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国“缅甸”(9)——清风道骨于凡尘...蒲甘娘乌市场

大眼阿奇看世界

莲的心事<div> 作者: 席慕蓉<br> 我<br> 是一朵盛开的夏莲<br> 多希望<br>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br>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br> 秋雨还未滴落<br>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br>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br> 现在 正是<br> 最美丽的时刻<br> 重门却已深锁<br>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br>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br> 无缘的你啊<br>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br>  太迟</div> 2013年10月2日,早上4:00起床,冲了个澡,4:40集合,今天我们要离开仰光乘飞机到蒲甘。<div>  在缅甸国内出行选择飞机出行,是因着缅甸山地较多,道路颠簸,路况很差,如果坐车,会花费太多时间。这是我们乘坐的飞机,大概十七、八排的样子,几十个人载客量。</div> 机上早餐! 漂亮的空姐 蒲甘机场。 机场侯机室门前的那辆车吸引了阿奇的镜头,很像我国五、六十年代的公交车! 行李是靠人工推拉的。 迎接我们的大巴车的门,哇!这不是憨豆儿!朋友们每个人都跑去与他合了影,幸会呀!阿奇感受着缅甸人民骨子里的那种具有智慧性的幽默感。 大巴车内部装饰得真像印度的大篷车,尤其是窗帘! 集合完毕,旅游大巴把我们带到一个叫“娘乌市场”的地方,街道不那么宽敞,车来人往,在仰光见不到的摩托车在这里成为主流,偶尔还会有马车驶过(仰光是不允许老百姓驾驶摩托车的,只有军人和警察可以)。环境有些杂乱,这里似乎并不在我们的行程中,来了那就逛逛吧! 人、货混装 阿奇和同伴很快被一位卖木偶小马的小伙子吸引了,6000基亚一个,那只小白马跟我回家吧! 这就是缅甸人最喜爱的“黄香木”木截,天然防晒用品,主要是用木头皮磨成粉涂在身体需要防晒的部位,木头心是不用的。缅甸人对黄香木的喜爱甚至超过进口的化妆品。<div>  一个抱着宝宝的女人脸上涂满了黄香木粉,她在这个市场推售黄香粉制成的饼,阿奇对这种特产只限于好奇,但她一直跟随着阿奇,并使劲塞入阿奇手中一块粉饼并表示送给我,阿奇推脱不掉,低头取钱给她,转身间人已经不见了!这让阿奇很过意不去,这种粉在这里并不贵,还不如给她些钱买上几个,只当少让她辛苦地抱着孩子穿梭于闹市之中!</div> 几个缅甸女子正在挑捡着栗子,不知道缅甸的栗子是不是也是糖炒的! 一位头顶物品的女子从容地从阿奇身旁走过,花花的纱笼与人字拖鞋一点也不妨碍她行走的速度! 再看这位姑娘更是了得,头上顶的,左右手拎着,真有点少林寺僧侣操练武功的意思,这全身的负重加起来足有20斤,在中国这就是女中豪杰呀!难道缅甸没有颈椎病吗! 娘乌市场的大棚里有着各种新鲜蔬菜,人们各自购买着所需的的东西,只有我们这群闲人穿梭其中,我们欣赏着在中国少见的小个头的蔬菜,而当地人则欣赏着我们这群游手好闲的外国人! 熙熙攘攘中我们懒散地游荡于乱市之中,一辆马车驰骋而过,远方杂乱中那飘动的一抹粉红吸引了阿奇的目光。 那摇曳的粉红由远及近,婀娜的身形,皎好的面容清淡而恬静,目光中略带似有似无的情感,那表情是桀骜亦或是淡泊,步履飘然,一忽间已行至阿奇眼前,阿奇手上按着快门,心绪却有些纠结。<div>  乱市似乎不再噪乱,连脚步声都几乎消失殆尽,静得只有阿奇的心跳,三三两两,如同粉红色的云朵静无声息的飘过,远了,更远了,阿奇的目光一直延伸着、捕捉着渐隐于乱市中的那一抹粉红。</div> 关于化缘,下面是净宗法师谈化缘:<br>  化缘,是给众生一个种福田的机会。化缘,是给众生一个解脱的机缘。化缘,是给众生一个成佛的前途。化缘,看似索取,实为给予,给其幸福之缘故。化缘,不是化钱,而是化心,化其诚心向佛故。化缘,非为图财,而是图人,图其毕竟成佛故。人越多,缘越大;所化众生,多多益善。心越诚,缘越深;诚敬缘深,利益无边。凡悲心利物者,必愿一切众生尽结佛缘,尽成佛道。愿所有念佛人,皆成为阿弥陀佛化缘人,身边化起,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化亿万佛缘,度亿万众生。 清晨化缘归来的尼姑。小小的人儿啊,你真的看破红尘了吗?如果不,你那稚嫩的脸上如何有着这么一双脱凡的双眼!你的表情又怎能表现出如此无争的神情! 这些早起化缘的尼姑们,她们的出现让阿奇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北京每每想到那时的情景,每每翻看到这几张照片,都会将阿奇重又带回那一时刻,那个时间突然凝固的时刻,娘乌市场,烟火凡尘中的那抹飘逸的粉红......<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