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自驾游5——南浔古镇

大宝

<p class="ql-block">4月20日,从同里古镇驱车前往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导航指引的那条路不知确切名字,但沿途风光旖旎,车辆稀少,仿佛置身于一幅静谧的画卷。路两旁的大树枝叶繁茂,覆盖了整个路面,犹如一条绿色的长廊。这正是我喜欢走国道的原因之一,沿途的自然美景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52年),因水路交通便利与蚕丝业的兴盛,逐渐发展为江浙地区的商贸重镇。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以其7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河道纵横交错,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民居白墙灰瓦,整洁干净,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听一首《声声慢》,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江南,那便是南浔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南浔的河道宽阔,河水深邃而清澈,环境优雅舒适,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侧商铺饭馆门前不设摊位,街道显得干净整齐,展现出古镇的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坐在河边的石阶上,清风拂面,小船悠悠荡漾,耳边传来船女悠扬的江南小曲,让人深切感受到江南水乡的迷人之美。</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被誉为“江南”的缩影,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村姑摇橹行船,每一处景观都仿佛在诉说着江南的温柔故事。</p> <p class="ql-block">通津桥位于古镇中心的十字形水系交汇处,初建于宋代,原名浔溪桥,后改为通津桥,意为“通济行人”。</p> <p class="ql-block">通津桥是南浔古镇三大古桥之首,被誉为南浔第一桥。这座高高的拱桥横跨三条河流交汇之处,码头上船只穿梭,尽显古镇的繁华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小河、石桥、摇船、绿荫,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令人感受到无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最美江南水乡——南浔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p> <p class="ql-block">静静坐在小河边,享受自然古朴的美景,南浔古镇以其干净舒适、安静祥和、井然有序的特点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廊桥,横跨河面,连接两岸,为古镇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广惠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清嘉庆和同治年间曾两次重建。广惠桥长18米,宽3.32米,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桥头正对广惠寺。</p> <p class="ql-block">广惠桥是南浔古镇三大古桥之一,因正对广惠寺而得名。这里还是游船码头,游船穿梭往来,游客众多,广惠桥一带非常热闹。</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选择乘船游览,在水上漫游古镇,体验别样的风情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也是家庙及义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历经刘家40年经营,由其孙刘承干于1924年建成。小莲庄占地27亩,建筑与园林兼胜,被誉为“江南园林巨构”。园内十亩荷花池尽收眼底,池畔“东升阁”(俗称小姐楼)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碑刻长廊、净香诗窟(又名“升斗厅”)、御赐牌坊、家庙照壁、亭台楼阁等经典之作随处可见;名木异花、曲桥假山,处处充满着浓郁典雅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御赐牌坊,彰显着刘家的荣耀与地位。</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南浔古镇的夜景别有一番风味,灯光映照下的古镇更显神秘与迷人。</p> <p class="ql-block">4月21日,离开南浔抵达绍兴市,这是鲁迅的故乡,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沈园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屋,承载着鲁迅家族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保存完好,内部布局还原了鲁迅童年生活场景,包括卧室、百草园等,让游客能够直观感受鲁迅作品中的生活细节。</p> <p class="ql-block">鲁迅,被誉为“民族的脊梁”,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门前的小河,游客可乘乌篷船游览,感受水乡的独特风情。</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是少年鲁迅求学之地,其建筑风格和内部陈设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描述高度吻合。</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的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吃茴香豆,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绍兴酒文化与市井生活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旁边小店售卖“孔乙己茴香豆”,一袋10元,嚼起来满口的正宗茴香豆味道,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绍兴市区,古韵与现代交织,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p> <p class="ql-block">绍兴昂桑湖纤夫古道,天气阴沉,湖面上风很大。本打算乘船到对岸再沿纤夫古道走回来,但眼看要下雨,只走了一段纤夫古道便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古纤道,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全长3.5公里,由巨石砌成,呈“S”形蜿蜒于湖面,兼具减缓水流冲击与美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纤道上,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昂桑湖,一个天然淡水湖,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是绍兴最大的湖泊之一。湖中的古纤道桥长约3.5公里,南北贯穿整个湖中心,是古代拉纤的主要道路。</p> <p class="ql-block">纤夫古道宽不足两米,设有4座石桥和1座石亭,曾为纤夫通行及船只避风所用。</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风吹着雨水打湿了裤子鞋子,眼前的湖面白茫茫一片,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也只好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晚风雨交加,离开昂桑湖古纤道,直奔绍兴诸暨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