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众行致远——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总结交流

小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9日下午两点半,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所有成员相聚灵武市第八中学,共同回望“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这三年的时光。此刻的相聚,像一场久别重逢的约定,又像一次带着温度的成长复盘。三年前,成员们带着对班主任工作的热忱与困惑走到一起,在马江银老师的引领下,在彼此的陪伴中,开启了这段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探索之旅。</p><p class="ql-block">记得第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时,分享着班级管理的琐碎与挑战,眼中有迷茫,也有对突破的渴望;后来一起研读教育理论、探讨育人策略,在一次次磨课、研讨中碰撞思想火花;再到后来把所学所悟付诸实践,看着学生们一点点蜕变,也见证着自己从青涩走向从容。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三年,今天,暂时放下手头的忙碌,以最真诚的姿态,回顾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总结成长,也为下一段旅程积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马江银老师做了题为《筑梦乡土育桃李 精研共进谱新篇》的工作室三年工作总结。马老师从本工作室的特点、定位和培养目标谈起,回顾了工作室三年开展的研修活动,赞扬了工作室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共享共进、精研求精、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工作室以“专家引领、主题研修、互学成长”为研修方式。立足农村学校学生实际,围绕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以心育主题班会和微班会研究为主线,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为两翼,以任务驱动、主题研修的方式开展活动,形成“学习——内化——借鉴——实践——创新”的班主任研修模式。通过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责任;狠抓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精心谋划、活动主题鲜明; 实践磨砺,努力形成风格;多措并举、拓宽研修渠道等措施,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和进步,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师生的益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也指出我们工作室存在的不足之处。1.作为主持人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有限,对成员的指导更多的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深度和高度。2. 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发挥不够。3.如何引导工作室发展方向,并有效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工作室成员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待于增强,课题研究参与度不高、论文反思撰写质量不高,发表的文章数量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马老师对工作室全体成员提出希望:大家继续在班主任育人的道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探索,筑梦乡土育桃李 精研共进谱新篇,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做一名师德高尚、知识广博、业务技能精湛的智慧型、科研型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第二项由每位工作室成员做个人成长报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银川市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三年,是王瑞老师宝贵的学习与成长历程。在工作室引领下,通过研读专业书籍、参与研讨交流及专家指导,她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技能显著提升,更加热爱班主任工作。团队合作是核心收获,成员间的无私分享、集思广益解决了诸多难题,给她提供了强大支持。在同伴指导下执教主题班会等活动,提升了执教能力,并荣获“永宁县模范班主任”。感恩工作室平台,未来将持续精进,为成为更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刚加入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时候,自己曾经写下三个希望研修主题:</p><p class="ql-block">1、双减背景下,如何创新农村寄宿制初中的家校合作模式;</p><p class="ql-block">2、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在平时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渗透;</p><p class="ql-block">3、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五育并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工作室的三年里,通过不断理论学习,提升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拓宽了视野;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听同伴们的班会展示课,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室一共进行了19期活动,每一次都是满满的收获,不知不觉自己对以上三个主题有了自己新的认识,这都是团队交流合作带来的全新进步,三年研修即将结束,但也是新的开始,希望自己能永远不忘初心,在农村教育这片热土上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晓凤老师说加入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之前,虽然有十年的初中班主任经历,但有时也会陷入“事务性忙碌”困境。加入名班主任工作室后,三年的学习,她实现了从“经验型”到“专业型”蜕变。通过在工作室研读专业书籍、参加专题培训等活动,重塑教育认知。在班级管理、班会设计、家校沟通等实践中,推行“人人有岗”制度,打磨微班会,运用有效沟通模型,锤炼专业能力。实现班主任带班育人价值的升华。工作室是成长的助力,未来她将继续深耕,以专业与情怀育人,在教学修行路上不断沉淀、探索,突破自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银川市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三年研修历程中,马玉凤老师深刻体会到专业团队对个人成长的赋能。工作室通过""学-做-思"助力专业化发展;在理论积淀方面,工作室推荐研读《做最好的教师》、《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实施与案例分析》、《非暴力沟通》等书籍,参与“微班会设计”“心理辅导案例”等专题研讨,夯实育人理论基础;在实践创新方面,通过“主题研讨”“班会课例”等活动,将班级公约制定、家校协同等策略转化为实操方案;在反思提升方面,通过工作室的“问题诊疗”建议,对特殊生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等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形成自己的教育案例。尤其感恩马江银老师“以智启智、以情育情”的引领,教会我用"五心育人法"(思想引导、习惯培养、心理疏导、家校协同、文化浸润)管理班级,让她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从经验型到专业型的蜕变。以后,她会把在这里学到的本领分享给更多老师。这段成长历程印证了:专业发展需要团队的沃土,更需要持续精进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清浅,岁月嫣然。当三年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时光在指尖悄然滑落,那些与专家对话的醍醐灌顶、和同伴互助的温暖感动、自我成长的破茧之痛,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微班会设计等研修任务中洒下的汗水与收获的喜悦,都已成为龙老师教育生涯中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她继续前行的道路。三载研修,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她愿做一名永远的学习者、探索者和践行者,用爱与责任守护学生的成长,让教育的芬芳永远流淌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赵老师谈到,在工作室的三年里,不仅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大家庭里,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在这个大家庭里,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扬长避短,开拓进取,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工作室成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马江银名班主任研修的三年,宛如一场充实而富有意义的旅程,让冯老师在教育理念、实践能力、科研水平等多方面实现了蜕变与成长,研修初期,面对班级管理中诸多棘手问题,她深感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与教育理念的滞后。在工作室的指导下,她开启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研讨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她的班级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她将所学理论积极转化为行动,引入 “微班会”“心育课程”等,使她的班级学生受益,使她的班级管理科学而轻松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扎根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杨老师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夯实专业根基,借助读书研讨、专家讲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等实用方法。实践中,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实施个性化教育,组织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依托团队协作,在案例研讨、课题研究中实现经验共享与能力突破。面对自身在心理干预、科研及家校沟通方面的不足,未来将精准发力,持续深耕班主任育人工作,助力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入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三年,杨永鹏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实现了成长蜕变。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提升了理论素养与工作技能,拓宽了教育视野;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听优秀的班主任心育班会,明悟到班主任工作需爱心、耐心,且要持续学习、注重团队合作;行动上,加强学生管理、深化教育、优化家校沟通。最终,班级管理成效显著,个人能力也得以提升。未来,他将以爱心耐心为基,以学习成长为动力,以团队合作为目标,持续深耕班主任工作,助力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三年时光里,贺吉思老师说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中逐步打磨出更贴合学生的育人方式,亲自设计主题班会、学习微班会设计方法并参加心理健康活动,在深耕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温暖而有智慧的引路人。未来,她将把工作室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育人养分,不仅要整理班会课案例、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还期待与同仁共研班级管理新挑战,以谦逊之心求知、用温暖之力育人,在教育这条向光而行的道路上继续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入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三年,孙老师在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和教学方法上收获颇丰。工作室启动仪式明确了发展方向,激励她全心投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她注重学生参与,如“感恩有你”活动通过实践深化教育效果;家校合作中,通过调研和互动家长会,形成教育合力;班级管理上,与学生共订规章制度,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年成长,让她更加坚定教育初心,未来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班级管理的智慧分享,到育人理念的深刻思考,再到个人专业能力的显著提升,都在用行动诠释着“班主任”这三个字的重量与温度。马江银名班主任工作室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成员们在教育的浪潮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而马江银老师的引领,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在育人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的学习即将画上句点,但成长的道路没有终点。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我们永葆初心,不断前行。希望今天的总结能成为我们新的起点,让我们带着在工作室收获的知识、经验与情谊,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用爱与智慧浇灌学生的成长,也让自己在教育的沃土中不断扎根、拔节。最后,再次感谢马江银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工作室每一位同仁的真诚相伴!愿我们此去星辰大海,归来仍是教育路上的追光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