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7日,怀着对“生态化育人”理念的好奇与期待,我走进了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参观之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踏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造型独特的Y形校门,红黄蓝三色交织,在阳光下闪耀着活力的光芒。校长蔡敏胜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这三色不仅是三原色,寓意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无限可能,校门造型还像双手托举太阳,象征让儿童站在教育中央,又似生长的树,体现对生命的爱与尊重。走进校园,校徽、吉祥物等细节都与生态化育人理念紧密相连,仿佛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教育的故事,让人瞬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漫步校园,生态教室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大草坪、涂鸦坊、生命馆等特色空间,与大型生态儿童图书馆、创客馆等功能场馆相互,呼应,打破了传统教室的边界,构建起无限链接的学习生态。在低年级的生态教室里,110平方米的宽敞空间采用包班制管理,小叶子、小荷花等个性化的班级标识充满童趣。教室里,每一盆植物都挂着独特的“身份证”,记录着名称、习性和养护方法,孩子们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与责任,践行着生态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杨颖佳老师以《融合·生长: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实践》为题,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融通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四个维度阐述了生态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 “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这是松山湖第一小学 申苗和林婕纯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的确,如何让“双减”与"新课标“并蒂开花”?——指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破解了"提质减负"这一难题,充分释放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让我对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的生态化育人理念有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认识。在这里,尊重无处不在,教育充满无限可能。学校通过独特的校园文化、创新的生态教室、多元的课程体系和优秀的教师团队,构建起良好的教育生态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离开校园时,我心中满是感慨与敬意,相信这所充满生命力的学校,将继续在生态化育人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未来公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