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弥勒 说弥勒

勇者阳光

<p class="ql-block">2025.6.21</p> 旅行随笔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随旅行团踏入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来到弥勒游玩,弥勒菩萨这一话题自然是绕不过去的。随团的当地导游颇为自豪的介绍道: “弥勒市是中国目前唯一与佛教菩萨名称完全相同的县级以上城市”。然而经考证,弥勒这城市名与佛教中的弥勒菩萨并无直接关联。弥勒的城市命名源于当地彝族语言,是彝语“母勒”“米勒”等音译,意思为“红土地”。明代时设立“弥勒州”,此后便一直沿用为县、市名。</p><p class="ql-block">‍ 虽说弥勒并非直接因佛教弥勒菩萨得名,但因名称的巧合,当地主动融合佛教文化,像锦屏山弥勒寺、弥勒大佛等,并号称此地为“弥勒福地”,“滇南福地”,形成了独特的标识,借此大力发展佛教文化旅游。</p><p class="ql-block">‍ 在距离弥勒市城北10公里的锦屏山风景区内,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弥勒大佛,它无疑是锦屏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  从锦屏山风景区入口处到山顶弥勒大佛塔座下,建有1999级台阶。这些台阶与1999年建成的19.99米高的弥勒大佛相互呼应,颇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 想要一睹弥勒大佛的尊容并非易事。我们这批70后、80后的旅行者,虽自信满满,拉着“游遍千山万水,我们永远最美”的旅行横幅,喊着响亮的口号,但面对这直通山顶的台阶,也只能望阶兴叹。最后只得借助景区的交通工具驱车而上。</p> <p class="ql-block">  眼前,金身弥勒佛依山而坐,高大的佛身仿佛从天地间拔地而起,顶天立地。只见他袒胸露腹,那圆滚滚的肚皮毫无保留地呈现着,似承载着世间万物的喜乐哀愁。每一寸金色的肌肤,在阳光的轻抚下,都闪耀着柔和且神圣的光芒,宛如无数细碎的星辰汇聚其上,夺目而不刺眼。</p><p class="ql-block">‍ 他的面容更是让人既心生敬畏又倍感亲切。弯弯的眉眼,恰似夜空中温柔的月牙,满含着对众生无尽的慈爱与宽容。双眸微睁,目光平和地俯瞰着大地,仿佛洞悉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却始终以慈悲为怀。那咧开的嘴角,绽放出爽朗而豁达的笑容,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不经意间,就让人被这笑容所感染,心中的烦闷随之消散。</p><p class="ql-block"> 著名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不仅仅是弥勒菩萨的形象写照,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于世,烦恼琐事繁多,若能如弥勒佛般,以豁达胸怀包容不顺,以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又何愁不能自在洒脱。</p><p class="ql-block"> ‍ 拾阶而下,略显疲惫的我席地坐在龙华宝塔下,仰望山顶的弥勒大佛,深感在弥勒文化中,弥勒佛以大肚能容之态示人,给人深刻启示。人生之路,烦恼如麻,若事事都斤斤计较,心灵将不堪重负。我们应学习弥勒,以豁达胸怀面对得失、顺逆。心宽一寸,路宽一丈,用乐观包容的态度笑对生活波折,如此方能在尘世喧嚣中,寻得内心的安宁与自在。</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真美。</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