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风韵】 ‍ 尼罗河畔的神庙

蔡荣君

<p class="ql-block">文图/蔡荣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88857</p> <p class="ql-block">  来埃及旅游,金字塔和神庙是游览的核心内容。若是看神庙,一定要在尼罗河上坐游轮去看,因为埃及的历史地理是围绕尼罗河展开的,几座著名的神庙都位于尼罗河沿岸,上岸游览非常直接方便。以这样的方式游览,既可以饱览尼罗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又像是在读一部流动的史诗,为旅途增添了浪漫与乐趣。</p> <p class="ql-block">  我与好友选择随团游埃及,导游安排的是从阿斯旺坐游轮到卢克索这段线路,沿途参观了阿布辛贝神庙、康翁波神庙、坐马车夜游埃德福神庙、门农巨像、帝王谷、卡纳克神庙建筑群等。我们从阿斯旺出发,一路向北。游轮在尼罗河上徐徐前行,两岸风光似一幅自然画卷慢慢展开。看着这条被埃及人视为命脉的大河,一想到它曾见证过法老们的荣耀,承载了无数神祗的传说,如今又托举着我去追寻千年不倒的巨石史诗,心中便泛起层层涟漪。</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下来,有三座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神庙令我至今难忘,我想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阿布辛贝:巨石镌刻的帝王神话与迁徙奇迹</i></b></p> <p class="ql-block">  在阿斯旺我们参观完著名的大坝后,来到了阿布辛贝神庙。据导游讲,由于上世纪60年代修建阿斯旺大坝,导致尼罗河水位上涨。这对原先处于地势低洼处的神庙而言是“灭顶之灾”,只有通过搬迁,才能保住神庙。于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通过切割方式,实现了对阿布辛贝神庙的整体搬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异地保护的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巨大的山体上有四尊高达20多米的拉美西斯二世不同年龄段的石像。这个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大型凿岩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由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庙和其王后尼菲尔塔丽小神庙两部分组成。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在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强盛的年代,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盛誉。他喜欢将自己的经历夸耀后雕刻在建筑物上,时刻不忘将自己神化了的雕像矗立在埃及各地,并且与神并列在一起。因此,在埃及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他的印记。他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自恋的帝王吧。神庙中的主体部分是一个60米长的长方形大厅,16尊雕像分两行左右排列,同样全部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墙上也布满描绘拉美西斯二世武功的壁画和浮雕。大厅尽头是一间作为圣坛的石室,四座神像并排而坐,分别是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阳神。这座神庙与其说是为了供奉太阳神而建,不如说是为了体现法老如神般至高无上的地位。神庙有一奇迹现象闻名于世,即每年2月21和10月21日(这两天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出生日和加冕日)的日出时分,从大门射入神庙内部的阳光会穿过60米长的大厅,直射圣坛上的神像,但永远不会照射到最左侧的黑暗之神,他注定永远藏在黑暗中。这项精巧的设计如果没有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和历法知识,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这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天文与工程的完美交响在搬迁中也留下了小遗憾:搬迁后的神庙,太阳照入的时间延迟了一天,角度也稍偏一分。其实,神庙的异地重生本身已是人类保护文明的壮举,不必苛责那一丝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康翁波:双神庇佑的生命殿堂</i></b></p> <p class="ql-block">  游轮向北而行,驶向康翁波。只见蓝天之下有一处林立高大的石柱和因残缺而显得苍凉古老的大殿,这便是独特的“双神殿”,同时供奉着两位神祗——鹰首战神荷露斯与鳄鱼之神索贝克。这是埃及唯一一座同时供奉两位主神的神庙。对称的建筑结构,仿佛诉说着埃及人对平衡与共生的理解。穿行于断壁残垣间,法老的荣光凝固在斑驳的浮雕上,法老加冕、战争凯旋、狩猎场景一一出现。后殿墙壁上的外科手术器械雕刻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尤其那块分娩浮雕,清晰刻画了蹲坐生产的场景——古埃及人早已发现符合人体自然的姿势,反映出古埃及医学之发达,也说明这里不仅是神庙还是生命救治的古老医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卡纳克:众神栖居的信仰之巅</i></b></p> <p class="ql-block">  尼罗河游轮的终点是底比斯故都卢克索。有人说不来卢克索,就不算见过真埃及。是的,埃及文明的华章在此达到顶峰。这里有古埃及神庙的巅峰之作——卡纳克神庙建筑群,它以磅礴气势宣告着神权与王权的至高结合,这里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宗教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055年,历经法老们近两千年的心血堆砌,最终形成了一座庞大的神殿、亭子、塔门和方尖碑等组成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  一踏进神庙大门,眼前44米高的塔门如巨神之手撕开的裂隙,再看拉美西斯二世与其妻的高大雕像,不解其雕像把其妻安排在他的两腿之间究竟是想说明拉美西斯二世是宠妻,还是贬妻亦或是为了显示自己高大威猛?当我从成排的狮身羊面像前走过,这一刻仿佛觉得自己也成了神。穿过塔门,134 根擎天巨柱如石化森林般闯入视野。中央12根23米高的石柱需数人合抱,柱顶盛开的纸莎草花冠足以托起百人。阳光从缝隙间投下光斑,游移在刻满象形文字的石面上。三千年前的彩绘虽已褪色,但拉美西斯二世向拉蒙神献祭的浮雕依然清晰。仰首望去,肃穆宏大的空间,顿觉自己的渺小,一种敬畏心油然而生。我太喜欢这里的感觉了,让我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废墟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花岗岩方尖碑仿佛要刺破天际,这是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女王所立的,高29.5米,重约323吨。巨石碑身上刻着的象形文字记载着她挑战传统的雄心,也象征女王挑战男权统治的权威。</p> <p class="ql-block">  游轮靠岸了,尼罗河的波光在身后温柔荡漾着。那些穿越时空而来的巨石神庙,从拉美西斯二世不朽的自恋丰碑,到卡纳克撼人心魄的柱林,连同康翁波浮雕里对生命奥秘的古老探求,已如尼罗河的泥沙般沉淀在我的记忆深处。或许有一日众神的面容会模糊在壁画里,然而巨石构筑的文明密码却会永恒。再见了,石头史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 谢谢关注与欣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