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让中国声音行稳致远

乘风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得好”。</p><p class="ql-block">往“深”走,挖掘文化共同价值。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迪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国文化自古以来强调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属壮大、走向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和不竭动力,也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入挖掘阐释、广泛弘扬践行这些共同价值,有助于国家间找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阅、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最大公约数”和“行动路线图”,共同构建起相互依存、休威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p><p class="ql-block">往“实”走,培育打造优质品牌。无论是风靡世界的国粹京剧、中医文化、中国功夫、中华美食,还是日益受到亲睐的中国舞台艺术、国画民乐、中华诗词、书法美术、影视作品、非遗产品、精品图书、动漫游戏,以及“欢乐春节”“美丽中国”“发现中国之旅”等特色活动,都让越来越多海外民众在欣赏、消费、参与、体验中品味中华文化、走近中华文明。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培育打造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使中华文化更好地推广开来、传播出去、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往“精”走,准确把握受众需求。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这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机遇。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靠的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通过润物无声的沟通交流,才能引起共鸣,事半功倍;而单向机械式的输入传播,往往会误入歧途,适得其反。因此,推动文化走出去要树立换位思考、对接沟通的意识,充分尊重并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民族心理、文化需求、思维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厚植民意基础,助力民心相通,从而增强和彰显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走得稳,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随着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去,我们迫切需要形成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斑论引异力,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在传播内容上、要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去,让更多国外受众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同时,要讲事实说服人、讲形象打动人、讲情感感染人,讲道理影响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p><p class="ql-block">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新时代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前景可期,大有可为。</p><p class="ql-block"> 抚市镇人民政府 陈万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