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科学之父—— 帕雷

維克多

<p class="ql-block">  安布罗瓦兹·帕雷(Ambroise Paré),法国著名军医与外科医生,被誉为“现代外科学之父”“战地外科的开创者”。他以非凡的实践经验、人道主义精神和持续的医学革新,对外科学和战地医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生于1510年,卒于1590年,享年81岁。</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帕雷</span>出生在法国拉瓦勒一个贫寒的理发师家庭。在当时,理发师兼任外科操作的传统使他有机会接触医学实践。尽管他没有接受过大学的正规教育,却在巴黎圣日耳曼医院(Hôtel-Dieu)做学徒,通过自学与临床积累,逐步掌握了扎实的外科技艺。</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传统外科治疗手段极其粗暴:烧红铁块或滚烫油液直接灼烧伤口,以达到止血与杀菌的目的。这些方法虽能遏止出血,却常常带来剧烈痛苦与继发感染,使伤者在治疗中又饱受痛苦。</p><p class="ql-block"> 作为军医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帕雷</span>在战场上目睹伤员的痛苦,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决心改变这一残酷现实。</p> <p class="ql-block">  一次战斗结束后,面对药物短缺的局面,帕雷被迫使用柔软干净的纱布替代沸油处理伤口,并将蛋黄、松节油与玫瑰油调配成油膏敷于创口,再用布料包扎。意外的是,病人恢复情况良好,疼痛明显减轻,创口也愈合得更快。这一经验激励他不断完善技术,逐渐建立起更温和、更有效的战地外科治疗体系。</p><p class="ql-block"> 在止血方面,帕雷首次系统地推广使用血管结扎术,代替传统的烧灼法。这一创新不仅极大减轻了病人痛苦,更为后世外科手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改进了截肢术、设计更实用的义肢,倡导清创、包扎与自然愈合,并提出系统的护理理念,是现代外科护理观念的先驱者。</p><p class="ql-block"> 帕雷还是外科知识的传播者,他用通俗易懂的法语撰写医学著作,打破长期以来医学界以拉丁文垄断知识传播的壁垒。他的《外科全集》(Oeuvres Complètes)与《创伤治疗》成为当时军医和外科医生的必读教材,极大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与普及。</p> <p class="ql-block">  由于帕雷的人道关怀与卓越医术,他后被法国王室聘为首席外科医生,先后服务于亨利二世、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回忆录中,帕雷曾经写道:“我包扎了伤口,上帝治愈了他。”这句话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敬重,也道出了医者应有的谦卑。他深知医学的神圣,以人道关怀指引自己的职业道路。</p><p class="ql-block"> 纵观巴累一生,他从理发师家庭的孩子到王室军医,从战伤救治者到外科学的奠基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使外科从“技艺”走向“科学”,从技工操作走向独立的医学分支。</span></p><p class="ql-block"> 帕雷的成功昭示人们: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对患者痛苦的深切体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长期实践和不断创新。</p><p class="ql-block"> 帕雷的成功还证明一个道理:无论出身如何,也无论有无<span style="font-size:18px;">显赫的学历,只要存有一颗爱心、长期实践、不断创新,都</span>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网图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