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处理——Limberg皮瓣转移术式

林中满医生

<p class="ql-block">最近,小陈同学就被这小小的毛困扰好久,以为就一点东西,就是搞的人很不舒服,尤其海南天气热,总是屁股那里分泌黏黏的,还有异味。终于忍不住来了琼海市中医院外一科就诊。经李医生诊断是藏毛窦。</p><p class="ql-block">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特殊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好发于臀沟(尾骨附近)。它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pilus”(毛发)和“nidus”(巢穴),形象地描述了其发病机制——毛发在皮下形成“巢穴”,引发感染和脓肿。</p><p class="ql-block">简单理解,这里形成了含有毛发的窦道或囊肿。藏毛窦炎则是这个部位因细菌感染等原因出现炎症。起初,可能只是局部出现一个小的肿块,伴有疼痛,随着炎症发展,肿块可能变大、发红,甚至破溃流脓,有时还能看到毛发从破溃处露出。</p><p class="ql-block">手术治疗是骶尾部藏毛窦主要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目前藏毛窦的手术治疗方式多种,尚无一种手术方式适合所有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部位和范围决定手术时机和方式。</p><p class="ql-block">充分切除病变后往往缺损较大,需要医生做皮瓣修补。</p> <p class="ql-block">Limberg皮瓣转移术式于1946年由前苏联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imberg教授首次提出,Limberg皮瓣基本上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两个钝角为120°,两个锐角为60°,当然这些角可以根据病变缺损部位的形状进行改变。菱形的所有边和皮瓣的边是等长的。理论上,菱形可以制作多达四个皮瓣,可以修补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缺损。</p><p class="ql-block">外一科李昌盛医生在进修学习时学习过改术式。经讨论,确定采取本手术方案。</p> <p class="ql-block">术前切口和皮瓣设计</p> <p class="ql-block">按计划切除皮瓣达骶骨筋膜,确保病变完全切除。</p> <p class="ql-block">最后修补成形,保证无张力和血供正常。患者得以顺利康复。</p> <p class="ql-block">Limberg皮瓣转移术式小技术,大用场。值得每个外科医生学习掌握。</p> <p class="ql-block">李昌盛 琼海市中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p><p class="ql-block">2015年毕业于黑龙江牡丹江医科大学,2017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0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参加普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如消化道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癌、胆囊结石、阑尾炎等的诊疗。</p> <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林中满副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林中满医生(简介)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全科医生。琼海市中医院甲状腺、乳腺治疗组组长。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琼海市科普专家(市级)</p><p class="ql-block">2005年海南医学院毕业,从事普外科工作18年,多次被医院评为年度先进个人,2020年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曾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进修,西京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进修。兼任海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分会委员、肝胆外科分会委员,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抗癌协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胃肠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肿瘤防治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