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

时光可掬

<p class="ql-block">  题记: 近日连绵阴雨,晨起,天空略展笑颜,早餐后与老熊驱车前往会展中心,探访广东茶博会。不料途中,大雨再度飘然而至,西边乌云压顶,大雨倾盆;东边白云缭绕,却难掩太阳的顽皮,半掩半现,从云后探出半边脸颊……。</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茶的王国,茶是百姓的人间烟火,茶像精神友人,在中国,茶是生活也是艺术!</p><p class="ql-block"> 中国每一个地区都有经典茗品。公认的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君山银针、祁门红茶和普洱茶。这些名茶具有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由此可见南方的茶自是不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安化黑茶茯砖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前后,当时使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压制成茯砖茶,因其加工时间在伏天,故又称“伏茶”。茯砖茶早期被称为“湖茶”。</p> <p class="ql-block">老班章茶是产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普洱茶。其产地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p> <p class="ql-block">云南沱茶。产地云南: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云南聚集的26个民族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酷爱、品饮着云南的茶、云南人家中那永不熄灭的火塘边,驿道、马帮歇脚的箐火旁、山间清澈如许的清泉畔、无不飘荡着云南特有的茶香。</p> <p class="ql-block">围炉煮茶!</p> <p class="ql-block">六堡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茶仙卢仝在《七碗茶歌》中写到:</p><p class="ql-block">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p><p class="ql-block">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p><p class="ql-block">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p><p class="ql-block">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p><p class="ql-block">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p><p class="ql-block">(意思是:</p><p class="ql-block">第一碗:滋润喉咙与双唇;</p><p class="ql-block">第二碗:驱散内心的孤独与烦闷;</p><p class="ql-block">第三碗:激发文思,仿佛腹中涌出五千卷</p><p class="ql-block">文章;</p><p class="ql-block">第四碗:身体微微发汗,一生郁结的不平</p><p class="ql-block">心绪随毛孔消散;</p><p class="ql-block">第五碗:肌骨清爽通透;</p><p class="ql-block">第六碗:心神融入仙界灵境;</p><p class="ql-block">第七碗:不敢再饮,只觉两腋生风,似要</p><p class="ql-block">飘然飞升。)</p> <p class="ql-block">  茶,这一古老而深邃的文化符号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它滋润了我们的身体,在平凡的日子里,以一种温柔而坚韧的力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使岁月有了仪式感,茶香袅袅中,我们仿佛能听见时间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品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行。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那份难得的平和与安宁。每一次举杯,每一次轻抿,都是对当下时刻的珍惜,对生活美好的感知。茶,以其独有的方式,提醒我们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无论是清晨的希望,还是午后的闲适,都是生命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p><p class="ql-block"> 茶性无邪,茶香淡雅,如君子之交,虽不浓烈却持久深远。“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p><p class="ql-block"> 中国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它既是灶台边升腾的热气,是市井中的喧闹谈资;也是书斋里的清供,是禅房里的静悟;更是艺术家笔下的墨韵,匠人手中的巧思。它以其无比的包容性、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完美诠释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诗意栖居”的生活理想。</p> <p class="ql-block">  我父母在世的时候喜欢品茗,所以对茶自感亲切!以此表示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