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故事】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与德才兼备的优秀院长

金春

<p class="ql-block">  先生与武昌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石斌曾有过同事情谊。先生担任系主任时,石斌院长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教硏室走上讲台时,还心怀忐忑,有些腼腆。先生说:“你行,肯定行!”石斌院长一路高歌猛进,不仅师德垂范,业务精通,还由教研组长、主任升任到院长,教学与领导双肩挑。在家庭,石斌院长还是贤妻良母,两个儿子的教育培养,年迈母亲的照顾,全都铁肩担道义!</p><p class="ql-block"> 承蒙邀请,我陪先生到商学院讲书法,说朗诵。先生专注、执着。从部队团职军官转业,放着公务员的美差不去,偏要回武汉大学,站上七尺讲台,挥舞教鞭,诲人不倦。平时不善交际,家里、教室两点一线,对学生却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听说要来讲课,先生精神抖擞。开课前的分分秒秒,他还在抓紧时间背课,我则到校园蹓跶。学院景色优美,荷塘、田野、绿树环绕,草木丰茂,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荷塘躺在阳光怀里开心地笑。看那荷花争艳,荷叶碧碧浮綠水,顿感心旷神怡。想唱歌,想飞,想到自己在长篇小说《我愿为树》中描绘的飞行衣、单人飞机,觉得不久就能实现。</p><p class="ql-block"> 能飞多好!像鸟儿般轻巧。</p> <p class="ql-block">  看到学生实习的军事公园。里面停放着飞机、坦克。雄姿昂首,好像隨时准备出发。徜徉其中,有如临战场的庄重、严肃。</p> <p class="ql-block">  全校师生寓教于乐。常常在学习之余散步,锻炼身体。</p> <p class="ql-block">青青杨柳飘,池塘水荡漾。不时有小鸟飞过,似与水中的鱼儿对歌。我抚绿叶亲脸颊,也来个卿卿我我。</p> <p class="ql-block">  岸边的紫薇花按捺不住炫美的热情,不等夏末秋初,就抢着开放了。我问它羞不羞,它连忙点点头。</p> <p class="ql-block">  学院关心师生生活,施农家肥,自己种植有机蔬菜。田野里硕果累累,茄子、辣椒、冬瓜、南瓜、秋葵、红薯尖要有尽有。有教师上完课,还抽空到菜园里整枝、施肥、浇水哩。</p> <p class="ql-block">  石斌院长年轻有为,领导有方。走进学院办公室,全体教师团结互助,敬业精神和关爱学生体现在言谈举止中。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德艺双馨的好集体。学院的硬件设施完备,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师生喜盈盈。</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石斌院长与先生、本人及部分学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石斌院长告诉我:现代教育双向努力。学院要培养拔尖人才,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要把学生推向市场,得到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选拔任用。学生要努力,老师、学院,更是操碎了心。为培养海陆空军事技术人才,她的学校,在近几年的全国角逐竞赛中,有许多项目都拔得头筹。但前行的路上不敢懈怠,现在又开展国粹教育。</p> <p class="ql-block">  石斌院长讲完话,先生幽默地向学生提问:“说国粹,学国粹,那中国的国粹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抢答。</p><p class="ql-block"> 京剧:东方舞台艺术的巅峰,艺术融合的典范:融合唱、念、做、打、舞,结合文学、音乐、美术、武术等元素,形成高度程式化的表演体系。脸谱色彩象征人物性格(如红忠、黑直、白奸),服饰、动作皆富含隐喻,传递传统道德观与审美哲学。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中医:生命智慧的自然之道。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倡导养生防病,与现代预防医学不谋而合。天然药物宝库: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1892种药材,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享誉全球。</p><p class="ql-block"> 书法:(见后)</p><p class="ql-block"> 武术:刚柔并济的东方人体术。“止戈为武"的哲学:超越格斗技术,蕴含儒家仁爱、道家阴阳、佛家禅悟思想,追求"以武入道"。体系丰富多元:少林刚健、太极柔缓、咏春短矫寸劲,各流派适应不同需求。健康与文化的双赢: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全球超1.5亿人习练,成为科学验证的健身方式。</p><p class="ql-block"> 最后,先生讲述国粹的现代价值和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在全球化时代守护民族精神根脉,增强文化自信。中医现代化、京剧跨界创作、书法设计应用等,持续焕发新生。针灸诊所遍布全球,孔子学院传授书法武术,促进跨文化理解。</p><p class="ql-block"> 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国粹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活的传统——它们在中医馆的脉枕间、在孩童临摹的字帖里、在公园晨练的太极招式间呼吸生长。这份穿越时空的智慧,正以柔韧而坚定的力量,参与构建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p><p class="ql-block"> 图中小篆为先生所书。</p> <p class="ql-block">  书法:笔墨间的哲学与美学。汉字艺术的升华:从甲骨文到楷行草隶篆,字体演变承载文化变迁,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楷书皆为巅峰之作。书如其人"的精神表达:通过笔势、章法传递书写者的品格与情感,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修养身心的途径,学习书法需凝神静气,是修身养性、培养专注力的传统方式。讲求功底,讲究勤学苦练,需持之以恒。</p> <p class="ql-block">  讲述创作灵感: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情滿珞珈山,一草一木变成灵动的文字书写。</p> <p class="ql-block">  最后讲解朗诵。朗诵不简单,四大核心功底需具备。首先是气息控制:腹式呼吸法和气息训练;其次是发声共鸣:声音质感塑造,口、胸、头三腔共鸣;三是做到字正腔圆;四是文本解析力,挖掘表层语义,划断句、重音、逻辑链,弄懂深层意象和时代语境。</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长期的爱学习和风霜岁月的积累。我觉得人愈老,对生活的感悟愈深,得出的生活真谛愈准确。先生就是这样。最后是朗诵示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竟一字不差的全背下了!耋耄老人,有如此清醒,令人感动、佩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