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魔就是邪恶,道就是正义,魔就是伤害道就是救助,你不能把魔和道混到一起,魔和道就是势不两立的存在,我立志今生必将斩尽天下妖魔鬼怪邪恶之徒。</p><p class="ql-block"> 你这话说得浩然正气,然而世间事,往往并不是这般黑白分明。妖魔鬼怪本就是宇宙空间众生之一,和佛,道,人一样,本就共同生存在宇宙空间之内。你这斩钉截铁的论断,恰似一道利剑劈开混沌,却未必道尽世间真相。细究起来,这世上的事,哪有这般非黑即白的简单?不能把魔和道混到一起?可是你细品。魔和道是不是形影不离的?正所谓一念佛一念魔。</p><p class="ql-block"> 倘若世间没有魔的伤害,又何须道来救助?从这个角度来说,魔与道,是不是如阴阳同出一理。如太极双鱼图中,阴抱阳,阳含阴,正邪道魔,原是一体两面。就如农人种地,天旱时盼雨,久旱则禾枯;雨多时又盼晴,久涝则苗淹。这不正显出阴阳相济之妙?无魔显不出道,无道显不出魔。可以变成好,道也可以变成坏 ,这正是阴阳相生的道理,恰如禅宗所言"烦恼即菩提",魔障反成修行的增缘。 至于魔在何处,为何除之不尽?此乃天地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强为。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随缘救助罢了。</p><p class="ql-block"> 魔与佛,原如阴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就像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魔性永远在人性中若隐若现。这不是宿命,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知。如,我们平日里以礼待人,和颜悦色,柔声细语。但是如果我们去当兵,上了战场,面对敌寇,难道能用以礼待人,柔声细语的佛相令其退兵吗?此时是不是必要该打的打,该杀的杀,使敌人恐怖,畏惧,伤亡而退。否则,我们迎来的便是战友兄弟们的伤亡,同胞百姓的涂炭。 当我们当兵上了战场,在敌我对立的时,身后背负着千千万万同胞百姓的生命。如果我们还显慈悲相,九会有千千万万同胞的生命因我们消失。 </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显现魔相,以魔性对治?方可退敌才能保家卫国。你说,这个时候的魔是正是邪,是好是坏?这样是多修行人所说的,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的应景使用。但是,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该显魔相 什么时候该显道相,这个度和分寸也不是那么好把握的,过度的魔性会造成伤害,过度的慈悲也会造成伤害。这需要有的修行底蕴 ,极深的智慧 ,能随时随地随机应变 。</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必用枷锁,牢笼锁困自己。因为一切皆是相,平日里面对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同胞,自然要和颜悦色,显现佛道之相,以我们有限的力量,慈悲的慈悲,能救助的救助。魔和道根据场景来选定,什么场合就显现什么相,就如观世音菩萨显现各种身相,为各种不同的众生说法是一个道理。为什么菩萨要显现各种身相,为不同的众生说法呢?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菩萨必须根据众生的同情况,用不同的方式来说法,才能保证众生都能听懂他说的法。魔和道也是同理。该显现魔相的场合就像魔相,该显现道相的场合就显现道相。是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随时随地变换的。</p><p class="ql-block"> 魔,道原在一念之间,正邪本系一心之转。识得此理,便知刚柔相济之道,明晓杀伐慈悲之机。魔相,佛相,道相,都是相,一切显现都是相,不过应机而现罢了。就像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却不失其本性。人生在世,不必执着于相。该佛时佛,该魔时魔。正如天有晴雨,地有高低,阴阳轮转,方成世界。一个真正觉悟的人,既能以慈悲心待人,也能以霹雳手段除恶。这不是矛盾,而是应对世事的圆融智慧。</p><p class="ql-block"> 魔道本是一体,正如手心手背,看似相反,实则同属一手。悟透此理,方能在红尘中既不失慈悲,也不乏降魔之力。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魔之为魔,道之为道,不过是人心所向罢了。若执着于斩尽杀绝,反倒失了中道。须知,最可怕的魔,往往藏在人心深处;而最伟大的道,也常常隐于平凡之中。阴阳相生,正邪相成。明乎此理,方能在这纷繁世间,既不迷失于慈悲,也不沉溺于杀伐。魔与道,原是一体两面,正如那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不息,循环往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