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歌声凝聚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忆镇江船艇学院2015年“祝福母亲”国庆诗歌音乐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转眼已近十年。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2015年那个灯火辉煌的礼堂之夜——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祝福母亲”国庆诗歌音乐晚会。彼时,我刚从政治部主任岗位履新学院政委不久,而一场深刻影响我军未来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正悄然拉开。这台晚会,恰如一声嘹亮的集结号,凝聚起全院官兵教职员工的心,共同迎向那场历史性的大考。</p><p class="ql-block">回首担任政治部主任的近五年,宣传科每年筹办的晚会都让我这个在青藏线部队当过文化干事、演出队指导员和总后直属部队宣传科长的“老宣传”眼前一亮。我担任主任期间,包君平科长之前的伏卫东、刘进科长已提升正团到下属单位任政委,作为宣传工作的老骨干,小包继续带领这支有才华、有激情、有韧劲的团队,为学院政治工作添了很多彩。而这一次,意义尤为特殊。他们私下玩笑说是我的“登基大典”,实则我知道,他们铆足了劲,是决心要在这改革前夜的关键节点,打造一台更具思想穿透力、情感凝聚力的文化盛宴,为学院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份情谊,这份担当,至今想来,依然令我心头温热。</p><p class="ql-block">那晚的礼堂,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得仿佛要掀开屋顶。晚会以“峥嵘岁月”、“东方日出”、“春回大地”、“走向复兴”四个篇章徐徐展开,不仅是一台文艺演出,更是一部浓缩的军史国史,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p><p class="ql-block">节目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闪耀着参与的光芒与团结的力量。这份详尽的名单,如今读来,依然让我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领导专家齐上阵:训练部、基础部、船艇指挥系、船艇动力指挥系、船艇装备保障系……各单位的领导、资深教授、骨干教员,几乎悉数登台。胡瑞平教授、庄秀华副教授、刘红教授……这些平日里在讲台和实验室深耕的专家们,此刻在舞台上引吭高歌《游击队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束俊副教授、程欢助教、李斌、李芳、张芊、李金寿、赵天忠等副教授们的身影,活跃在歌曲联唱中。训练部许虹副教授的钢琴演奏、保密办刘玲玲参谋的主题朗诵和领唱、张树胜副大队长的指挥……他们的参与,本身就传递出最有力的信号:全院上下,同心同德!教职员工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许多人都是利用业余休息时间排练,许多专家教授晚上加班结束后,还自发赶到俱乐部、教室进行排练,正是这种高度的自觉和奉献,为演出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船艇教练大队时任副大队长周祖松,右手手指因工作受伤,但从排练到正式演出,他都是缠着绷带坚持上台指挥或参与合唱,这份坚韧和担当,让所有知情者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学员战士展英姿:新训大队、各学员大队的学员们是舞台的主力军。从《保卫黄河》《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雄浑合唱,到《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当那一天来临》的铿锵誓言;在第三篇章“春回大地”中,田沧、唐涌泉两位学员身着鲜艳的少数民族服装,深情演唱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获得了广大官兵的强烈反响和热烈掌声。傅强、孙金临、韩旭等学员参与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演唱,这个演唱节目的指挥是学员高伟辉,他政治、军事素质过硬,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就扛起了家庭的责任,平时省吃俭用,每月都将津贴寄回补贴家用,他的感人事迹曾被《解放军报》专门报道。如今,他已成为一名守卫祖国边境的优秀军官。他们年轻的脸庞上写满忠诚与豪情,歌声里喷薄着强军报国的渴望。船艇教练大队的钟林指挥、枪帆长魏欣的钢琴、双胞胎战士赵厚志、赵厚硕的演唱,院务部战士赵威的歌声,都展现了基层官兵的昂扬风貌。</p><p class="ql-block">机关幼儿园添温情:政治部幼儿园老师们齐声合唱表演的《十送红军》,徐海珺、沈莉老师编导、幼儿园参与的《祖国万岁》,为晚会注入了别样的柔情与温暖,展现了学院大家庭的和睦与活力。她们深情的歌声,不仅感动了在场的官兵,更在学院干部们的子女们心间悄然种下了热爱祖国、保卫边疆的种子。</p><p class="ql-block">全院合力办大事:“江海潮”教授合唱团的压轴合唱,体现了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强大的凝聚力。这支合唱团是我担任政治部主任期间牵头组建的,学院几位分管教学科研的党委常委和綦化乐、程罗宝、陈希珍、王善斌等资深教授及所有教授副教授都积极参与其中,每次演出前都认真投入排练,特别是政教室强春风教授,在教歌、排练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乌力吉协理员、刘玲玲参谋、塔娜干事、陈旭副大队长等同志都是身兼数职,既是导演、编导、艺术指导、指挥,又是演员,倾注了全部心力。</p><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台节目,它是全院意志的生动写照。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紧扣主题,效果震撼:</p><p class="ql-block">主题朗诵串连历史纵深:分别来自机关、学员大队、教研室的刘玲玲、刘登科、薛梅、许伟平等同志;左文静、杨洋、王凡、李栋旭;周军兵、陈香、周滔、王雪晴;戴昕、孙斌、柳洋、陈明辉……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朗诵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将革命烽火、建国伟业、改革春风、复兴征程娓娓道来,搭建起贯穿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他们共同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祝福,发出了“强军有我、改革复兴”的时代最强音!他们的声音,是全院官兵心声的共鸣。</p><p class="ql-block">经典歌曲激荡家国情怀:从《保卫黄河》的怒吼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坚定,从《春天的故事》的深情到《强军战歌》的豪迈,一首首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歌曲被重新唱响。合唱气势磅礴,联唱形式活泼,独唱、表演唱各具特色。尤其是谷露、张洪波演唱的《走进新时代》,唱出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对改革、拥抱未来的心声。政治部士官葛宇豪演唱的《士兵和祖国》,道尽了军人对祖国的赤诚。葛宇豪是俱乐部主任,更是一个能唱会跳的多面手,精通音乐、舞蹈,非常多才多艺,他的表演总是充满感染力。这些歌声,如同无形的纽带,将台上台下所有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礼堂里涌动的爱国激情与强军信念,浓烈得化不开。</p><p class="ql-block">“孙妈妈”——最动人的篇章:晚会最催人泪下、也最升华主题的时刻,莫过于采访拥军模范孙桂英妈妈和老伴。当主持人戴昕拿出那一双双熟悉的鞋垫,当孙妈妈和老伴朴实的身影出现在台上,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十八年,上万双鞋垫!这哪里是鞋垫?这是一位母亲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一针一线缝制的对“兵儿子”们最深沉、最无私的爱!孙妈妈那句“一是报答学校对孩子的培养,二是他们都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心疼他们”,朴素得没有任何修饰,却重若千钧,直击心灵深处。“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这一刻有了最鲜活、最温暖的注脚。孙妈妈和老伴的到来,不仅是对学院的深情厚爱,更是对我们所有人的精神洗礼,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肩上的责任——绝不能辜负人民的养育与期盼。</p><p class="ql-block">这台纯粹由学院官兵教职员工倾力打造的晚会,远远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正如我所期望的,它成为了一剂强效的“凝聚剂”和“动员令”:</p><p class="ql-block">1. 空前的参与度就是最好的动员。 从院领导、专家教授到普通学员、战士,从机关干部到幼儿园老师,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前所未有。一些平时不喜热闹的教员也走上舞台,这份主动融入的姿态,本身就体现了思想上的认同与行动上的支持。它生动地证明:学院的每一个人,都是改革的主人翁。</p><p class="ql-block">2. 艺术形式承载思想教育。 通过精心编排的诗歌、音乐、访谈,将爱党爱国爱军的宏大主题、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现实要求,巧妙地融入艺术感染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歌声传递的信念,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p><p class="ql-block">3. 情感共鸣激发内生动力。 孙妈妈的故事、经典的旋律、同台献艺的情谊,共同营造了强烈的情感场域。这种集体性的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全院官兵教职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我们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改革再难,只要我们心在一起,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p><p class="ql-block">4. 为改革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晚会奏响了迎考军改的前奏曲。它所凝聚起的这股心气、这股团结奋进的精气神,为随后学院转隶新组建的人民陆军,平稳顺利地度过改革调整期,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这台晚会开始,我们持续深化思想教育,最终全院上下精神振奋,向军队、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p><p class="ql-block">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早已卸下戎装,成为一名退休的老兵。但每当想起那个夜晚,礼堂里经久不息的掌声、学员们青春洋溢的脸庞、教授们引吭高歌的身影、孙妈妈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和老伴质朴的话语,还有政治部宣传科包君平科长、范凤龙干事、俱乐部葛宇豪主任以及所有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熬红的双眼、奔忙的身影……这一切都清晰如昨,温暖着我的胸膛。</p><p class="ql-block">我要由衷地道一声感谢!</p><p class="ql-block">感谢您,政治机关的同志们! 感谢刘文双主任、徐本林副主任的倾心尽力,感谢包君平科长及整个策划导演团队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你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和官兵的心声,将一场晚会打造成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在此,也要特别感谢组织科刘俏到科长等同志在邀请孙妈妈环节的精心设计,感谢干部科、保卫科、纪检办等科室每次排练大合唱时带头参与、一丝不苟,并积极参加政治部组织的各类内部节目排练,为全院做出了表率。</p><p class="ql-block">感谢您,宣传科的战友们!包君平科长带领的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范凤龙、于波、葛宇豪、陈炳陆、欧阳力姮、何鸿彬、王鹤云、吴明……你们是这台精彩晚会的直接缔造者。从创意策划到节目编排,从舞美灯光到多媒体制作,从文稿撰写到现场执行,多少个日夜的殚精竭虑、精益求精,才换来了那晚的完美呈现。你们的专业、敬业和创造力,让我这个“老宣传”深感欣慰和自豪。</p><p class="ql-block">感谢您,学院的文艺骨干们!在学院蓬勃发展的各条战线上,总能看到你们活跃的身影。你们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悉心教歌、精心排练节目。你们是学院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更是点燃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热情的璀璨生力军!无论是盛大的庆典演出,还是不辞辛劳地组建文艺小分队深入一线慰问,每一个闪耀的舞台,每一次温暖的传递,都深深镌刻着你们动人的身影和倾情的付出。每每想起你们,我的心中便满怀真挚的感激。此刻,一个个亲切的名字跃然心头:强春风、刘玲玲、乌力吉、塔娜、陈旭、薛梅…… </p><p class="ql-block">感谢您,全院教职员工!感谢所有登台演出的领导、专家、教授、教员、学员、战士、文职人员、幼儿园老师!你们放下架子、挤出时间、全情投入,用你们的歌声、朗诵和表演,诠释了什么叫主人翁精神,什么叫集体荣誉感。你们的广泛参与,是这台晚会成功最坚实的基础,也是最动人的风景。更要感谢所有在台下热烈呼应、用心感受的观众,你们的热情是演出者最大的动力。</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您,孙桂英妈妈和老伴!你们的到来和感人事迹,是那晚最璀璨的星光,是全院官兵心中永恒的温暖。你们的爱,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那一夜的歌声与掌声,早已沉淀为学院精神谱系中宝贵的一页。它证明了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船艇学院的同志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精神振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退休的老政委,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充满感激与欣慰。感激与这样优秀的集体并肩战斗,欣慰于我们在历史关头交出了无愧的答卷。这台“祝福祖国”晚会,不仅是对共和国生日的献礼,更是我们船艇人在改革大潮来临前,一次成功的自我动员和集体宣誓。它的光芒,穿越十年时光,依然温暖并激励着我。</p><p class="ql-block">向那段岁月致敬!向所有为学院建设发展、为改革强军事业付出心血与汗水的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情的祝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