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节前夕,广州的龙舟水伴着瓢泼大雨,下过了一场又一场。平常温柔流淌的荔枝湾涌,已涨满了龙舟水。万水千山粽是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广州荔枝湾龙舟竞渡,赛龙夺锦争霸,不日即将鸣锣上演!</p><p class="ql-block">“护照盖满星辰章 行李葙装平安符” 我们当中的郑*芬女士,在端午节后将赴美定居。我们组织了这次饮早茶、游文化公园的小聚会为她送上祝福,众人度过了一天的欢乐时光。合照前排左起:</p><p class="ql-block">1、八一长岭水泥厂电器技师易*先生</p><p class="ql-block">2、十师二团508小学老师郑*芬女士</p><p class="ql-block">3、十师二团六连南海知青徐*振先生</p><p class="ql-block">4、十师直属化肥厂化验师李*玉女士</p><p class="ql-block">5、十师三团话务班话务员何*玲女士</p><p class="ql-block">6、十师二团基建队南海知青张*棉先生</p> <p class="ql-block">广州是美食之都,早茶文化闻名全国。我们根据 “大众点评” 的推荐,来到了邻近文化公园的“银灯”海鲜酒楼,享受广州早茶的乐趣。</p><p class="ql-block">“银灯”酒楼是广州西关一家有名的食府,出品正宗的粤菜点心,环境清新典雅。随着何女士举手招呼服务生落单,文化公园一天游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银灯” 早茶的点心,品种多彩多姿,我们一共点了十多款。其中,鲍汁凤爪的鲜香,荔湾艇仔粥的绵滑,最令人回味无穷。最后AA制买单,每人45元,长此交往,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广州文化公园,是镶嵌在广州西堤二马路闹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与粤海关大钟楼、西堤邮局、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民间金融一条街的风情建筑,构成了昔日十里洋场的广州外滩。见证了广州清代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为广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广州文化公园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平民公园,走进园内只见满目的岭南文化风情,老广感到格外的亲切温馨。</p> <p class="ql-block">雕塑——蕉农的喜悦。刻划了珠冮三角洲的蕉农,在田头出售芭蕉的欢乐情景。</p> <p class="ql-block">广州自清代就流传:“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一说。这是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温婉可人的广州西关小姐。</p> <p class="ql-block">文化公园中心台,是文化公园的灵魂,它承传着许多光阴的故事。笔者首次来文化公园中心台看演出时,只是一名懵懂少年。此后,因为痴迷听古仔(故事)曾多次去过文化公园。当年文化公园在我眼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如今,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中心台依然还是市民心中的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四野红后代,八一姐妹花。她们姐妹仨人的父辈,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南下转业干部。但她们从不张扬低调做人,无声承传父辈的红色基因,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八一农场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何*玲的父亲转业到总后八一农场工作后,发扬了第四野战军的优良传统,干一行爱一行,成长为三团基建工程队的政治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李*玉父亲是一位老资格的四野南下干部,转业到八一农场后,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先后担任二团机运队和总场供应科的领导。在当年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是一位合格的当家人。</p> <p class="ql-block">郑*芬的父亲1948年入党,是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他先后参加过:中共武工队太阳大队、粤桂湘边纵连江支队、四野 44军。他全程参加英西剿匪,战斗结束后随 43军驻防海南。历任127师文化教员、团工程股技术员、军械调校员。他立大功3次、三等功3次、技术能手称号1次,是人民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文化公园这一方重达数百斤的端砚是镇园之宝,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p><p class="ql-block">墨砚,文房四宝之一。以广东的端州砚、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而其中又以广东端砚最受青睐,箸名的包青天在其《端州石室记》中说:“端州砚始于唐盛于宋,其石质细腻温润发墨如油,为天下名砚之首”。由此可见,广东端砚是墨砚中珍品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端州石工巧如神 踏天磨刀割紫云” 一家墨砚厂的年青工艺师,正在精心制作墨砚。(资料图)</p> <p class="ql-block">心灵手巧,妙剪人生。广州剪纸是非遗项目,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并湧现了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女大师韩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用灵巧的双手,高超的技术,剪出了精彩人生,作品夺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为广州赢得了荣誉。</p> <p class="ql-block">“闲来无事坐东篱 一盏清茶淡如诗” 。广州人特别喜茶,全市大小茶楼遍布,以前的传统经营方式是 “三茶两饭”。即,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饭、夜茶。而今是与时俱进,把饭市茶市打包,不分时段直落经营玩到极致。</p><p class="ql-block">文化公园这把大茶壶,浓缩了许多茶文化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广州人首创了斟茶叩桌致谢的礼仪;潮汕功夫茶独领风骚;英红九号、铁观音、凤凰单枞的茶香醉人,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一园清淑浑如幻 半入诗囊半入尘” 广州文化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绿化精致亮点甚多,文化氛围浓厚,大家兴趣盎然,玩得开心尽兴。到了午饭时分,大家简单吃了些早茶打包的点心,参观完十三行博物馆后,结束了夲次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