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州方言里的“怂”

月满西楼(老尉)

<p class="ql-block">作者:李连科</p><p class="ql-block">编辑:月满西㮃</p> <p class="ql-block">陕西鄜州人讲话爱说个“怂”字,张口、闭口“喔怂”,“怂”字不离口,离开了自己就是个“认怂”。这个“怂”字并不完全是贬义词,老陕的 “怂” 字有讲究,在我听来三分骂来七分逗。我把在陕北生活时常见的“怂”15条送给大家;骂句 “哈怂” 是热络语,最常讲的“你个哈怂”口头禅。喊声 “瓜怂” 藏心疼、怜悯。“闷怂”,闷葫芦,三杆子打不出个屁来!“黏怂”,黏黏糊糊,做事不利索!“鬼子怂”藏的是心机。机灵过火。“狗怂”蔫坏蔫坏的。“瓷怂”,人话半句听不懂!“犟怂”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一条道走到黑!“木怂”憨得让人心急,“碎怂”乏指娃娃,“怪怂”活得自成天地,你说东来他说西,行事总跟人拧着来。“愣怂”二杆子投胎的主,做事不带脑子。“怂样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懒怂” 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懒的筋疼!“笨怂”脑瓜不开窍,怎么教都不会!还有众多,不一一例举。起先一个北京来陕的外乡人,初来乍到这个地方不理解“怂”的含义,还闹了许多笑话。生活久了,不但懂了,居然也随乡入俗学会了“怂”字不离口。用的最多的是“坏(哈)怂”,“鬼子怂”,”怂样子”,笨怂!直到现在和陕北一同插队的同学聚会还时不时地冒出一两句。</p> <p class="ql-block">一个“怂”字感情色彩十分丰富,常裹着关切,调侃中藏着亲昵,外人听着像骂人,当地人却在 “怂来怂去” 中拉近了距离。“怂娃得个怂病,请个怂郎中开了副怂方子,抓了副怂药,吃了怂都没顶”!喔怂用陕北话说说这句话,听起来味儿就是不一样!“秦川大地生老陕,直来直去不藏心!拆开筋骨见春秋”,细细咀嚼,方才品得其中韵味无穷。这文化了得!——一个外乡人对“怂”字理解!</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连科,曾在富县北教场插队的北京知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