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说语文是“玄”学:学的不考,考的没学。好好的学了,没考好;没有好好的学,却考好了。这就是“玄”。既然语文是玄学,那么一张语文试卷就可以称得上是“玄”卷了。明天考生们即将登场,如何在语文玄卷中做到不眩呢?我这里以“三字经”的形式,按照试卷题目的先后顺序给大家几点考前秘诀。</p><p class="ql-block"> 第1、2题。这两题属于小阅读中的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项。这两道题即便是你平常练了很多,但文章一换,仍然是不确定的。有时候在文章中去找信息,就像大海捞针,头眩晕,所以很玄。不过其中也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说,不正确大致可以表现为这5个方面。我用三字经:</p><p class="ql-block"><b>不存在,不一致,太绝对,反逻辑,不对题。</b></p><p class="ql-block"> 用这5个病因去套,也应该八九不离十了。</p><p class="ql-block"> 第3、4、5、6、7题。这五道题属于大小阅读中的文字题。他主要考逻辑概括能力。这种逻辑概括能力,即便是你平常练了很多篇,但是只要换一篇新的文章,又不一样了,所以也是很玄的。不过做这个题也有诀窍。三字经:</p><p class="ql-block"><b>分层次,提要点,做整合,行转述。</b></p><p class="ql-block"> 按这个思路去做,也一定能在玄中写出确定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第8、9题。这是两道名著题。名著虽然是确定的,但只考片段,仍然是不确定的,一般是抓不着的,这题也很玄。不过也有办法。</p><p class="ql-block"> 第8题概括内容,三字经:</p><p class="ql-block"><b>什么人,什么因,什么事,什么果。</b></p><p class="ql-block"> 第9题人物特点及理由,三字经:</p><p class="ql-block"><b>形容词,四字语,抓情节,找细节。</b></p><p class="ql-block"> 第10~14题,这是古诗文阅读题。课外古诗文浩如烟海,你从哪里去准备?所以这个题也很玄。那么我们用三字经解决:</p><p class="ql-block"><b>明背景,看注释,记实词,识活用,用直译,顺句意。</b></p><p class="ql-block"> 第15~19题。这是几道语言运用题,其中标点和病句题最难也最玄,我这里也有三字经办法。</p><p class="ql-block"> 标点题:</p><p class="ql-block"><b>成分内,小并列,用顿号;谓语间,用逗号;复句间,大并列,用分号;首尾总,用句号;重解释,用冒号。</b></p><p class="ql-block"> 病句题:</p><p class="ql-block"><b>错两项,调语序,去杂糅 ,补成分,修搭配。</b></p><p class="ql-block"> 第20题作文题。作文是最玄的了,谁都不能确定自己究竟能得多少分?不过武汉市的中考作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支撑恰当。支撑恰当中,关键在叙述事例。下面我把叙例的要求也三字经一下:</p><p class="ql-block"><b>要素全,具体化,边界清,逻辑通。</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然没有哪一门学科的考试是有灵丹妙药的,这里这几个三字经只是考前的一个定心丸而已。相信考生们记住的这些三字经,考场上就不会在“玄”卷中眩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