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名:陈永年</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2924032</p><p class="ql-block"> 编辑文字摄影:陈永年</p><p class="ql-block"> 古华园建于1984年,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解放中路220号,东起古华园路,西靠古华山庄酒店,北接新建中路,南临解放中路。古华公园为仿古园林,在构筑上采集了奉贤历史上众多典姑,迁入和再造了大批的历史建筑,2020年12月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为"上海市五星级公园"。</p> <p class="ql-block"> 古华园的布局设计均出自我国著名的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之手,陈从周(1918,11,27一2000,3,15,)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九三学社成员,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毕业于之江大学文学系,擅长文,史,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被誉为"现代中国园林之父"于2000年去世,享年82岁,陈从周教授与梁思诚教授是齐名的大家,被业界公认"北梁南陈"之誉。</p> <p class="ql-block"> 古华园风景堪比江南园林,也号称沪郊四古之一,园林占地160亩,其中绿地占63%,水体面积占22%,亭台楼阁每一处的位置都精心考量,即要符合江南园林传统美学,又要融入现代气息,令人惊讶的植物,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致,却都能维持着园林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古华园入口。</p> <p class="ql-block">从南大门入园,迎来一面照壁,花岗石基座,绿色玻璃瓦盖顶,高5米,宽14米,照壁正面清水方砖,上镌宋日昌(原上海市付市长)书写的"古华园"三个大字,刚劲有力,背面是青石浮雕,题材取自孔子门生言子,来此地讲学的传说,古华园之所得名,是因为从唐代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开始,这里曾是华亭县所在地,历经唐,宋,元,明直到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古华”,正是取自"古之华亭”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走过照壁就见品亭曲桥,亭台楼阁一字排在西湖之上,绿树掩映下,亭台楼阁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小桥流水,清风吹拂,古韵气息扑面而来,尽显姑苏园林风韵,这十一曲平板石桥连接三座亭子,"水秀亭""水暖亭""水綠亭"成品字形立于湖中,这种三亭"品"排在湖中交相辉映的景象,在其他园中是见不到的,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南塘第一桥:"先德重勤问俗轺,漫随竹马入风谣。南塘春色浓于酒,佳句争传第一桥"。这是清代赞桥绝句,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桥,原位于南桥镇东街的南桥塘上,初名乐善,清嘉庆四年(1799年)更为今名,现桥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陈泰彤兄弟,吴文豹捐资重建,1984年秋移入园内。</p> <p class="ql-block"> 秋水园:走过南塘第一桥,就进入秋水园了,占全园总面积22%的园湖横卧中部,湖中岛上有秋水园,园内有伴月亭,超然亭,听流亭及涵碧轩,史载由清代张绣仪,彬仪兄弟所建,园名取南华"秋水”二字,园内池水清澈,四周亭台环绕,绿植大多数是秋色树种,一草一木,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南塘第一桥,眺望秋水园。</p> <p class="ql-block"> 跨过小云台桥,就进入三女冈,三女祠,这里绿植茂密,可感受到大自然山林之野趣。</p> <p class="ql-block"> 三女祠:这景点是据"吴王葬三女”的历史传说而构建的,相传春秋时期,(公元前487年)吴王亡命逃至南桥镇,为怕自已的三位公主被俘,而狠心将她们活埋于此。</p> 活埋三女的塑像。 石舫与荷花池。 晚晴园外景。 假山瀑布。 晚晴园入口处。 曲桥三亭。 花间仙境。 双亭桥。 古华园照壁。 <p class="ql-block"> 游船码头:西湖,东湖二处均有游船码头,夏日泛舟湖上,微风拂面,赏景观湖,惬意舒服。</p> <p class="ql-block"> 晚晴园:这是取于诗人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而得名的,园内有"阅耕楼”"菊石楼","饮香亭”等仿古建筑,创意源自于奉贤的"一邱园”"野园""石圃”等名园,这里可谓是奉贤历代园林精华之荟萃,听春轩,赏月亭,水池等假山瀑布,湖石立峰,奇树茂密,景色宜人。</p> 阅耕楼。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夫妻树",更是许多情侣打卡拍照的佳地。</p> 园内曲廊。 阅耕楼。 晚晴园外景。 <p class="ql-block"> 东海亭:将告诉你一个流传千古的真实故事。</p> 东海亭记。 <p class="ql-block"> 花间仙境:以南方植物银海枣,海枣为背景,前植色叶树金枝槐,红叶石楠球,澳州朱蕉,和红千层等等,营造出花品合融,随宜装缀且富有韵律的境界,象征长寿吉祥。</p> <p class="ql-block"> 硅化木:硅化木不仅仅是古华园的璀璨瑰宝,更是大自然历经亿万年鬼斧神功的见证,硅化木长28米,呈12段,最大周长3.3米,原本生长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一座小山上,为了将这段历史悠久的硅化木引入古华园,经过印尼政府的慎重许可,和漫长又细致的运输旅程,最终安家在古华园。如果到古华园游玩,"亿年硅化木"千万不要错过!</p> 古华园的假山瀑布。 <p class="ql-block"> 大戏台:古色古香,百姓大舞台晨操暮舞。</p> <p class="ql-block"> 孙文明塑像:民间音乐家,出生于浙江上虞,四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1952年入赘奉贤南桥镇,孙文明二胡演奏艺术功底颇深,并富有创造性,他的种种技法,丰富了表现力,又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演奏风格。可惜只活了34岁,他的遭遇如同无锡的瞎子阿炳,2016年他的铜像,落座于园内。</p> <p class="ql-block"> 古华园游乐园,孩子们游玩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双亭桥:又称同心桥,据传此桥在齐贤中行的谭港河上,明朝时毗邻此桥的南行北行各出一文一武两状元,常在此桥相遇,因攀比排场,而心存妒忌,做文章贬损对方,后因事态闹大,引起皇帝不滿,两人才幡然悔悟,同心和好,日后人们称此桥为"同心桥”。</p> 双亭桥侧面。 <p class="ql-block"> 继芳桥:又称糖桥,建于明万历戌寅(1578年),邹姓人建造,"三环石洞,为本邑桥梁之冠“,相传邹某系一穷換糖人,日后不经意发了财,为方便乡里出行,损资建造了此桥,人们为換糖人的功德,习惯称之为"糖桥"。</p> <p class="ql-block"> 石舫:古华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临水而建,仿古船形建筑,周围一大片荷花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古华园的荷花,宛如碧波仙子,娇艳欲滴,引人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 望海阁:可登高望园,是古华园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现代都市中,古华园是一座精心雕琢的江南园林,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在这里我们暂别都市的喧嚣,聆听心灵的声音,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谢谢老师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