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清照(1084–约1251)宋代著名词人。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曾为夫妇二人收集的《金石录》作序,有《漱玉词》。</p> <p class="ql-block">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好赌成性,却逢赌必赢,堪称赌神。她是大宋第一拽姐,狂怼文坛、手撕渣男;她甚至火出天外,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以她命名。“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引发无数有情人的共鸣与哀叹;然而最后却因为一场婚姻被评价为品行不端之人。她就是半生繁华半生凄的绝代才女婉约词宗李清照。</p> <p class="ql-block"> 北宋元宗七年。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司马光在这年写完了资治通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这第三件便是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出生了,这位山东姑娘可以说是家世了得:“李清照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师从苏轼,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则是状元王拱宸的长女,自幼熏陶于翰墨书香,有如此家庭氛围,又有如此优良基因,李清照生来就注定不凡。表姐夫是蔡京,表妹夫是大奸臣秦桧,小叔子是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另一小叔子是南宋宗室赵世程;还有个亲戚叫做王安石。”</p><p class="ql-block"> 所以后来有人调侃说:“李清照可不能被诛九族,要不然半个宋朝人都活不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给她取名清照。出自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希望女儿可以一生快乐、无拘无束的生活,而李清照也没辜负老爹的期望。在当时,十几岁的小姑娘都是在家弹琴绣花,李清照却是在茶馆搓麻将(打马游戏)酒肆里喝酒;甚至还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李清照又喝醉了,宿醉醒来的她,依稀记得昨天下了大雨,急忙问旁边的丫鬟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正在卷帘的丫鬟就随口回了一句:“还是那样”。李清照听后不高兴了,脱口而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直接轰动了整个汴京城,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赞,感叹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词。</p> <p class="ql-block">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p> <p class="ql-block"> 而除了喝酒写词,李清照还有一个更有名的爱好,那就是好赌。</p><p class="ql-block"> 史书中称她为博家之祖。她也在后来的作品打马图经中自述说: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且平生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我就是爱赌,而且几乎没输过,要问为什么?大概就是有天赋。这样的才华与个性,让李清照成为众多文人心中的偶像;其中就有一位名叫赵明诚的太学生一次灯会上两人偶遇;很快就相互吸引,并陷入了浪漫的爱情之中。</p><p class="ql-block">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任吏部侍郎,是三品大员,家境殷实、家学渊博。喜欢文物字画的赵明诚与善于吟诗作对的李清照十分投缘,两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婚后也甜甜蜜蜜、十分恩爱。</p> <p class="ql-block"> 公元12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入赵府。成婚以后,世上都说他们是神仙眷侣,因为赵明诚喜欢金石学,李清照就陪他一起搜求金石字画,古书典籍,但因为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收入实在太低,两人经常典当衣服换钱去买碑文。有一次两人看中一幅南唐的牡丹图,但对方开价20万,两人实在买不起,最后抱头痛哭了三天三夜;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何况这知已还是枕边人,这段美好的婚姻使得这一时期的李清照更加无忧无虑。</p><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不久,赵明诚到外地为官,两人被迫离别。某个秋日,李清照又想念起远方的丈夫,她将这份思念写进了词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一场意外终于让夫妻俩得以团聚。公元1107年,北宋朝廷的党争愈演愈烈,受到牵连的赵明诚被罢免官职。李清照和他一起回到了青州老家。她给自己的居室起名:归来堂 子号易安居士。取自陶渊明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快乐无忧的田园生活;使得李清照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里她写下著名的词论,大胆点评历代词人。她说李煜的词虽好,却是亡国之音;柳永秦观的词太过艳俗,就连苏轼这样的文坛巨匠她也直言其词不谐音律。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大宋第一怼姐。</p><p class="ql-block"> 公元1121年,41岁的赵明诚任莱州郡长官,才上任不久就娶了两房上妾;此时在青州的李清照得知后伤心不己,原来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多年都没有子嗣,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有学者考证,赵明诚不仅和李清照没有子女和其他侍妾也没有孩子。所以问题在那?显而易见,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过错全都归咎于李清照;感情的裂痕只是一个开始。</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另一件事,才是压倒李清照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1227年,靖康之难爆发,李清照带着15车文物,投奔在江宁担任太守的丈夫,岂料不久后金兵攻陷,赵明诚竟抛下百姓弃城而逃,对于丈夫在大是大非的贪生怕死,李清照彻底的失望了。当他们逃难到项羽自刎的乌江时,心中再难平静,望着滔滔江水,悲愤中写下了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20个字,像一把利剑,既讽刺了赵明诚的贪生怕死,也痛斥了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赵明诚听后羞愧难当,不久后就染上疾病、郁郁而终。一段30年的婚姻就这样在乱世中走向雾散人亡。这一年李清照46岁,世事无常,人生无奈,料理完赵明诚的后事,李清照大病一场,此后她带着仅剩的文物在战火中四处漂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直到1132年在杭州暂时安定下来,长期的流亡生活让她身心俱疲,无比渴望有个依靠,这时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出现了,他温文尔雅对李清照嘘寒问暖,举手投足间都有前夫的影子。这让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动了心,不顾世俗眼光嫁给了张汝舟,然而婚后不久,李清照就发现自己错了,张汝舟看中的不过是她传说中价值连城的文物;当发现文物所剩无几后,他便露出真面目,对李清照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大多数女子可能会默默忍受;因为在宋朝妻子状告丈夫,无论他是否有罪,妻子都将被判处2年的拘禁,而李清照,从来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子,她拿着张汝舟科举舞弊的证据,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公堂,经过官府审理查证,张汝舟被免官,流放广西。李清照被准予离婚,最终在亲戚的帮助下她两年的牢狱只坐了9天就恢复了自由身。这场不幸的婚姻不到百天,却给她带来了无数不堪的污名,那些文人赞叹李清照的才华,却也在她改嫁后极尽嘲讽,竞调侃她有千年秽迹需要用半条江水才能洗清;此时的李清照满心的疲惫。在一个凄冷的夜晚她回忆过往种种写下的那首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己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此后李清照没再嫁,独居在临安;回想起青州的隐居生活,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她多想那样过一辈子啊。于是她把丈夫的点点滴滴,把人生的悲欢离合都写在了书里,完成了金石录的后记。</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李清照生活清贫,粗茶淡饭度日。其实以她的身份背景只要稍作妥协,比如变卖残存的石字画;或者攀附身为秦桧表姐的关系,就能改善生活,但她是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女子,宁可在清贫中坚守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气节与傲骨。公元1155年这位饱经风霜的才女在临安一处院落里走完了她漫长的一生。只留下那首如泣如诉的声声慢名扬千古、永垂不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暧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在她去世后,有人因为仰慕她试图美化她的人生,说她晚年没有变节,没有改嫁。但我想如果李清照泉下有知;大概会洒脱的说一句:“你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吧。我醉欲欲眠卿且去,江山留与后人愁。”毕竟她这一生从来都是为自己而活,从不曾被世俗的眼光束缚。</p> <p class="ql-block">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