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

印象

<p class="ql-block">  1984年3月,我从部队转业到洛阳中国银行,这是全新的工作环境,金融二字意味着重新起步。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作为转业军人别无选择,迎接挑战投入新的金融工作。从学习金融业务入手,拜内行的人为老师,边学习边工作,在工作中加深理解。拿起银行的书写练习本,从阿拉伯数字的大小写一笔一画练起,从银行基础理论读起,有机会就学。</p><p class="ql-block"> 正是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受到领导肯定,我走上外贸信贷员岗位。带我的胡林老师是信贷科长,他带我走访企业做贷前调查,指导我做贷时审查,教我如何做贷后检查。学习的过程面临诸多困难,理论枯燥不好理解,我带着问题请教老师,边听边做笔记。工作忙时不放弃见缝插针坚持学,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我深知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成功之路就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  边工作边学习感觉吃力,缺乏专业的信贷理论学习,工作被动疲于应付,渴望参加信贷业务培训。8月总行在江西省九江举办信贷干部培训班,行领导安排我参加。短暂的三个月,我似旱逢甘露,如饥似渴地学习。速成班对我来讲,是外行向内行过渡的重要途径,既有压力也有动力。不懂就问请教授课老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通过考试,五门功课取得良好成绩,获得信贷岗位资格证。</p><p class="ql-block"> 学成归来,胡科长说:“你大胆将学到的知识用在工作中,干好了成绩是你的,有问题我承担。”领导的关心鼓励,是我做好工作的动力。行里信贷工作需要开拓新局面,改变被动局面。我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计划,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工作对接,多深入企业调查产品的收购进度,信贷资金使用情况。骑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但是为了摸清企业资金需求情况,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苦点累点也值。</p> <p class="ql-block">  1985年改革开放的初期,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如果说前些年是学习无门,今天则是学习之门敞开,我抓紧业余时间、工作之余,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围绕信贷工作学用结合,用学到的知识促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吃透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p><p class="ql-block"> 外贸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畜产品,五金矿产原料等,这些产品附加值低换汇低的现状急需改变。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多创汇是改革开放需要。我将想法向胡科长做了汇报,他很重视,要求对接产品有的放矢,协助外贸开发新产品。我通过对外贸商品信息分析,提出信贷资金有选择的向出口生产企业扩展,将流通与生产并重,扩大高附加值商品出口的作法,受到外贸公司和生产厂家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任外贸信贷科长。积极跟进外贸各公司收购计划完成进度,大力支持外贸收购需求。国际市场棉布棉纱看好,市外贸纺织品公司提出贷款申请,我较快完成贷前调查,中行安排信贷资金支持,还发放出口打包贷款1300万用于市棉纺织厂外贸产品生产,年底该产品收购额达3310万元,占外贸收购总额的27%。外贸信贷工作再上新台阶,洛阳行各项信贷指标考核列省辖各行排名第一。</p><p class="ql-block">  1988年初春,我突击二天完成初稿,胡林副行长主持讨论终至定稿。《银贸结合齐抓共管》材料报送总行,确定为大会发言交流。在5月成都的会议上,洛阳行荣获“全国十佳先进单位”殊荣。9月我参加河南省金融管理学院函授大专班学习,学期二年,听老师辅导课、划重点,挑灯夜读备战考试。我在金融知识的星空遨游,学习促进了工作。“磨刀不误开柴工”将学到知识运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期滿获得毕业证。</p> <p class="ql-block">  由于历史的原因,外贸企业普遍存在自有流动资金偏低,抗风险能力弱,同行戏称“皮包公司”。我在论文《浅析解决外贸贷款风险策略》,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条理清晰,提出探讨性解决办法。文章在10月河南外贸刊物发表,引起外贸企业的普遍关注、好评。《出口打包贷款浅析》等二篇论文陆续在省级刊物发表。</p><p class="ql-block"> 1993年8月,经市行职称评委会评审,我获经济师资格和聘任,1997年3月任信贷处长。1998年8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0年12月考试成绩合格,获得毕业证。回顾从业金融,我从信贷小白逐渐成长为开拓创新独当一面的信贷骨干。学无止境,知识更新不停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行业竞争的需要。从事金融工作三十年的经历证明: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实现梦想。</p><p class="ql-block"> 图文:印象</p><p class="ql-block"> 编辑:英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