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始建于秦代,完成于清初,已有2300多年历史。因当地可耕作平地极少,先民们依山就势开垦出层层梯田,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 龙脊活灵活现于山脊。 龙脊疏秧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地区的一项传统农耕节日。于每年芒种时节举行,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div>节日期间,各民族村民穿上本民族盛装,表演铜鼓舞、芦笙舞、唱山歌等传统文艺活动,以展现农耕文化与民族风情。<br></div> 村民以敬酒歌献上自家酿造的龙脊水酒 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 梳秧节的核心活动之一是祭祀“秧母娘娘”,相传她是秧苗的保护神。由村民们会选出一位美丽的少女扮作“秧母娘娘”。 秧母娘娘是稻作民族将秧苗(水稻幼苗)人格化的产物,代表秧田的生命力和孕育能力。人们通过祭祀或仪式,祈求她庇佑秧苗健壮生长,免受病虫害、干旱等灾害。<div>右边姑娘双手捧着的便是秧母娘娘所留神物雕花秧梳,用其梳理的秧苗可驱虫抗灾,稻谷丰收。</div><div><br></div> 宾客来自五湖四海。宾客们争相与秧母娘娘合影留念。 “秧母娘娘”由两位壮汉抬着巡游散禾秧。 “秧母娘娘”,游走田间。 锁呐队引路,芦笙队、舞狮队、舞龙队庞大的游行队伍从山寨沿着庞大的游行队伍从山寨沿着蜿蜒的梯田小路,浩浩荡荡的向山顶进发。 在寨老和师公的带领下,在“秧母田”田边烧香、鸣号、起鼓、祈福。 两声炮响后,全村村民在梯田上集体劳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div><br></div> 呈现“偶耕”“牛耕”等传统农耕场景。 梯田上形成立体的民俗画卷。 民俗竞赛。田中摸鱼、拔河、爬梯田、抢锦鸡等游客可参与的比赛。<div><br></div> 梯田拔河比赛。 放飞100只锦鸡任游客和村民抢。<div>大家争先恐后,一派热闹气氛。</div><div>抢到锦鸡既表示幸运又能美味一顿。</div> 夜晚降临,村民手持火把绕行龙脊田间。 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最后烟花绽放,形成“火把壮锦”奇观。<div><br></div><div><br></div><div>梳秧节不仅是祈求丰收的仪式,也是当地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和龙脊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