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晨,我们几个好友结伴从盐城出发,踏上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首站我们选择了芒砀山至商丘,踏上这片历史的腹地,如同朝圣者迈入时间的回廊,寻找远古遥远的记忆。</h3> <h3> 我们首先来到汉梁王墓,王墓的地宫入口在微光里向下延伸,两千余载光阴如沙堆积,拂过岩壁间刀砍斧凿的遣迹依旧清晰可辨。这座西汉梁王之陵寝,昔日这位“极欢道故,私愿持久”的皇室贵胄,享尽了人寰富贵后便选择了这片山峦来永眠人世。墓室顶部如天穹般高高拱起,覆斗形的玄宫内部依然残留着当年“黄肠题凑”的庞然威仪。他生前骄奢,连王莽后来都感叹他“厚葬无益”,那些随葬珍品奇器早已湮灭无痕,只剩石廓沉默对着廖落的尘寰。古人云:“王气中州尽,寒烟满路歧”,在这山罅隙间隐隐渗透的何尝不是一种被时光蚀刻过的王者余晖?</h3> <h3> 梁王后的陵墓就在附近,巨大的石壁上阴刻着幽冥的长长斜坡墓道,仿佛幽邃地通向幽冥的咽喉,欲将生者的灵魂吸入其中,走在墓道上,有一种孤寂阴寒骤然从脚底下升起,让人不寒而栗。汉梁王的李王后一生是幸福的,享尽了荣华富贵,最终也定格在“汉家陵阙”这四个字上,在苔痕斑斑的石壁回廊间沉沉浮浮。</h3> <h3> 在墓室幽光里,我们看见了曾在电视里看过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虽然是仿制品,丝丝如同纤细的蛛网缠绕编织,玉片则似寒夜里星点排列成规整的铠甲。真正的金缕玉衣,出土时已经破旧,在冷光下只见半裹朽骨半裹云!包裹着帝王生前的宏愿和身后的虚荒,无论金缕玉衣还是银缕玉衣,既不能遮住枯骨,也不能锁住魂魄,却让后人触摸到了千年前的奢华与荒谬。</h3> <h3> 离开地宫之后,我们来到了大汉雄风景区,只见汉高祖举剑的高大铜像巍然屹立,身披龙袍,目光如炬穿越云涛凝望着远方山河!铜色被阳光照得铮亮。据传刘邦酒醉挥剑斩白蛇于此,从此沛公以剑气开辟乾坤,一个宏阔的王朝在他剑芒上徐徐升起!正如诗中所述:“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莽荡的芒砀山,在帝王的注视下,挺立起了坚韧不拔的脊梁!</h3> <h3> 离开了“大汉雄风”景点,我们驱车向南行,窗外闪过金黄色的广袤田野,正是麦子成熟季节,一派丰收景象。开了二十多公里,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缓缓向我们迎来,上面是周恩来总理题写的“淮海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此处便是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纪念馆的墙壁上的照片如同展开的血与火的历史画卷,下面的解说词字字句句用血写成,展厅里沙盘上标识丛生,塑雕仿真的战斗场景栩栩如生,粟裕将军带病指挥战斗的场景格外让人泪目,战斗结束,粟裕将军回首的那一刻,眼中的沉重分明有哀恸的灼痕……。淮海战役的硝烟终究归于宁静的黄土之下,纪念馆外边田野里麦浪翻滚,金黄如云,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仿佛安详地俯视着这片充满幸福和丰收的土地。</h3> <h3> 晚上,我们此行领队帮我们在商丘街上定了个网红餐馆,吃了正宗的河南菜:有脊骨肉、酸辣鱼头、酸豆角炒鸡胗……美味可口,价廉物美,得到我们一致点赞,被评为“钻石领队称号”。</h3> <h3> 回到宾馆,夜已深,车马微鸣,我等久久不能入眠,思绪万千。芒砀和商丘,这两盏悬垂千年之灯,一盏明如星火照彻汉家功业;一盏似长夜明珠滋养华夏人文长河。再看陈官庄战役,人民解放军“铁拳歼顽敌,淮海锁胜盘”。灯光浮沉中仿佛瞥见历史深处的蜿蜒,真正照亮人间的是深扎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精魂和历史光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