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麟临书《玄秘塔碑》

任麟[墨易斋主]

<p class="ql-block">  柳体巅峰之作《玄秘塔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任 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于会昌元年(841年)为纪念高僧大达法师端甫而立,由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丹,现存于中国西安碑林。‌该碑以楷书书写,既是对大达法师功德的颂扬,也是柳公权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标志着'柳体'的成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文记载大达法师端甫的生平事迹,其作为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受皇室礼遇的高僧,曾主持安国寺,以精通佛法、德高望重著称。‌‌</p><p class="ql-block">端甫圆寂后,弟子为其立碑彰德。碑文由宰相裴休撰写,体现官方对其宗教地位的认可;柳公权时年63岁,以“太子少师”身份书丹,展现其书法造诣的巅峰状态。‌‌</p> <p class="ql-block">‌碑名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长达28行、1302字,内容详述端甫的宗教贡献与皇室尊崇。‌‌其‌艺术成就‌被称为“柳体”典范。‌‌‌‌其历史地位与颜真卿书法并称“颜筋柳骨”,被历代奉为楷书入门范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秘塔碑》的书法特点显著,</p><p class="ql-block">笔画锋棱分明,如截铁般锐利,横轻竖重,短横粗壮,长横瘦长,起止交代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挺劲舒畅;撇画锐利,笔势修长;捺画粗重,用笔干净利落。结字紧密,中宫内敛,四周舒展,每个字的结构布局巧妙,空间分布合理,展现出卓越的构图能力。全篇布局严谨劲健,章法上行间茂密,精妙高雅‌。</p> <p class="ql-block">在艺术价值方面,《玄秘塔碑》不仅展示了柳公权卓越的书法技艺,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该碑的保存状况良好,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许多书法爱好者以临摹《玄秘塔碑》为入门途径,不断探寻柳公权的书法精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秘塔碑》在历史上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董其昌评价其“柳书悬锋飘落,虽极劲健而不失温润,宋拓尤能传其神采”‌。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称其为“柳公权书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玄秘塔碑乃其晚年极则”‌。现代碑帖鉴定家马子云认为此拓本“捶拓年代不晚于南宋中期,是现存最完整的柳体范本”‌。</p> <p class="ql-block">此外,《玄秘塔碑》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它见证了唐代佛教的兴盛以及皇帝对佛教的推崇,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该碑的撰文由裴休完成,其文采与柳公权的书法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这一艺术杰作。</p> 任麟临书《玄秘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