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州行——泰州乔园

张志军

<p class="ql-block">乔园是我们杨州行的第二站。乔园,又称为日涉园,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南路436号乔园宾馆内,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朝万历年间陈所蕴修建的私人住宅园林。踏入乔园,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乔园的历史沿革可以从简介牌匾上了解到,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的“日涉园”到清嘉庆年间改名为“三峰园”,再到清末的“塾园”和乔松年所有,最终称为乔园。园内的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造山构成主景,北面辟为庭园,具有皱、漏、透、瘦之特色,展示了园林的精巧布局和自然景观。漫步其中,感受到的是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竹林茂密,竹竿笔直,排列整齐,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小路蜿蜒其间,有人行走其中,欣赏这片宁静的自然景观。竹林中的亭子,周围被竹林环绕,竹竿高耸,亭子上方悬挂着红色的灯笼,显得古色古香。站在亭子前,可以拍照或休息,感受这片竹林带来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日涉园前身最初为明代陈鸢旧居。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其孙太仆寺卿陈应芳倚宅建园,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句意,命名为“日涉园”。日涉园是泰州市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私家园林,素有“淮左第一园”之称。整座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尤以古柏、奇石及用花木来表现四季之变化成为显著特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整座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尤以古柏、奇石及用花木来表现四季之变化成为显著特点。园林部分主要分东西两部分,中间有院墙相隔,通过可以“览全园之胜”的来青阁来连接两大组团。其中西部庭院与住宅部分相连,如同别院,起到过渡作用,东部庭院是主体及精华所在,而东部庭院又以山响草堂为布局中心,周庠所绘“三峰园四面景图”即是以三响草堂为其主要视点绘其四面景色。三响草堂其前凿池叠山并正对“三峰”构成主景。同时,园林一大特色为景点注重花木的配置,各建筑物的命名也与此有关。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半亭、数鱼亭。山响草堂之西筑有半亭一座,亭倚壁东向,只有普通亭子的一半,故名“歇山半亭”。与半亭东西相望的是山麓东首的六角亭,亭上悬挂的是“数鱼亭”匾额。它六面砖雕均为畅游之鱼,南面为鲤鱼,其他五面为金鱼,寓意“金玉满堂年年有余”。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来青阁是日涉园的最高建筑,三层青瓦重檐,高11.58米,建筑面积137.82平方米。全木结构建筑,飞角。底层回廊内侧窗下,东阳木雕八幅。一楼镂雕挂楣是松鹤延年;撑牙为喜鹊临梅。二楼与三楼镂雕撑拱,南北是狮子盘珠,东西为喜鹊。三楼内天花,中间大幅二龙戏珠。周围44幅松鹤图。站在来青阁顶层,可以俯瞰全园。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文桂之舫。沿廊东行是文桂之舫,舫为仿古船形建筑,船头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楼设在岸边,站在船舱和船头,可欣赏池中水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水景之美的追求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蕉雨轩。山脚临水而建的建筑是蕉雨轩,在它南侧正对面是一株百年老石榴,状如“五指”。蕉雨轩前鹅卵石铺就的金鱼戏水图。由蕉雨轩向北为午韵轩。午,即是抚的意思。是园主人抚琴吟诵之处。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音乐与文学之美的追求与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