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五月,仲夏时节,我与两位兄弟驾车一路往西,向福州腹地大山里的紫山村前行。</p> <p class="ql-block">连绵的青山顶上悬挂着积云,又“吐出”迷人的白雾,漂荡在山涧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小雨、阴天、雾气、晴天交织,却掩不住车内谈笑风声。</p> <p class="ql-block">在高速公路、国道、县道行驶,鲜见相对和相向的车辆,真是一段“寂寞”的驾驶。</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群山墨绿,银色的铁塔和电网飞架千里,仿佛将大山划出了经纬。</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标示开始,进入紫山村的盘山路。</p> <p class="ql-block">道路盘旋而上,多处是180度转弯,道路两旁的绿树和翠竹几乎复盖了路面,穿行在崇山峻岭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经过137公里行驶,到达紫山村村口,豁然开朗,一片清亮。随着海拨升高,雨过天晴,清风徐徐,说不尽的凉爽。标示建筑小巧玲珑,上面的文字仿佛一口气说尽紫山村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紫山村位于福州市永泰县洑口乡东南端,与德化、仙游两县毗邻。村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近1000米,是福州市最边远、海拔最高的行政村。</span></p><p class="ql-block">村内最高峰石笋硎,海拔1661米,属戴云山脉东北延伸段。村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峰如削、层峦叠嶂,形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域总面积31125亩,其中耕地面积710亩,森林覆盖率达92%,拥有国家级生态林及千年红豆杉群落。</span></p><p class="ql-block">紫山村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923—936年)。目前全村共有户数265户,总人口916人。</p><p class="ql-block">该村于2018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还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有两个红色旧址,中共闽赣省委旧址和中共福建省委联络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滿山遍野的梅子树己经挂果,此地盛产梅子酒。</p> <p class="ql-block">杨家祖厝龙山堂,曾经的中共闽赣省委、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站在龙山堂前,这也许是村里最大的平地,极目远眺,一色美景。</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房屋,错落在平地的山坡上。</p> 建设中的紫山民宿。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紫山村最令人称奇的是,有一片承载着岁月年轮的原始森林带,生长着国家特殊保护的红豆杉、柳杉等珍稀树种。占地5亩的古树群,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具灵性的存在,宛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35棵古树静静伫立。它们全部都是百年以上树龄,最高树龄己守望了610年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一座古树公园在古树群内落成,踏入这片古树公园,清风拂面,树荫捏碎了阳光,稀落地飘洒在落叶铺满的大地上,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李家祖厝继美堂,曾经的中共福建省委溪里联络站旧址。</p> 紫山村别具一格的路灯。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花草,点缀着紫山村的仲夏。</p> <p class="ql-block">到了饭辄,虽然车上备有大量的“干饲料”,但总得找一个地方干饭。问了一个村民,村里有没有饭店或民宿,他回答都没有。他热心带我们到一户村民家,告诉我们这家曾经办过民宿。</p><p class="ql-block">见到这家男主人,三十岁左右有点帅。告之房间很多,主要是外地青少年寒暑假在此住宿,现在久未打扫,无法住宿。见主人正在吃饭,我们不情之请,请他给我们作一顿饭。</p><p class="ql-block">男主人说不用,二话不出打开电饭煲,忙着给我们盛饭。桌上有一盘炒鸡胗,一碗紫菜汤,主人又加一碟腌茭头。端起饭碗吃一口,土豆块大米干饭,主人又加点盐,非常可口。</p><p class="ql-block">饭间又进来两个村民,我们边吃边聊。才知道紫山村地处永泰、仙游、德化交界之处,大部分村民除普通话外,还会说莆仙话、闽南话和永泰(福州)话。紫山村山高水远,方言代表了文化和地域,不愧为千年古村落。</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顿这次旅行最为顶流的农家乐(为了礼貌全程无拍照),当然我们会留下银两。</p> <p class="ql-block">紫山村没有民宿,只好夜宿嵩口镇。告别这起伏的青山,告别这挺拨的箤竹,欣然下山。</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是探寻一段中共闽赣省委艰难困苦而又耐人寻味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