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师承为基,选最擅长书体立本。若书写趋刻板,就取灵动书风补其活;若字态欠沉实,便借庙堂气碑帖添其厚 。<br>创作时,更需先立意境 —— 想呈现阳刚还是阴柔,洒脱或是凝重,古拙抑或精美,和风朗润般温润,还是黑云翻墨般苍劲,依此统摄笔端,方能让作品有源、有骨、有魂,在传承与创造间,走出独特笔墨路。 这幅行楷条幅,从风格溯源看,融合多家长处很巧妙。魏碑孟敬训的体格赋予它古朴、厚重的基底,笔画间似藏北朝碑刻的金石气,让字有扎实骨力;黄山谷的逸宕融入,使线条舒展灵动,字势多了跌宕欹侧的韵味,增添飘逸感;张瑞图的随意书写性加持,又让作品有自然率真的气息,书写时的灵动状态能传递出来 。<br>整体气象清新,是因为在融合经典时,没有刻意堆砌技法,而是自然糅合,笔势连贯流畅,墨色虽未明显浓淡变化,但因用笔节奏,也有生动韵律。这幅行楷条幅以“通变”为魂,在经典法度中注入个人性情,既可见对传统的敬畏,亦彰显当代书家的融合智慧。其“清新”之味,非表面流美,而是源于碑帖互参后的筋骨血肉——碑之骨立其体,帖之韵养其神,个性之意活其态。 砚心铭<div>2025.6.1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