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幸福里 采拍幸福景

礁石鸣琴

<p class="ql-block">  广州黄埔摄影家协会2025年年会在黄埔幸福里举行,使我有缘到那阔别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去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 黄埔幸福里就是以前的黄埔文冲村。三十五年前我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港码头工作时,上班的交通车每天至少两次都经过广深公路边上的文冲村。自2007年调往南沙工作后直到这次走入文冲村之前,就再没有到过或经过文冲村了!</p><p class="ql-block"> 当我走出地铁五号线大沙东站C出口往文冲村走去时,简直惊呆了!文冲村大变样了!我竟然找不到我旧时的记忆和旧时的路了。我只好掏出手机求助于高德地图导航。依着导航,看着路牌,趋步前往。</p> <p class="ql-block">  抵达幸福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古朴的石牌坊,“幸福里”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岁月写下的温暖注脚。牌坊上精美的雕刻,细腻地勾勒着传统建筑的韵味,飞檐、神兽,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的巧思。</p> <p class="ql-block">  站在牌坊下,我不禁回想起,这里过去是狭窄的街巷,民居大多都是“握手楼”(邻居间的窗户或阳台之间的距离可以相互握手)。而如今,它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时代,却又小心翼翼地保留着过去的根脉。这道牌坊,就像一道时空之门,跨过去,便走进了幸福里的前世今生,让我满怀期待地去探寻它的每一个变化。</p> <p class="ql-block">  看着时间尚早(由于多年未到,我故意提前出门,所以离协会集中时间尚早)我遂手执相机在幸福里里到处走走、逛逛、拍拍。</p> <p class="ql-block">  沿着路标前行,目光被周围多栋崭新的高层住宅吸引。这些住宅外观现代,线条简洁流畅,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破旧的旧城区域,是文冲村居民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旧城改造的浪潮袭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生,也让居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听一群正在纳凉的老大姐说,曾经的老房子破旧拥挤,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多有不便。而如今,他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高层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电梯、绿化、休闲区域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 站在小区里,看着老人们在花园里悠闲地纳凉、吹水侃山,孩童们欢快地追逐嬉戏,那种从心底溢出的幸福,是对旧城改造最好的诠释。这些改造后的楼宇不仅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幸福生活的新起点。文冲村的居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稳稳地握住了属于自己的美好,成为了幸福里的幸福人。</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建筑的环绕中,氏族祠堂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伫立,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走近祠堂,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青石板、旧砖墙,每一处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祠堂门口的对联、匾额,虽历经风雨,却依旧清晰,传递着文冲村家族的荣耀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  踏入祠堂内部,庄严与肃穆之感油然而生。供奉的祖先牌位、陈列的家族史料,像是一部无声的家族史,诉说着先辈们的奋斗与坚守。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那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血缘与亲情的纽带。尽管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可祠堂内的一切,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守护着家族的根脉。</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到,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建筑,是一道难题。而幸福里做到了,它让祠堂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成为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原乡,让后人依旧能触摸到家族的温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祠堂背后,现代的高楼大厦悄然矗立,新旧建筑以这样奇妙的方式相遇,像是在无声地对话,诉说着旧城改造带来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穿过旧祠堂的通道,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特的世界。通道一侧是古老的砖墙,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另一侧是现代的建筑,展现着时代的风貌。阳光透过缝隙洒进来,在地面上勾勒出奇妙的光影,像是时光在这里留下的笔触。</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幸福里建筑群中,新旧建筑的对话愈发清晰。古老的祠堂讲述着过去的故事,现代的高楼描绘着未来的憧憬,而这条通道,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幸福里独特的魅力——它不只是简单的旧城改造,而是在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拥抱现代,让过去与当下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  每一步都像是在翻阅一部时光的书卷,旧与新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这片土地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这是幸福里给予我的独特体验,让我深刻理解到,城市的发展并非要摒弃过去,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让历史与现代共绽光彩。</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幸福里的氏族祠堂,内部的展陈吸引了我的目光。这里陈列着家族的老照片、古老的器物、先辈的手稿,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家族记忆的大门。老照片里,先辈们的音容笑貌清晰可见,那些过去的故事,透过照片,仿佛能在空气中随手可触。</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器物,承载着家族的生活轨迹,从生活用品到祭祀器具,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先辈的手稿,字迹虽已有些模糊,但字里行间透露着的智慧与情感,却依旧鲜活。这些展陈,不仅仅是对家族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  在旧城改造的大背景下,幸福里用心守护着这些家族记忆,让后人能够了解自己的根脉,感受家族文化的魅力。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也让幸福里在现代都市的浪潮中,保留了一份独特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  黄埔文冲村人,不!现在应称呼为黄埔幸福里人。在村落改造中不仅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的氏族祠堂,还把氏族祠堂打造成村里的文化学堂,凝聚村中年轻人(其中不乏中老年人)学文化。通过学书法、学绘画、学摄影、学唱歌等学习形式提升村人文化素养,使村民行为质素与家园环境改善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广府人的氏族祠堂不单是供奉祖先、祭祀宗族先人的场所,还往往是氏族族人婚姻嫁娶婚宴和传统节日聚集欢宴的首选之地。看着大宗祠门上还透着新鲜气味的对联和墙上张贴的族中喜事告示,可以想象幸福里族人在祠堂办喜事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  祠堂外还未拆除的风雨棚,宴席后还未来得及收拾的桌椅,想必是前不久的端午节幸福里族人宴请亲朋戚友吃龙船宴的地方。那里留存的热闹气息,仿佛还在空气中飘荡。红色的桌布、整齐摆放的餐具,让我仿佛能看到端午节时,这里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龙船饭是广州地区的传统民俗,蕴含着祈福、团圆的美好寓意。在幸福里,这一传统并未因旧城改造而消失,反而在新的环境中继续传承。居民们聚在一起,品尝着美食,分享着生活的喜悦,传承着民俗文化。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未收拾的桌椅,我仿佛看到了邻里间的亲密无间,看到了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的新活力。幸福里用这样的方式,让传统民俗融入百姓生活,让烟火温情在岁月流转中延续。</p> <p class="ql-block">  走着拍着,我发现了一幢在广州地区极为罕见的炮楼。据介绍说是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文冲炮楼。</p><p class="ql-block"> 文冲炮楼是旧社会文冲村民用于护村守土、抗击盗匪而修建的碉楼,是广州市区唯一尚存的民居碉楼,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对研究广州城市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幸福里在城市改造中能够把文冲炮楼保存并修缮起来实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舞台为幸福里居民营造了一处娱乐场所,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亮色。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飞檐翘角,红灯高挂,仿佛在等待一场精彩的演出。舞台虽新,却承载着传承文化、丰富居民生活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这个舞台,不仅仅是一个表演的场地,更是幸福里文化生活的缩影。它让居民们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传统文化以鲜活的方式传承下去,也让现代艺术在这里绽放光彩。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幸福里没有忘记对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打造,用这样一个舞台,点亮了大家的生活,让幸福里真正成为了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社区。</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有幸看到了幸福里居民的文娱活动。身着鲜艳服饰的舞者们,手持扇子,翩翩起舞,用灵动的舞姿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笑容灿烂,感染着每一个观看的人。舞台下,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欣赏着表演,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浓浓的欢乐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舞台前的广场上,我还看到了居民们的太极拳运动。身着白色太极服的老人们,动作舒缓,神情专注,在阳光下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展现着居民们对健康、对传统文化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舞台前的文娱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传递着幸福与欢乐。在这里,我看到了幸福里居民的生活百态,他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在旧城改造后的新家园里,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游历完广州黄埔幸福里,我的心中满是感慨。这片土地,既有旧城改造带来的现代风貌,又有对历史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既有高层住宅带来的舒适生活,又有氏族祠堂、龙船饭等民俗文化的温情延续;既有新建舞台、文娱活动的活力展现,又有太极拳、家族展陈等对传统文化的深耕。</p><p class="ql-block"> 幸福里就像一个微缩的城市样本,它向我们展示了旧城改造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在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生活元素,让居民在享受现代便利的同时,依旧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愿更多的城市区域,能从幸福里的改造中汲取灵感,让每一片土地都能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时代的变迁中,稳稳握住幸福的生活,让历史的根脉在现代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章完成于2025年6月20日</p><p class="ql-block"> 摄影编辑 : 礁石鸣琴</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撰 : 礁石鸣琴</p><p class="ql-block"> 模板设计 : 礁石鸣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