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档案揭秘(13)

陈建中

<p class="ql-block">纪念援越抗美60周年</p><p class="ql-block">(1965~20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中国海军援越抗美之二)</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底电缆铺设记 </b></p><p class="ql-block"> 整理/陈建中</p><p class="ql-block">在援越抗美的中国海军中,有一支特种兵——南海舰队水线工程大队,隶属二支队,编序第二支队第十一大队,张福林任大队长。其任务是在越南海域(二支队所筑防线海区)铺设15条海底通信电缆,分别是:前交~吉婆、蒙阳~茶板、茶板~由罗、由罗~凤凰、万华~格林、蒙阳~在社、庙头~格宝、吉海~富龙、格林~巴门、巴云~姑苏、姑苏~青林、巴公—观谰、昏果~摆寨、茶板~观谰、广安~吉海(越南资料)约100公里,以保障越军各前沿岛屿部队的通信联络。</p><p class="ql-block">1965年5月1日,水线工程大队勘察设计组组长周池带领战士何瑞堂、夏境钊,跟随二支队副支队长王辉率领的支队先遣联络组到达越南河内。从5月3日开始,周池、何瑞堂、夏境剑对海底通信电缆施工海区进行勘查。</p><p class="ql-block">勘察是铺设海底电缆的前提,必须弄清水情、线段长度及布放走向、电缆达岛的登陆点等,其中电缆出水登陆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关系到电缆不昜被破坏和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战争的要求。越东北沿海岛暗礁嶙立,岩盘颇多,水情复杂。虽然越方对施工地区海域兵要作了介绍,提供了海情资料,但那是法国人在三、四十年代留下的,很粗略,疑点多。我水线大队是在陌生的异国海区作业,一切需要从头开始,重新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每到一岛,围着岛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确定电缆的登陆点。</p><p class="ql-block">接着是测量。6月初,南海舰队派林副中队长带领8名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分队,进入越南,与勘察设计组周池等人会合,开始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测量工作必须精细,要求绝对准确。</p><p class="ql-block">白天出海测量,晚上扶案绘图。没有电灯,没有标准的绘图案,只能在马灯光下,扒在床板上干,通宵达旦地算数据,画图纸。</p><p class="ql-block">晒图是个问题。在祖国,这些工序都有专业人员和专项机器完成,在越南没有那些条件,如果送回祖国不方便也不能按期完成。有人建议利用中午直射的阳光来晒图,一经试验真的成功了,名副其实地是“晒图”——太阳晒出的图纸。</p><p class="ql-block">海军海底电缆鋪设大队部分战友1965年10月在越南(二支队战士戴祥书提照片供)</p><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下旬,水线施工大队在夜色掩护下,直航驶抵越东北群岛的茶板岛。随后,开始铺设海底通信电缆。</p><p class="ql-block">由于美机侦察和袭扰,施工艇不宜白天出海,只能晚上作业,晚上作业能见度差,加上气象等因素,给铺线施工造成困难。后来采取“标灯作业”的办法,白天派出一个小组,划着小舢板,按图纸上的标注摸清电缆预走的水下线道、水情,沿线设置临时航标灯。到了夜间,施工船顺着航标灯布放电缆。电缆布放到达近岸滩涂和陆岸后,电缆埋地,一直铺到岸上的水线房,这些工序必须在夜间进行并完成。黎明之前,施工队伍必须返航回驻地或进岛上临时住地,到天黑后再接着干。</p><p class="ql-block">海底通信电缆铺设工程,是中国无偿援助越南的项目之一,一切物资器材,全部从中国筹集调运,大到工程器材,小至墨水、纸张,都是从中国内地运去的。越方只需在工程竣工后验收,接手使用。物资器材的筹集调运工作,组织得非常周密,只是在临近竣工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最后一个岛上的水线房盖好后装房门,发现合页没有了。这个小配件,国内到处可见,在越南却很少见到,当时着实令水线队头疼。回国购买吧,路途遥远,又不能给越方添麻烦。</p><p class="ql-block">水线房房门装不上,工程不能算园满完成。周池找岛上的工程兵,工程兵加工连积极支持,架起铁匠炉,叮当锤起来,不一会儿锻打出符合规格的合页。那一刻,周驰高兴得像一只欢飞的小鸟,拿着合页,从加工连往水线机房跑,穿树林,过沙滩,踢着石头摔了一跤也不觉疼。</p><p class="ql-block">大家围在一起,看着装水线机房的木门和锁。</p><p class="ql-block">“咔嚓!”房门严合地锁上了。一阵欢呼:“完成了!”</p><p class="ql-block">1966年3月28日,海底通信电缆铺设工程全部完成。与此同时,我军帮助越军培训了一批海底电缆维护的技术人员。</p><p class="ql-block">历时13个月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中国海军调用施工船艇7艘,出动124次/艇,动用人力21233人/日,铺设海底通信电缆15节段长95.781公里,建造水线房15个,终端杆11个,安装地线28组,外加维修备用电缆8.5公里。中越两方有关人员对电缆进行逐段测试验收,全部合格。</p><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21日,在茶板岛举行海底通信电缆工程竣工交接仪式。一叠图纸和一串鈅匙移交给了越方。</p><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26日,水线工程大队胜利撤回中国。</p> <p class="ql-block"><i>水线大队部分战士在越南茶板岛</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i></p><p class="ql-block"><i>请赏析下期~《扫雷北部湾》</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