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盛夏至</p><p class="ql-block">心中莲花开</p><p class="ql-block">口琴声悠扬</p><p class="ql-block">百姓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2025.6.19</p> <p class="ql-block">天气预报</p><p class="ql-block">阴</p><p class="ql-block">18°C/29°C</p><p class="ql-block">良</p> <p class="ql-block">《打起手鼓唱起歌》</p><p class="ql-block">王志祥、范开建</p> <p class="ql-block">《打起手鼓唱起歌》由施光南谱曲,韩伟作词,是一首富有浓郁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明快的手鼓节奏,新疆风格的旋律基础,在节拍上也是使用新疆惯用的4/2拍节奏,为歌曲增添了魅力。整首作品节拍欢快,语调优美,为听众展现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动感画卷,更表达出人民的喜悦与憧憬,流露出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豪情。</p> <p class="ql-block">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男,汉族,中共党员,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音乐家。</p><p class="ql-block">韩伟(1945—),作词家、音乐文学家。1945年生于四川。歌词代表作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赶起马儿送公粮》等。</p> <p class="ql-block">1971 年 9 月,周总理主持中央工作后,号召音乐工作者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我国的文艺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施光南心中一直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信心,他坚持用音乐激励自己,也勉励身边的人。</p><p class="ql-block">1972 年的一个夏日,施光南在骑车前往北京西郊的途中,随口哼出了一段旋律,并唱出第一句“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歌词和副歌部分“来来来……”的衬词。待他将曲谱记录下来之后,立即寄给自己的老搭档,身在天津的词作家韩伟。收到歌谱后的韩伟,带着歌谱来到海河,利用游完泳在岸边休息的间隙就完成了填词,在回家途中又将歌谱邮寄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7 月 27 日,是施光南的妻子洪如丁的生日,施光南亲自为妻子弹奏这首刚刚创作完成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作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p> <p class="ql-block">歌曲鉴赏</p><p class="ql-block">《打起手鼓唱起歌》以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的音乐素材作为创作基础。全曲中最具特色、最富表现力的副歌部分,全部为衬词“来来来……”,维吾尔族的手鼓节奏出现在旋律声部与钢琴伴奏之中,两者相互呼应,将欢快、热烈的情绪贯穿于整首歌曲的始终。这一副歌衬词乐段,把整首歌曲的气氛推向高潮。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对幸福生活的满心热爱,伴随着活泼的手鼓,在喜悦、兴奋的歌声中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旋律中不仅展现出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与风土人情,而且凸显出歌曲富于激情与诗意的内在魅力。</p> <p class="ql-block">歌曲歌词</p><p class="ql-block">打起手鼓唱起歌</p><p class="ql-block">我骑着马儿翻山坡</p><p class="ql-block">千里牧场牛羊壮</p><p class="ql-block">丰收的庄稼闪金波</p><p class="ql-block">我的手鼓纵情唱</p><p class="ql-block">欢乐的歌声震山河</p><p class="ql-block">草原盛开幸福花 花开千万朵</p><p class="ql-block">打起手鼓唱起歌</p><p class="ql-block">我骑着马儿跨江河</p><p class="ql-block">歌声溶进泉水里</p><p class="ql-block">流得家乡遍地歌</p><p class="ql-block">我的手鼓纵情唱</p><p class="ql-block">唱不尽美好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站在草原望北京</p><p class="ql-block">越唱歌越多</p><p class="ql-block">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p><p class="ql-block">打起手鼓唱起歌</p><p class="ql-block">我唱得豪情红似火</p><p class="ql-block">各族人民肩并肩</p><p class="ql-block">前进的道路多宽阔</p><p class="ql-block">我的手鼓纵情唱</p><p class="ql-block">快马加鞭建设祖国</p><p class="ql-block">春光永远在边疆 歌声永不落</p><p class="ql-block">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p> <p class="ql-block">《社员都是向阳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社员都是向阳花》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全国广泛传唱的优秀群众歌曲,由张士燮作词,王玉西作曲。歌曲优美畅快,轻松活泼,反映了当时农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乐观精神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王玉西当时一直想创作一部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后来看到了张士燮创作的《社员都是向阳花》,非常契合自己的感觉。1962年国庆节期间,王玉西到当时的河北省省会天津出差,在旅馆里为《社员都是向阳花》谱曲,一挥而就。他教服务员们唱这首歌,因为旋律流畅,大家没几遍就学会了。</p> <p class="ql-block">当时这首歌曲迅速在全国传唱,歌唱家王昆、郭兰英都唱过此歌,各行各业的人也都在唱,可以说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节目的开场曲,就是这首《社员都是向阳花》,可见此歌当年的火爆。</p><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这首歌曲又重新得到传唱,有刘紫玲、赵莉、梦之旅等翻唱的版本,还有李云迪和李劲锋的钢琴曲演奏版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歌词内容</p><p class="ql-block">社员都是向阳花</p><p class="ql-block">作词:张士燮</p><p class="ql-block">作曲:王玉西</p><p class="ql-block">公社是棵长青藤</p> <p class="ql-block">社员都是藤上的瓜</p><p class="ql-block">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p><p class="ql-block">藤儿越肥瓜儿越甜</p><p class="ql-block">藤儿越壮瓜儿越大</p><p class="ql-block">公社的青藤连万家</p><p class="ql-block">齐心合力种庄稼</p><p class="ql-block">手勤庄稼好,心齐力量大</p> <p class="ql-block">集体经济大发展</p><p class="ql-block">社员心里乐开花</p><p class="ql-block">公社是颗红太阳</p><p class="ql-block">社员都是向阳花</p><p class="ql-block">花儿朝阳开,花朵磨盘大</p><p class="ql-block">不管风吹和雨打</p><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不离开她</p><p class="ql-block">公社的阳光照万家</p><p class="ql-block">千家万户志气大</p><p class="ql-block">家家爱公社,人人听党的话</p><p class="ql-block">幸福的种子发了芽</p><p class="ql-block">幸福的种子发了芽</p> <p class="ql-block">王志祥,男,1956年出生,“花甲组合”成员,因为与同伴常在北京莲花池公园里吹口琴而走红网络。</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王志祥</p><p class="ql-block">国籍</p><p class="ql-block">中国</p><p class="ql-block">出生日期</p><p class="ql-block">1956年1</p> <p class="ql-block">人物经历</p><p class="ql-block">王志祥爱表达,外向健谈,和观众互动起来能言善道。</p><p class="ql-block">王志祥年轻时从事文艺宣传工作,除了口琴,也吹过长号、弹过琵琶、拉过小提琴。青年时代的王志祥经常随身带着一把口琴。</p> <p class="ql-block">2005年,王志祥与范开建在公园相识,当时都有各自的小乐队。直到2007年,渐渐熟识的二人,才有了一起合奏的想法。在组合中,王志祥负责吹和声。</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已合作17年。二人先后在景山、北海、天坛、陶然亭等各个公园演奏过,但最终选择在离北京西站步行十分钟路程的莲花池公园。1</p> <p class="ql-block">每周四上午9点半到11点半,王志祥与范开建都会准时出现在莲花池公园,用口琴演绎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王志祥负责吹和弦,范开建负责吹主旋律,演奏不同的歌曲有时需要换调,因此两人每次上公园合奏,都会各自带一整套口琴。</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2日,参加《2024抖音美好奇妙夜》</p> <p class="ql-block">人物爱好</p><p class="ql-block">口琴表演</p><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王志祥便喜欢口琴,但由于工作忙碌,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但他没有放弃,利用闲暇时间自学口琴。退休后,时间宽裕,王志祥便开始常常外出演奏,时不时拉着老伴一同表演。</p><p class="ql-block">之前王志祥去公园演奏,老伴经常陪同前往。但最近,由于身体原因,老伴需要卧床休养,无法陪同王志祥出门。</p> <p class="ql-block">由于老伴生病,王志祥现在很少到外地演出。但每周一次的莲花池公园演奏,是他与范开建的约定,也是满足听众们的愿望。近些年,他们的“花甲组合”带动了许多同龄人爱上口琴音乐,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专程来到莲花池公园与“口琴大爷”合奏。</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更多人喜爱口琴,王志祥除了在公园演出,平日里也会进到小学、老年大学教授和推广口琴艺术,平时还会给老歌做一些创新改编。</p> <p class="ql-block">口琴收藏</p><p class="ql-block">王志祥的口琴大多是他儿子送他的生日礼物。截至2024年6月,王志祥已经收藏了300多把口琴,在他家里有个“口琴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谈起这些宝贝,王志祥如数家珍。除了收藏,他还研究每种口琴的特色和发声方法,并且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他还自己改造口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盘大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其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和多重身份的展示。在北京,大爷们不仅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还以幽默的方式与年轻人互动,展现了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幽默与风趣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北京的大爷们以其幽默和风趣的生活态度著称。例如,莲花池公园的 王志祥 大爷和 范开建 大爷,他们用300多把口琴和1000多首曲子,将公园变成了一个音乐盛会。当被调侃为“盘大爷”时,他们幽默地回应:“你想问我啥?”这种幽默的互动让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多重身份的展示</p><p class="ql-block">北京的大爷们不仅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活跃,还拥有多重身份。许多大爷年轻时玩过长号、琵琶等乐器,退休后组建乐队、进行直播,甚至上了央视。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展示了北京大爷们的多才多艺和活力12。此外,北京的大爷们坚持老房子不为拆迁动心,同时又能与年轻人聊抖音段子,这种新旧结合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北京大爷们的幽默和风趣不仅是个人性格的体现,更是北京文化的缩影。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大爷们用幽默的方式与年轻人互动,展现了北京文化的包容性和活力。他们的多重身份和社区文化活动,也让北京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文气息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对《盘大爷》通俗的解释:为北京通常说话礼貌用语。其内涵挑战、戏弄、调侃、互动、学习。</p> <p class="ql-block">前来盘大爷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