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欧洲笔记7(重游“浪漫之都”随想)

吴勉坚(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  又到巴黎。</p><p class="ql-block"> 记得三十七年前第一次造访五光十色的巴黎,绝不亚于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然而恰逢密特朗与希拉克竞选总统结果前者当选,竟然在巴黎掀起一阵令人瞠目结舌的狂热浪潮。整整一个通宵,酒店外边刺耳的喇叭声、嘈杂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此行是时隔十一年的第四次重游,映进眼帘的一切都似曾相识。便知晓尽管经历岁月的流逝甚至诡异疫情的折腾,巴黎仍在恪守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浪漫,这对于当今浮躁、艳俗以及戾气十足的世界,真是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毫无疑问,游览巴黎最惬意的绝对是泛舟于魅力四射的塞纳河上。悠悠河水的两侧绿树成荫,满目富有历史感的标志性建筑风格典雅、浓墨重彩,从位于法兰西民族发祥地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曾是王室宫殿的卢浮宫、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先贤祠、法国国民议会波旁宫,直到作为现代巴黎标志的埃菲尔铁塔,都能充分激发游人穿越时空的浪漫想象……白云蓝天下,还有三十六座风格各异却打上时光印记的桥梁,仿佛一道道掠过头顶的彩虹,在默默地为巴黎的浪漫情怀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p> <p class="ql-block">(波旁宫建于1722年,原为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的王府,1798年以后成为法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为举办世界博览会与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1889年于塞纳河南岸建成高达312米的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1900年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是塞纳河上最壮观也最金碧辉煌的桥梁。) </p><p class="ql-block"> 浪漫的历史,必然会陶冶出浪漫的艺术。走进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三大镇馆之宝,联想起每一件都隐藏着跨越千年的浪漫传说,便由衷感悟到艺术的至高浪漫,就是永恒的不完美……漫步凡尔赛宫见识到令人惊叹的奢华浪漫,就知晓其之所以被誉为“欧洲浪漫主义的摇篮”,是因为这里金碧辉煌的宫殿、如诗如画的花园、众多隐秘的角落以及充满激情与欺骗的王室爱情传奇中,都含有或浓、或淡的浪漫元素……游览还在维修中且烟火味仍浓的巴黎圣母院,便由衷佩服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用笔下多元且悲剧性的爱情故事,让这座哥特式教堂成为浪漫文学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断臂维纳斯雕像相传雕刻于公元前150年,作为爱与美的象征最受游人青睐。)</p> <p class="ql-block">(镜厅由483块镜片组成的17面落地镜而得名,是凡尔赛宫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的彩色玻璃玫瑰窗,是巴黎圣母院最吸人眼球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感受今日巴黎人富有浪漫情调的日常生活,只需到香榭丽舍大道散散步、塞纳河畔发发呆、露天咖啡座喝喝咖啡即可如愿。香榭丽舍大道集繁华和浪漫于一身,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不乏时尚的奢侈品商店、高档酒吧与餐厅,这里的巴黎时装、美食、香水在一如既往地引领着新潮流……巴黎人通常喜欢到塞纳河旁享受阳光,往往一本书、一杯咖啡、一段河岸慢跑或散步,构成他们的浪漫日常……不知说得对否,这里大街小巷旁边星罗棋布的露天咖啡座,是浪漫巴黎最具特色的生活标志:面临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巴黎人都能静静的坐着慢酌细语,用心享受一番休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横贯巴黎东西的香榭丽舍大街始建于1616年,被称为“世界上美丽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1836年的凯旋门由拿破仑为纪念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而下令修建,现成为国家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街小巷的露天咖啡座,是巴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还是趁团友们去奥斯曼大街“老佛爷”购物之机,欣然踱进巴黎最古老的咖啡屋普蔻餐厅品尝一杯酵香的意大利浓缩咖啡,顿时旧地重游的惬意油然而生。因为这里曾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耿罗等的聚会场所,十九年前曾慕名前来享受过一顿法式午餐。随之,前往由52根科林斯柱环绕犹如希腊神庙的玛德琳教堂探秘,体验一番华丽又不失优雅的柔美氛围。然后就来到塞纳河畔发呆……</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眼前的巴黎人用跑步、骑行、蹓狗、野餐还有晒日光浴等多种方式,尽情享受其休闲而浪漫的时光。此间,绝对少不了堪称巴黎招牌式的浪漫行为——公共场所的法式热烈拥吻!</p><p class="ql-block"> 距阿尔玛桥不远处,有座摆有鲜花以及挂满连心锁的火炬雕塑引人注目,这就是当年戴安娜王妃车祸逝世的现场。本来,这座雕塑是1989年美国为纪念“自由女神像”100周年赠送的礼物,然而在戴安娜1997年去世后则演变为民众自发来此献花、留言的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建于1764年的玛德琳教堂,其科林斯柱支撑的三角门楣上有“最后审判”的精美浮雕。)</p> <p class="ql-block">(教堂唯一的光线来自三个小圆顶的自然采光,祭坛上圣母升天的大理石雕像极为精美。)</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畔的杜乐丽花园,满目皆是休闲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浪漫的巴黎人,能夠用爱的情怀攻变一座纪念建筑的性质。)</p><p class="ql-block"> 不由得感叹,面对当今这心浮气躁的世界,巴黎始终在坚持着充满智慧的清醒浪漫。尽管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也会悠然坐在露天咖啡座享受用三两个小时观察路人的“浪费时间的权利”;即便就餐时只有廉价的“法棍”为食,也要用上瓷盘与亚麻桌布,坚持一种自我尊重的仪式感;纵然是参加罢工时一手举着标牌、另一手则拿杯咖啡,在反抗时也不忘记享受生活……</p><p class="ql-block"> 谁能否认,如此清醒的浪漫,绝对是一副现代人应对浮躁、困苦甚至灾难的最好解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8日于法国巴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