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天6月21日夏至,二十四节的重要节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天正式到来。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石家庄日出时间约在早上5点01分,日落时间约在晚上7点25分,白天长达约14小时24分钟。这几天标志夏天来临的荷花,已经开始在公园逐次开放。拍到的有:南高基公园、裕西公园、西环公园,听说长安公园、正定云居湖公园也已经开放,听说爱莲桥、植物园还没有开放,龙泉湖公园仍然没有荷花。</p><p class="ql-block">豆包说:</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其形成原理主要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以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气候特征有关。</p><p class="ql-block">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这就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每15°对应一个节气,全年共分为24个节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我自己理解)理解二十四节的重点是:公转椭圆形轨道,决定打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地轴倾斜角,决定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距离的变化和直射点的变化,决定了气候的变化,总结这些变化,形成了二十四节。</u></b></p><p class="ql-block">在不同的节气,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地球上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候特征也有所差异。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多,天气炎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少,天气寒冷。古人根据长期的观测和经验积累,将一年中气候的变化规律与天文现象相结合,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和名称,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b><u>二十四节对应(使用)的日期是阳历日期,阳历即太阳历。可见阳历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不是西洋传入的,阳历不是洋历。二十四节是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所以,阳历即农历。中国古代不仅总结创立了阳历,还总结创立了阴历(月亮历),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历,即阴历与阳历的结合。</u></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