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之旅

Liqinglan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6日参加了遇见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4国的旅行,也称巴尔干半岛之旅。</p><p class="ql-block">图片为本次旅行所到达的国家及城市。</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首都),兹拉蒂博尔,</p><p class="ql-block">波黑:萨拉热窝(首都)维格尔勒,莫斯塔尔,</p><p class="ql-block">黑山:佩拉斯特、科托尔,布德瓦,圣德瓦凡岛,杜米托尔,</p><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地拉那(首都).</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本次旅行的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11小时飞行,清晨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机场。</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内,面积8.85万平方公里,人口841万,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塞尔维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以其美女,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著称。塞尔维亚曾是南斯拉夫一部分,巴尔干半岛的军事强国。</p><p class="ql-block">照片为贝尔格莱德机场。</p> <p class="ql-block">从贝尔格莱德去往兹拉蒂博尔的路上,美丽的风景在路上,在车上欣赏路边风景。塞尔维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林、水源。塞尔维亚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拥有大量森林资源,尤其是松树和橡树。一路上山脉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很高。</p> <p class="ql-block">森林、高山草场、红色尖顶木屋坐落在绿草如茵的草场上,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国家,塞尔维亚人男男女女都是大长腿,女性身高平均达在1米7以上,拥有深邃眼眸,高挺鼻梁和迷人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河中小屋,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誉为“生命之河”的德里纳河,就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伊沃安.德里奇的著作《德里纳河的桥》,世人皆和。而河中小屋的诞生,让德里纳河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狂风、洪水、巨浪……的德里纳河的恶劣天气,在近半个世纪中,将小屋毁坏了六次,这己是第七代小屋。由于曾经登上《国家地理》杂志,这座孤独的小屋也因声名大噪。</p> <p class="ql-block">兹拉蒂博尔是塞尔维亚的城镇,海拔1000米,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站在德里纳河边,与朋友合影留念。河的对面是波黑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德里纳河两岸风光,一河隔两国,塞尔维亚与波黑。</p> <p class="ql-block">站在塞尔维亚的兹拉帝博尔,拍对岸的波黑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长的9公里长的缆车连接兹拉博尔市中心和横跨里布尼察湖的托尔尼克滑雪胜地。</p><p class="ql-block">图片背景,山下缆车的始发站。</p> <p class="ql-block">从山下到山上乘坐缆车全程25分钟,在缆车轿厢内与好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上可以欣赏到兹拉蒂博尔风景如画的壮丽风景。高山草甸上牛羊成群,草地上多彩的野花遍地盛开。</p> <p class="ql-block">在缆车中间站下车,游览布尼察湖。</p> <p class="ql-block">兹拉蒂博尔布尼察湖是塞尔维亚西部的一处高山湖泊,海拔超过1000米,以其静谧的自然风光,童话般的氛围吸引了旅客。</p> <p class="ql-block">湖水清激,周围茂盛的绿色松林和高山草甸环绕,夏季凉爽,是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是塞尔维亚导演2004年为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修建的。全部的建筑都是木头建成,加上各种奇型的雕塑和鲜花,四周是空旷的山景,可以说这是一个逃离现实烦扰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生命是个奇迹》,获得法国凯撒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木头村也逐渐成为塞尔维亚旅游网红打网点。</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旅行团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的一座小小的东正教堂,是木头村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虽小,但教堂、商铺、歺厅、图书馆、体育馆、旅店、邮局等设施应有尽有,处处散着浓浓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形态各异的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一栋栋木屋依山势而建,一条条木头铺成的楼梯道路,形成木头村主街道向四周辐射,并按照塞尔维亚民族特色手工建造。</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涂鸦白猫。</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在群山环抱之中,有如一座梦幻村寨,因一部电影闻名世界,也成为塞尔维亚的热门旅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乘大巴车通过波黑的海关,来到维舍格勒。维舍格勒位于波黑靠近塞尔维亚边境,是一个相对宁静的小镇。这里最吸引人的是一座奥期斯曼帝国时期建造的古桥,这座古桥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照片为1577年建成,横跨波黑的德里纳河的穆罕默得.帖夏.索科洛维奇桥。该桥全长179.5米,桥面宽4米,有11个石拱,于20世紀50年代重建,200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照片为维舍格勒古桥,两岸青山倒映在清澈见底的塞里纳河中,古桥更加显示出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维舍格勒因这座桥成为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感受其历史和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在维舍得勒桥和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桥上,欣赏德纳河风光,感受奥斯曼建筑与历史氛围。</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古桥中部石柱上的伊斯兰文的铭文碑。</p><p class="ql-block">该桥为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以该桥为背景,通过桥上的故事,展现巴尔干半岛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在波黑战争期间,德里纳河成为分界线,古桥承载了难民与冲突的記忆,战后成为和平象征。</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位于巴尔干半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建于1263年,曾是南斯拉夫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此外,萨拉热窝也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拍摄地。</p><p class="ql-block">现在波黑共和国的首都是萨拉热窝。波黑国土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的353万,以其复杂的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和独特的政治结构著称。</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关键事件,1914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92年独立公投后爆发的波黑战争(25万人死亡,现代欧洲最黑暗时期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萨拉热窝的市政厅。该市政厅是奥匈帝国时期萨拉热窝的标志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的黄堡,建于1727年1739年,是奥斯曼帝国的总统下令建造,是用粗糙的石头建成的八边形防御工事,主要用于城市防御,其所在的山顶区域曾是萨拉热窝城防系统五座城堡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站在城堡上是俯瞰萨拉热窝全景的最佳地点,可远眺绿色的山峦中,点缀的红色屋顶,河流及大片白色墓地(战争遇难者纪念地),与城市景观形成强烈对比。</p> <p class="ql-block">站在黄堡上,可以一览无余欣赏城市全景,老城红色屋顶建筑群,米里亚茨河穿城而过的风光,以及新城奥斯曼风格的大屋顶建筑,感受“半城沧桑,半城浪漫”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从黄堡俯瞰萨拉热窝,一半是城池,一半是坟墓,交识着血色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谷中的萨拉热窝老城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尤其是红色的屋顶在绿色的山峦中显得更加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萨拉热窝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的拉丁桥,横跨米里亚茨河,是连接老城核心区域。 该桥原为木桥结构,1798年因洪水冲毁重建为四孔石拱桥。</p><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在桥北端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该桥被称为“一战的导火索桥”。</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当年斐迪南大公夫妇乘坐的敞篷车;相邻建筑是“萨拉热窝1914”博物馆,展示当年事件档案影像资料;后面是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行走在拉丁桥上,桥面保留着19世纪原始石板与修䃼痕迹。</p><p class="ql-block">右上图,青铜铭文碑,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枪手)在这个地方谋杀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夫妇。地面是枪手的脚印。</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及右下图,当年王储夫妇遇害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的老城区,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重要取景地。</p><p class="ql-block">左上图,瓦尔特在钟楼上开枪扫射德国兵。</p><p class="ql-block">右图,胡色雷清真寺。瓦而特跳下钟楼来到该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左下图,铜匠街。瓦尔特最后在铜匠街,匠人们的掩护下,成功摆脱了敌人追击。</p><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在中国公演引起观影狂潮,是中国影迷心中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的铁匠铺的拍摄现场,现在的老板是影片中铁匠的儿子。</p><p class="ql-block">朋友买了一把手工制作的铜壶30欧元,方可与老板拍照。</p> <p class="ql-block">铁匠儿子的店铺,手工制作的银器,铜器工艺器琳琅满目,工艺精美。</p> <p class="ql-block">铜匠街是萨拉热窝最古老最具魅力的街道之一。这条街道据说15世纪就己存在,曾经是萨拉热窝手工业商业街区的核心地段。</p> <p class="ql-block">在银匠街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老城是波黑首都的核心历史区,始建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以浓郁的东方风情和多元文化交融著称。其名称源自土耳其语“巴扎”(市场),至今仍是城市的文化与商业中心。老城保留了大量奥斯曼帝国时期建筑,如石板街道、低矮商铺和土耳其式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左上图,萨拉热窝老城街区。</p><p class="ql-block">右上图,鸽子广场,瑟比例喷泉,是老城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左下图,老城区地理坐标。该分界位于奥斯曼帝国时的土耳其街区与奥匈帝国时代大街交汇,被称为“东西文化分界线”。分界线周边500米范围内,集中了清真寺、天主教尝、东正教堂和犹太会堂,萨拉热窝因此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p><p class="ql-block">右下图,这座经过战争洗礼的城市,建筑物上的弹孔,仿佛在诉说曾经残酷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老城的永恒之火,从1946年燃烧至今,为纪念二战中逝去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老城中的瑟比例喷泉, 是波黑首都地标性建筑,位于老城区巴什查尔希亚广场,于1753年设计建造,具有典型的奥斯曼风格。</p> <p class="ql-block">老城西侧的耶稣圣心大教堂,采用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双塔设计。</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是波黑中世纪的小城,老城中的清真寺及土耳其时期的房子,由圆形鹅卵石铺砌而城的古城街道在老桥的两倒延伸开来。古城内满是当地工艺品店铺和当地美食店。</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城</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桥由奥斯曼帝国建于1566年,横内雷特瓦河,是一座单孔石桥,跨度27. 34米,宽4米,拱顶距水面20米,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精湛工艺。在当时是世界最宽的人工拱桥,其技术和建造过程是一个迷。1993年波黑战争期间被毀。200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援助下,重建完成。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内雷特瓦河水,沧桑的古桥,纵身跃水中的勇士,穿越时空跳桥,引起阵阵欢呼声。莫斯塔尔古桥跳水活动据说己有百年的历史。每年1月1日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跳水比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跳水爱好者前来角逐。</p> <p class="ql-block">站在莫斯塔尔古桥上与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古城内的马帮。</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城、古桥、古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古街上,随处可见美丽的风景和悠闲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乘大巴车通过黑山共和国海关,来到黑山的佩拉斯特小镇。</p><p class="ql-block">黑山共和国国土面积1.39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北京市大小),人口63万人,主要民族黑山族、塞尔维亚族、波什尼亚族。黑山共和国首都是波德戈里察。</p><p class="ql-block">佩拉斯特小镇位于黑山西南部,科托尔湾深处,是科托尔湾沿岸风景如画的小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巴洛克建筑、宁静氛围和壮丽的海景而闻名。</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湛蓝的海水和背靠青山,面朝大海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教堂,是佩拉斯特镇的主教堂,建于17世纪,以其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和钟楼闻名,教堂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宗教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沿着海岸线漫步,欣赏科托尔湾壮丽景色和古老建筑。停下脚步,站在岸边与朋友留下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佩拉斯特在17世纪和18世纪时,它曾是亚得里海的造船中心,鼎盛时期拥有近百艘商船在这里停靠并进行商品交易。小镇保留的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佩拉斯特小镇乘坐科托尔峡湾游船,去峡湾中的圣母岩岛。</p><p class="ql-block">照片,游船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游船行驶在科托尔峡湾。</p> <p class="ql-block">圣母岩岛是科拉尔湾唯一的的人工岛屿。传说因圣母显灵,当地渔民耗时200多年运石填海建成。每年7月22日举行传统投石庆典,船只装饰花环驶向岛屿,场面热闹而独特。</p><p class="ql-block">照片,在小岛上小憩并与朋友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圣母岩岛上巴洛克风格的圣母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母岩岛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佩拉斯特与圣母岩岛。</p> <p class="ql-block">站在圣母岩岛上,欣赏圣乔治岛。圣乔治岛上有一座本笃会修道院和古老墓地,但不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天然的乔治岛。</p> <p class="ql-block">游览圣母岩岛后,再次乘船去往科托尔古城。</p> <p class="ql-block">黑山的明珠一一科托尔古城。科托尔老城建于12~14世纪之间,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6年被《孤独星球》评选为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科托尔古城西门,顶部的城徽原是威尼斯造型的雕塑,现在是前南斯拉夫铁托时代的标志。门楣上刻五角星和1944年11月21日字样,石匾与城徽之间的长条石上刻有铁托霸气的名言“我们的休想拿走,别人的我也不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护城河,原是威尼斯人规划修建的防御工事。从山脚蜿蜒至山顶的科托尔城墙,是整个欧洲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游客可以登上城墙,欣赏科托尔古城全貌和科托尔上停靠的大型邮轮。</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墙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墙上,拍摄的科托尔湾停靠的大型邮轮。</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内的教堂。</p><p class="ql-block">左上图,钟楼是城市标志性的建筑。钟楼前面黑色三角形石柱叫耻辱柱,是古代用于惩罚罪犯的。</p> <p class="ql-block">黑山的布德瓦老城,因其2500年的历史而成为亚得里亚海岸最古老的定居点,这里曾长期被威尼斯所控制。老城位于亚得里亚海畔,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海滩、威尼斯风格建筑和迷人的夜生活,成为黑山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布德瓦老城由中世纪建成的城墙环绕,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最厚处达10米。</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三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圣伊万教堂(7世纪)、蓬塔圣玛丽教堂(840年)、圣三一教堂(1804年)。</p> <p class="ql-block">圣伊凡教堂是布德瓦城最著名的教堂,建于7世纪,后经多次重建,而教堂的钟楼是布德瓦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狭窄的石板路两侧布满了精品店、咖啡厅和餐厅,充满了威尼斯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穿过老城门,来到海滩上。莫格仑海摊距离老城仅几步之遥,是游泳和晒日光浴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布德瓦古城外,莫格仑海滩,这座青铜雕像矗立在海边礁石上,塑造了一位姿态孤傲芭蕾舞者形象一一舞蹈者。(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清晨离开黑山共和国布德瓦,前往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首都地拉那,途径圣斯特凡岛。该岛坐落在布德瓦东南6公里,亚得里亚海旁,是黑山沿海地区最大的亮点之一。该岛原本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的渔村,后因景色秀丽,海水澄清逐渐发展成旅游圣地。该岛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与陆地联接,在二战后被富商买下,改建成当地最豪华的度假酒店,非酒店客人不得登岛。</p><p class="ql-block">照片为圣斯特凡鸟。</p> <p class="ql-block">斯库台湖国家公园,位于黑山与阿尔巴尼亚边境,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淡水湖,面积约370平方公里(黑山占222平方公里,阿尔巴尼亚占148平方公里),1993年被黑山列为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站在岸边码头上与朋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斯库台湖岸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阿尔巴尼亚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75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8%,被称为“山鹰之国”。首都地拉那人口93万人,是该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霍查金字塔。阿尔巴尼亚的独裁统治者霍查为了展示自己的功绩而建立,随着霍查统治被推翻,年久失修变成了一座废弃建筑,现如今是当地年青人聚会和玩耍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霍查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霍查金字塔外侧可拾阶而上到达顶部,欣赏地拉那风光。</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在金字塔二层拍照街景。</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在金字塔顶部拍摄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右下图,改造后的金字塔内部。</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是地拉那标志性的的广场。广场得名于15世纪的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他带领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保证了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国家地位。</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广场矗立着1969年落成的斯坎德培骑马青铜雕像,象征民族精神。斯坎德培使用黑色双头鹰标志演变为今阿尔巴尼亚国旗。</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精神的象征。博物馆正面的巨幅马赛克镶嵌壁画,生动描绘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团结一致,勇敢捍卫国家的情景。(博物馆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悠闲的散步的市民,并有许多供儿童玩要的游乐没施,广场边的咖啡店和酒巴,使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广场旁边的地堡,阿尔巴尼亚被称为“地堡之国”。冷战时期20世纪70年代,领导人霍查推行“全民皆兵”策略,下令在全国修建75万座地堡碉堡,平均每3名阿尔巴尼亚人便拥有一座,密度惊人。如今这些地堡成为阿尔巴尼亚独特标签。</p> <p class="ql-block">杜米托尔国家公园,是一座美丽的天然公园,位于黑山共和国西北部,面积350平方公里,包括杜米托尔峰和欧洲最深著名峡谷一一塔拉河峡谷。公园内有冰川、冰峰、岩洞、峡谷、更多的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和生长茂盛的的各种植被,198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公园内地面上的绿色植被,小花点缀其中,还有高大挺拔的松树林,绿树成荫,漫步在其间,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使人神精气爽,舒服至极。.</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星星点点的各色小木屋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显得美丽和静谧,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最大的冰川湖叫黑湖,黑湖滋润塔拉河和皮万河。它是由冰川形成的湖泊,形成于冰河时期。</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周围山峦的倒映在平静的黑湖水面上,形成了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黑湖是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一部分,黑湖的周围山峦环绕,湖水从各个山涧汇聚而来,源源不断注入黑湖。茂密的森林环绕着湖泊,为黑湖增添几分幽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黑湖周围大片松林郁郁葱葱,有挪威云彬、苏格兰松、欧洲黑松等生物多样性令人惊叹。许多动物也生活在这片森林中。</p> <p class="ql-block">姐妹俩欣赏迷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中森林与黑湖。</p> <p class="ql-block">黑湖岸边翠绿的森林中,小木屋点缀其中,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森林中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站在黑湖边,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峡谷大桥,横跨塔拉河大峡谷,是欧洲最深的峡谷之一。这座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6米,桥面距河面约172米高,共有五个拱形结构。该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还因其在二战期间的历史事件而闻名。该桥初建于1940年,在二战期间被炸毁,后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改编并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塔拉河峽谷大桥。</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谷大桥,桥头有一座电影《桥》中游击队长老虎的铜像,碑文上写着“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祖季奇,南斯拉夫中尉,生于1915年,牺牲于1941年”。人们到这里都要向这位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塔拉河峡谷大桥与塔拉河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塔拉河峡谷大桥上。</p> <p class="ql-block">前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途中,来到泽蒙小镇的天鹅湖。泽蒙曾是奥匈帝国的最后边境。泽蒙小镇位于贝尔格莱德市区的多瑙河畔。 在小镇南边,沿着多瑙河畔,有一处天鹅聚集的地方,取名天鹅湖。</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天鹅湖中自由游弋的天鹅。</p> <p class="ql-block">天鹅湖不仅有天鹅还有鸽子,拿块面包喂天鹅,它们就会聚集过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天鹅湖岸边,树荫下小憩。</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市区观光。</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之间的丘陵中,在建城2300年的历史中,贝尔格莱德曾经被炸毁和重建40余次。贝尔格莱德(意为白色之城),面积360平方公里,人口168万,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圣萨瓦大教堂。该教堂是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东正教教堂,至今仍未完全建成。教堂始建于1935年,于希特勒统治时期中断,共产党执正时期也末能继续建造。圣萨瓦大教堂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远远就可以看那绿色半圆形穹顶。</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圣萨瓦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的金壁辉煌,墙壁上画满了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壁画,精致的大吊灯衬托着天花板上的彩绘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宽敞的大厅,高耸中央穹顶和金壁辉煌壁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作为中国公民,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1999年5月8日凌晨,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飞机轰炸,轰炸造成馆舍坍塌,三人牺牲。现遗址立有纪念碑,纪念碑下方摆着鲜花。</p> <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铁托墓)。熬个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5月25日”博物馆、老博物馆、铁托墓。因为铁托生日是5月25日,所以主博物馆被命名为“May 25th”。</p><p class="ql-block">照片为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全景。</p> <p class="ql-block">铁托墓。</p><p class="ql-block">由于铁托生前酷爱养花,因此在他去世后就将遗体埋葬在花房中,因此铁托墓别名花房。</p><p class="ql-block">照片为花房及花房中的铁托墓,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长方形陵墓。</p> <p class="ql-block">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流处的卡莱梅格丹古城堡,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该城堡始建土耳其奥斯曼统治时期,是重要的军事重地。现存围墙、建筑残垣、及露天军事博物馆,其中胜利者雕塑为塞尔维亚标志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为城堡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城堡外的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的城墙上,俯瞰多瑙河和萨瓦河交汇处独特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胜利者雕像,1928年建成。该雕像手持利剑与猎鹰的形象己成为塞尔维亚国家象征。</p><p class="ql-block">左下图,露天军事博物馆,城堡历史上作为军事要塞,现陈列了一战、二战遗留的火炮等武器。</p><p class="ql-block">右下图,残存的石桥,由巨形石块砌成,具有历史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作为军事要塞,在城墙上建设了岗楼及掩体。</p><p class="ql-block">照片,站在掩体旁,好朋友合影留念。城堡是贝尔格莱德市的制高点,近处的萨瓦河,远处市内的高楼大厦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座落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紧邻卡莱梅格丹公园,是贝尔格莱德市主要步行商业街,1870年命名。</p> <p class="ql-block">大公街有许多19世纪70年代的建筑,街道两耸立着众多精美建筑,是当时富有家庭在此建的住宅。作为海内外知名的步行街,这里有特色店铺,艺术感十足,吸引了无数艺术家来这集聚。</p><p class="ql-block">右上图,走在街上,碰上还当地音乐表演,还可以一起唱歌跳舞,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左下图,摆满精美艺术品的画廊。</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半岛的旅行结束了,通过旅行亲眼看到了巴尔干半岛的四个国家塞尔维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他们拥有丰富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有战争的记忆及中国驻斯拉夫联盟使馆旧址,缅怀烈士的情景……,一路走过,收获满满,值得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