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是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 他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平(今北京市),祖籍江西省德安县。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少年时期目睹饥荒的惨状,激发了他“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性突破。</p><p class="ql-block"> 关键发现:1960年,他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由此开启研究。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奠定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 三系配套成功:1973年实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首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5年攻克制种技术,推动大面积推广。</p> <p class="ql-block"> 技术迭代:1986年提出三系法→两系法→一系法的育种战略,1995年两系法成功,1997年启动超级稻研究,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提出“种三产四”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主要成就与全球影响</p><p class="ql-block"> 产量提升:杂交水稻累计推广约68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中国水稻单产从300公斤/亩提升至800公斤/亩以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国际贡献:杂交水稻在30多个国家推广3000多万亩,非洲和亚洲农户增收达14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荣誉奖项: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未来科学大奖(2018)、“共和国勋章”(2019)等。</p> <p class="ql-block"> 国际贡献:杂交水稻在30多个国家推广3000多万亩,非洲和亚洲农户增收达14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荣誉奖项: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未来科学大奖(2018)、“共和国勋章”(2019)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