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切实提升汛期道路应急抢险能力,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6月20日,鄂尔多斯市道路养护服务中心在鄂托克公路工区所辖G242线K392+700路段,组织开展了一场大规模防汛抢险应急实战演练。此次演练多部门联动、全流程模拟,为保障区域道路安全畅通提供了坚实的实战经验。</p> <p class="ql-block"> 科学部署,构建高效应急体系</p><p class="ql-block"> 演练以鄂托克公路工区乌兰镇养护站为集合点,构建起“一总三分”的指挥体系。防汛抢通组、安全警戒组、宣传与后勤保障组各司其职,集结50余名专业人员、20余台套机械设备及数百件应急物资。防汛抢通组作为核心力量,不仅调集4台农用自卸翻斗车、2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还配备200个编织袋、30套雨衣雨鞋等物资,确保快速处置塌方、积水等险情;安全警戒组6名成员携带40个安全锥桶、6盘警戒线等装备,在K397.091和K389+300两处关键节点与交管、执法部门协同,形成交通疏导“安全网”;宣传与后勤保障组则通过2台无人机全程航拍、地面摄影双轨记录,同步设置补水点、调配防暑物资,为演练提供全方位保障。</p> <p class="ql-block"> 实战模拟,锤炼应急处置硬功</p><p class="ql-block"> 演练模拟持续强降雨导致G242线路段边坡塌方、排水系统堵塞、道路通行受阻的极端场景。随着总指挥赵淑芳下达“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指令,各小组迅速响应;安全警戒组率先抵达现场,在事故路段两端布设警示标志、拉设警戒线,仅用5分钟便完成双向交通管制,疏导过往车辆绕行;防汛抢通组紧随其后,装载机轰鸣着清理坍塌土石,挖掘机精准破除堵塞物,人工队伍手持铁锹装填沙袋加固路基,机械与人工协同作业,高效疏通排水通道;宣传与后勤保障组同步行动,无人机升空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地面人员抓拍抢险细节,后勤人员为一线作业人员送上饮用水和应急药品,确保演练安全有序推进。</p> <p class="ql-block"> 协同联动,检验应急处置效能</p><p class="ql-block"> 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各环节衔接紧密。从险情上报、预案启动到现场抢通,仅用时40分钟便恢复道路通行能力。期间,安全警戒组累计疏导车辆80余台次,防汛抢通组清理塌方土石70余立方米,疏通排水沟40延米,充分展现了“快速响应、科学处置、高效协同”的应急能力。演练结束后,总指挥赵淑芳组织复盘总结,对各小组表现给予肯定,并强调:“此次演练既是对应急预案的实战检验,也是对队伍能力的全面考核。党员先锋队在此次演练中展现出的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为全体人员树立了标杆。下一步要继续以党建引领应急工作,针对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p> <p class="ql-block"> 此次防汛抢险演练,不仅是鄂尔多斯市道路养护服务中心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更通过“以练促战、以战提能”的方式,展现了党组织在应急保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未来,鄂托克公路工区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把实战演练作为日常重点工作,确保常抓常新,让党旗始终飘扬在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的第一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