ql-block">戴帽子,风特别大。</p><p class="ql-block">建议带上干粮和温水。</p><p class="ql-block">早上七点左右出发,如果当天往返拉萨,时间其实也不太宽裕。</p><p class="ql-block">这里特别适合求婚哦,"一僧一寺,一生一世"。皮草配羊湖真的太妙啦。</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和浪卡子县,307省道羊湖景区旁,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介于东经90.08—91.45,北纬28.27—29.12之间。羊卓雍措是由于约亿年前冰川泥石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约23.6米,蓄水量约16立方千米,湖岸线250千米,流域面积6100平方千米,湖水储量约160亿立方米。据当地林业部门观察测算,羊卓雍措湖鸟岛和鸟类数量均为全国罕见。这些岛屿上,均有各种鸟类出没和栖息。除鸟类外,栖息在羊卓雍措湖流域的野生动物种类极为丰富,哺乳类有雪豹、盘羊、猃痢、水獭、野驴、岩羊、黄羊、獐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天湖,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2015年,羊卓雍措荣获国家级AAA旅游景区称号。</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和浪卡子县,307省道羊湖景区旁,介于东经90.08—91.45,北纬28.27—29.12之间。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每个人到西藏都不会错过的景点,三大圣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堰塞湖,据说早在大约4亿多年前就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措、沉措和纠措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上述湖连为一体,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6.5米。</p><p class="ql-block">湖中山地突冗,湖面海拔4441米。</p><p class="ql-block">湖内分布有21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最大面积约18平方千米,每个小岛上都有丰美的牧草、成群的牛羊。</p><p class="ql-block">湖西有宁金抗沙峰等三大雪峰。此峰高7206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也是西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p><p class="ql-block">西藏羊卓雍措很美,清澈的高原湖泊,前面还有海拔7200米高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流域1971—2009年年平均气温大约在2.9℃左右,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升温速率达0.21℃/10a。各季升温速率分别为:春季0.303℃/10a,夏季0.29℃/10a,秋季0.24℃/10a,冬季-0.46℃/10a,其中春季升温速率最明显。流域气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波动较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978年、1997年、2004年和2008年出现了低值,1998年、1999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相对较高。</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约23.6米,蓄水量约16立方千米,湖岸线250千米,流域面积6100平方千米,湖水储量约160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湖体呈枝状分布,北窄南宽,最长74千米,最宽33千米,面积约638平方千米。羊卓雍措水深20至40米,居西藏第五位。羊卓雍措湖水经墨曲汇流入雅鲁藏布江,盐度只有1.781‰(1979年)。</p><p class="ql-block">湖水以降水补给为主,占流域面积2%的冰川,每年以融水形式补给湖泊,容水量约占总补给量的16%。</p> <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湖是低浓度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很多,鱼饵丰富,水中盛产细鳞鱼、高原鲤等各种鱼类,所以,它还是一个富饶的天然“鱼库”。每到夏天,鱼群便由深水游到浅水区觅食、产卵,几乎徒手就可捞到,再加上藏民不吃鱼,所以这里便成了鱼类的天堂。羊卓雍措盛产高原裸鲤,其肉细嫩鲜美。鱼类蕴藏量高达惊人的达8亿多公斤,有“西藏鱼库”之称。更有趣的是,羊卓雍措圣湖的水清澈见底,所以这个“鱼库”的鱼都能肉眼看见。</p><p class="ql-block">遇见中国“纯净碧蓝的羊卓雍措有多美”羊卓雍措有着海一般的深蓝,湖水清澈见底,能清楚地看到鱼群在水中游动。站在高处远眺,湖水绕着群山,峰峦立于云下,相映成趣,景美如画。</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美如画卷,还是鱼类的天堂,为何不进行捕捞?</p><p class="ql-block">据当地林业部门观察测算,羊卓雍措湖鸟岛和鸟类数量均为全国罕见。这些岛屿上,均有各种鸟类出没和栖息。除鸟类外,栖息在羊卓雍措湖流域的野生动物种类极为丰富,哺乳类有雪豹、盘羊、猃痢、水獭、野驴、岩羊、黄羊、獐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综述</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天湖,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羊卓雍措</span></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的蓝色会随着照射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不同的湖水颜色,浅蓝、深蓝、孔雀蓝,湖水总是蓝,却蓝得不尽相同。当天空布满乌云时,湖面又会变成灰色。</p><p class="ql-block">湖内分布有岛屿,富有想象力的当地人根据岛屿的形状,分别给它们取名为“色朵”(犀牛岛)、“雍布朵”(鹿母子岛)、“格莫日朵”(老狐狸岛)、“那亚朵”(盘羊岛)等。</p> <p class="ql-block">色多岛</p><p class="ql-block">色多鸟岛高约15米,整个岛屿的坡度比较平缓。地面为碎石铺盖。石缝里生长着蔓陀萝、黄花木、紫云英等植物,还有一座石屋,是当地护鸟人在鸟类繁殖期间的临时住所。斑头雁的头和颈侧为白色,后颈有两条黑色横纹,背部呈褐色,尾羽白色。这种鸟喜成群活动,营巢在人迹难至的高原湖泊的湖边或岛中。</p><p class="ql-block">色多鸟岛上有鸟巢2800多个,斑头雁最多时约7500只,棕头鸥最多时,也达7000只以上。据介绍,色多鸟岛是羊卓雍措湖三大朝拜圣湖鸟岛之一。</p> <p class="ql-block">日多岛</p><p class="ql-block">日多岛太小,小得连有些地图上都无显示。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岛上有萨迦派的寺院日多寺,前来朝觐的信徒比较多。据介绍,羊卓雍措边上的人故去后,亲人都必须到此寺点灯上香,以期获得福报。寺院还珍藏着一盏金子做成的酥油灯,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日托寺</p><p class="ql-block">日托寺位于山顶,日托寺和拉萨寺庙一样都是红黄色的建筑,虽然面积小,但也是一座完整的寺庙,已经拥有了700多年的历史,可能由于地处偏远的缘故,这座寺庙少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桑顶寺</p><p class="ql-block">桑顶寺坐落在距浪卡子县以东5千米处,该寺由世多吉帕姆·曲吉珍美修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全名叫“白卡珠堆微底乃桑珠曲吉顶”,意即“吉祥空行聚集处—如意法台”。在西藏,这是唯一由女活佛担任寺主的寺院。</p><p class="ql-block">桑顶寺位于雪域西藏的前后藏交界处,寺院前面是羊卓雍措圣湖,像供灯一样盘旋在寺院前面,被山岭所围绕,周围是绿玉般的草原,鲜花烂漫,绿草如茵。</p><p class="ql-block">寺院的大殿内主供镀金红铜质地的降魔佛像,佛像身高二层楼,佛像内装藏有佛陀舍利等具有大加持的圣物。还有弥勒佛住兜率宫的像、天降塔、噶当塔、菩提塔等三百座塔。在上师府邸仓库内有财运柜、锦缎丝绸、象牙、犀牛角、凤爪、马角、瑰玉、珊瑚、亚玛瑙、珍珠、藏银币等价值连城的贵重物品。</p><p class="ql-block">桑顶寺共传出十二代多吉帕姆(金刚亥母)女活佛,由第十二世活佛德庆曲吉珍美主持寺院。据说,虔诚的佛教徒在每12年的羊年都要绕湖一圈(骑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这样做佛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如意,也是消灾积福、为修来世的修持。</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名称解释</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错”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卓雍措的解释,而羊卓雍措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在那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错,沉错,巴久错,以即古羊卓雍措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p> <p class="ql-block">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日托寺流传着“一湖一僧一寺”的传说,据悉,该寺庙一共有三位僧人,每天由一人轮流驻守,寺中供奉着一颗从天而降的神石,据说能祛除百病,所以日托寺也叫“山上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保护措施</p><p class="ql-block">为加强羊卓雍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西藏编制完成了《羊卓雍措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3-2015年)》和《羊卓雍措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中国已正式将羊卓雍措纳入100个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项目之中,这是继纳木措后,西藏自治区第二个纳入这一工程的“圣湖”。</p> <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40元。</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天。</p><p class="ql-block">交通</p><p class="ql-block">从拉萨出发走机场高速,从贡嘎曲德寺的羊卓雍措环湖公路进入,翻过加若拉山口后即可到达东拉乡地界,在山脚路标上有日托寺的地名和正确行驶路线,大约驾车行驶40分钟到达。</p><p class="ql-block">G318国道-羊卓雍措。</p> <p class="ql-block">路线</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北环线线路为拉萨—机场高速—岗堆镇—东拉乡—张达乡,后翻越鲁日拉山后到达甲竹林镇,经机场高速返回拉萨,往返全程约260千米。</p> <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朗格则)藏语意为“白色鼻尖”,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与不丹王国接壤,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南市西南部,距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227千米,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边缘高凸,中间低洼湖泊,为高原型壑谷缓冲多平台地带,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总面积7969.8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浪卡子县常住人口为32835人。截至2023年6月,浪卡子县辖2个镇、8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地域,古时统称为“羊卓”,藏语意为“上方的牧场”。</p><p class="ql-block">1959年,朗格则宗和白地宗合并设浪卡子县,划归江孜专区管辖;1964年2月,将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管辖至今。</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是山南市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边防线长25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2018年9月25日,浪卡子县入选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9年2月6日,浪卡子县退出贫困县。2020年,浪卡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664万元,比2015年增长98.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06元,比2015年增长55.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75元,比2015年增长76.33%。</p> <p class="ql-block">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综述</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境内主要景区有羊卓雍错、普莫雍错、岗巴拉山、宁金岗桑峰、卡若拉冰川、嘎玛林草场以及各类鸟岛等自然景区,还有桑顶寺、扎热桑旦曲林寺、打隆宗古遗址等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意为 “上面牧区的碧玉湖”,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县境内,周围四面群山环绕,湖面海拔4441米,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与藏北的纳木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羊卓雍措风景秀丽,民间传说此湖是天上的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湛蓝的湖水中,微风吹过,涟漪轻漾。</p> <p class="ql-block">打隆古镇</p><p class="ql-block">打隆镇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西南岸,镇所在地建成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介于东经90°26′26″,北纬28°48′22″,中、东部为山间谷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处浪卡子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5千米,距离拉萨180千米,是距离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乡镇,是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的举办地,也是全县农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地方特产</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地区名特产品有“羊卓干酥”风干肉、羊卓藏被、银质茶碗盖、卡垫、佛龛等。</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地名由来</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在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归属于“约茹”管辖并藏文命名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称号,“羊卓”为“上方的牧场”;“康晴”指“雪域”;“布仁”为古藏文中指“长毛牲畜”,也就是牦牛的异名;“底阿”为“五部”;“玉”为“之乡”。其以上的藏文之意连起来则是:“雪域上方的牧场是易养牦牛的五部之乡”。</p> <p class="ql-block">非遗</p><p class="ql-block">截至2018年,浪卡子县有普玛江塘孔丝等10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康如达羌节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甘扎赛马节等14项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p> <p class="ql-block">文物</p><p class="ql-block">截至2018年,浪卡子县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p> <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谐旺”歌舞</p><p class="ql-block">“谐旺”歌舞发祥于浪卡子县打隆镇曲宗村,始创于德瑟桑杰嘉措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一项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的民间传统歌舞,过去在盛大庆典活动上,“谐旺”歌舞是开场或压轴的固定节目。</p> <p class="ql-block">吉仁节</p><p class="ql-block">“吉仁节”的藏语意思就是旧社会各部落共同拜佛求神,祈福消灾的宗教法事,主要在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一带开展,全称“吉仁勤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仁”思潮的冲击,“吉仁勤毋”节被人为地取消,1985年“吉仁勤毋”节得以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恢复了的“吉仁勤毋”节里多了扔石头、赛耗牛、男子长跑、男子跳远四项体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民族服饰</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羊卓服饰特点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张达、工布学两乡与贡嘎县接壤,因而该区域的服饰与贡嘎县基本相似。其基本特点是:春、夏、秋季,妇女下身喜欢穿黑色或棕黑色并带有白道的藏式氆氇裙,上身内穿各种颜色且带有花纹的藏式丝绸衬衣,外穿领子、襟和底边上由各色绸子镶边的黑色氆氇藏式马甲,前腰系围裙,后腰系绣有龙凤、八喜等各种图案的“加布丹”,即有后身围裙之意,脚穿“松巴”鞋,冬季服饰与后藏相似。</p><p class="ql-block">多却乡、打隆镇、浪卡子镇、阿扎乡、卡龙乡、白地乡的服饰均与后藏相似,其主要特点是男女的藏胞都是大襟服,男式以黑白氆氇为料,领子、袖口、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绸子,脚穿“松巴”鞋。普玛江塘乡位于海拔5200米以上,属纯牧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服饰基本相似于藏北地区,男装上身宽大,袖长且宽,系腰适中,系上腰带后裙边垂到脚面。与藏北服饰大有差异的是,男人喜欢穿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编织的方格长筒袜及不丹国出产的笨重而结实的“果热”皮鞋。</p> <p class="ql-block">整个“羊卓”地区的妇女,根据家庭贫富之差,都有价值不等的珍珠、玛瑙、珊瑚、猫眼石、绿松石等珍宝装饰的项链。在重大节日时,胸前戴着配有名贵“九眼石”的项链和金银制的微型佛龛即“噶乌”,头戴珠宝连串的三角形“巴珠”,手腕上喜欢戴金银铜的镯子外,大部分妇女还喜欢戴海螺镯子,另外,耳戴金环,手戴金银戒指是每一位妇女常见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与妇女相比,男人的装饰较为简单,除了腰上佩戴着精雕细刻的腰刀、鼻烟壶等生活用具外,每逢佳节时,耳戴金银铜等所制成的圆形耳饰“阿龙”或叫“索吉”的长耳坠,个别男人还喜欢拇指上戴鹿角、翡翠等做成的扳指“夏龛”。</p> <p class="ql-block">宗教场所</p><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辖14座寺庙、16座拉康、4座日追,全县持证僧尼201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