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散 文,越 峰

越峰

<p class="ql-block">《向日葵》</p><p class="ql-block"> 散 文</p><p class="ql-block"> 作者越峰</p><p class="ql-block"> 阴云压得很低,几乎要触到温江汪家湾的向日葵花海。我站在田埂上,看那些黄脸盘的花固执地昂着头,排着队向一个方向张望——虽然今日并无太阳可追。</p><p class="ql-block">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菊科植物,茎粗壮,被白色粗硬毛。这般解说,写在植物图鉴里是极好的,但活生生的它们立在泥土中时,却显出几分倔强。它们的黄不是明艳的黄,而是带着些许土气的黄,像是被太阳晒褪了色,又像是自己本就不甚鲜亮。花盘极大,花瓣却单薄,排布得也疏,显出一种粗枝大叶的憨态。</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个关于向日葵的传说。说是古时有个叫明姑的农家女,被后娘剜去双目,死后坟上生出此花,终日向阳,以示心向光明。这故事听来颇有些牵强附会——花如何能与人扯上关系?况且花之向阳,不过是因了其茎部有一种叫"生长素"的东西,日光下会跑到背光面,使那面长得快些,花盘便转向太阳了。科学道理如此,何须编排出那等惨烈的故事来?</p><p class="ql-block"> 花农们说,向日葵三四月播种,七八月采收。我疑为不然。眼前这片花海分明已经盛开,而今日是六月二十日。大约气候变暖,花期也提前了。花农们的话未必句句可信,他们向来爱说些含糊其辞的话,好叫外人觉得种花是门玄妙学问。</p><p class="ql-block"> 向日葵的经济价值倒是不假。茎可造纸,花可制蜜,籽可榨油。连那不起眼的瘦果,晒干了也能嗑着玩。全株又可入药,祛风、平肝云云。一株向日葵,浑身上下无一废物,比起那些徒有其表的花草,实在得多。</p><p class="ql-block"> 花海中游人如织,多是年轻女子,着鲜丽衣裳,在花间搔首弄姿,拍些照片。她们的笑脸与向日葵的黄脸盘相映成趣,都一般地空洞。偶尔有蜜蜂掠过,对这些热闹不屑一顾,径自钻入花心采蜜去了——这才是正经事。</p><p class="ql-block"> 天色愈发阴沉,向日葵仍固执地面向西方——那是太阳平日此时应在的方位。它们不知今日无阳可向,只是机械地执行着与生俱来的程序。这情形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悲。</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想起书上说,向日葵成熟后便不再转动,而是固定朝东。那时它们已经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不再需要追逐太阳以获取更多能量。多么实际的花啊,需要时拼命追逐,不需要时便安于一隅。</p><p class="ql-block"> 雨点开始落下,游人们四散奔逃。我站在原处,看雨滴打在向日葵的花盘上,溅起细小的水花。那些黄脸盘在雨中低垂了些,显出几分颓唐,却依然固执地保持着那个方向。</p><p class="ql-block"> 多么愚蠢的花。我想。</p><p class="ql-block"> 多么勇敢的花。我又想。</p><p class="ql-block"> 雨幕中,一片黄色的海洋在无声地燃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