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雨后彩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10282</p> <p class="ql-block"> 水洞沟遗址位于 宁夏 银川 灵武 市临河镇水洞沟村。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荣获“ 中国 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中国 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万里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100处重大遗址之一。还被《国家地理》和《中华遗产》杂志联合评选为中国“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p> <p class="ql-block">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其乐融融渔猎生活和打制石器的生产场景以及暴雨倾盆、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的灾难场景,场景的唯美和逼真,让人震撼,艺术的构思让游客很快融入三万年的生活场景中,高科技让您瞬间实现三万年的穿越。它开创了我国博物馆展示的新形式,是目前国内唯一、面积最大的室内观众介入式动感体验展馆。</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沿着原生态的沙砾小道,向坡下走去,就到了曾经的水洞沟村。这里有复建的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半地穴茅屋,有1919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途经水洞沟时落脚的“张三小店”。还有穿着豹纹服装扮演古人类的的工作人员,他们手持工具钻木取火,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张三小店世界考古界的名店,是发现水洞沟遗址的法国科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华曾经住过的车马大店。为纪念发现并发掘水洞沟遗址的考古学家。水洞沟村再现了中国远古时代北方的居住部落,可以了解远古人类的居住方式。</p> <p class="ql-block"> 出了村,一块巨大的白色碑石矗立于前,其后就是一个断崖。碑石上书“水洞沟遗址”,碑石两侧列了很多块小碑石,这些都是水洞沟的“荣誉证书”。 沿着碑石边上的小道顺坡而下,就是一个古人类生活体验园。里面有木屋和各种卖纪念品的棚子。还有射箭、挖宝、钻木取火等体验项目,看着工作人员使用简单的小工具快速的转动木棒进行钻木取火,实实在在的目睹了钻木取火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越过堤坝向码头走去,却发现右手的深沟中满眼绿色,全是郁郁葱葱的芦苇,其间蜿蜒着一条木质步道,六月的风把绿色的芦苇成流动的海。三公里长的芦花谷芦苇摇曳生姿,走在其间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苇荡丛中,此刻心情一片宁静。明长城遗址如同一条干涸的褐色血管匍匐,明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明代戍卒凿刻的“分水岭”碑文仍在城墙裂缝间时隐时现。</p> <p class="ql-block"> 凭栏望,苍茫的大地,却没有草长鹰飞。右手边的黄色虚线上,骑线立着一块界碑,上书宁夏镇和鞑靼部落七个字。再远点立着蓝黄两面旗形标牌,分别写着宁夏镇和鞑靼部落。向两侧延伸而去的残存城墙上,面面写有“大明神威”的各色彩旗,迎风招展,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朝代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望着前面的战鼓高台直奔而去,到了高台下,看着“上行参观明长城”的标牌,边上有“步步高升”的上行台阶。工作人员一嗓子“不走回头路,步步要高升”,让人们都急慌慌的爬台阶而上,真就没有回头向回走的。 上了台阶后,一眼就望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主席题字的大石碑,背后是黄褐色的土长城。这和北京八达岭的青砖大瓦,完全不是一个感觉。在大石碑附近,搭建有古色古香的点将台, 旁边立有几尊青铜古炮,制造了一种临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步行穿过约芦花谷,就到了水洞沟遗址旅游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天然湖泊——红山湖。在这一片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里,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可更为难得的是:我们看到崖对岸的明长城蔚然屹立!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长城在修建的时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没有一处的长城在面积约7.8平方公里的地方能体现出依山傍水、借助高15-18米的大峡谷和独特的藏兵洞、守军的城堡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红山湖(也称水岸长城):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鹰鹤翱翔,水面上时有鸳鸯、野鸭游弋,岸上野草青青,景色非常优美。由于这段长城以水为岸,也称水岸长城,长城自古就是金戈铁马的边塞古战场,留给人的是一种雄浑苍凉之感,但红山湖这段长城因加入了水的元素就变得灵动秀美起来,长城、断崖倒映水中;人、鸟和谐相处;蓝天白云映入水底,芦苇随风摇曳。这种天人合一,历史文化和当今生态有机结合的塞上江南景观,实是不可多得,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湖泊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鸳鸯湖上修有原生态木桥4座,凉亭两处,湖面上,芦苇丛中百鸟翔集。碧绿的湖水、清脆的鸟鸣、唯美的画面,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红山湖内绿波荡漾,游船往来,水岸长城,难得一见,船舷左侧是2.5亿年前的喀斯特丹霞,右侧却是五百年前的明代土长城,这“水岸长城”的奇观让无人机在头顶交织成星群。在游船上观赏雄伟的古长城,别有一番情趣。当你还没有从土林景观的童话世界中走出的时候,下船登上码头,又掉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内,那就是景区内的沙枣湾。沙枣湾里沙枣树丛生,六月份正是沙枣花开的时候,那一阵阵的清香又让你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长约4公里的峡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走到底后,就会看到藏兵洞的入口。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跟随而入,内部蜿蜒曲折、空间狭小,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久久不见尽头,确如迷宫,遍布整个峡谷绝壁的藏兵洞,场面宏大,设计绝妙,洞内坑道、机关、暗器、瞭望台、兵器库、水井、将军休息室、议事厅、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您可身临其境的参观和体验明代地道战的惊险和刺激,战争的残酷和明代守军的聪明才智在这就可零距离体验和了解。</p> <p class="ql-block"> 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约是专供领兵长官住的。洞内还设有粮食储藏室,灶房等,只要储藏够一定的食物,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洞内所藏将士不出洞,照样可以生存。因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可以是不怕水淹的。多年来,既便发山洪,藏兵洞都不曾为水淹过。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真是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水洞沟的神奇还在于它不仅是三万年年前远古人类繁衍生息之地,还是我国明代边赛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在我国有长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长城、沟堑、城堡与险峻的大峡谷以及沿峡谷绝壁而凿的藏兵洞共同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还没有,这里是独一处。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span></p> <p class="ql-block"> 从藏兵洞出来后,竟然是一个房间,然后就是一个大院子。从院子中出来后回望高悬于门上的匾牌,上书:宁夏长城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位于荒原上的红山堡。历史上,这里是大明帝国和鞑靼部落的互市小城,当年也是相当的繁盛,现在只剩下风化后的残破城墙。出城后,路边上有很多大牌子,标识着一部部曾经在这里拍摄的电影,从《乔家大院》到《锦衣卫》从《财神客栈》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星驰著名的《大话西游》,</span>这里是百部影视剧热门取景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9环球丝路旅游小姐也来过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 《北疆天歌》是一场由纯蒙古专业骑队演出的实景马战史诗剧,气势恢宏的蒙古兵阵营、百匹战马、骆驼、牦牛,以及中国唯一的军事遗址:长城、大峡谷、藏兵洞、红山堡,共同构成了这场天险般的军事屏障实景战争场面。这不是电视剧,也不是电影,而是中国首部融合了丝路文化与蒙古草原文化的实景马战史诗剧。</p> <p class="ql-block"> 演出中,无论是热情奔放的大型舞蹈,还是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的混战场面,都能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真情实感的情境中,尤其是那些在马背上的蒙古族小伙子、姑娘们的努力付出,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他们的敬业与努力,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如此高水平的演出。仿佛亲身经历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游览水洞沟的旅程在此画上句点,这片承载着四万年前人类文明印记的土地,以它独特的雅丹地貌、蜿蜒的峡谷与沧桑的明长城遗址,将自然与历史的交响乐章镌刻在每位访客心中。无论是藏兵洞的机关暗藏,还是红山湖畔的芦苇摇曳,都成为记忆长河中闪光的片段。愿这份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延续为对生命韧性与文明传承的思考,期待下一次与这片古老土地的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