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祁门采风活动

叶哲飞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9日至6月13日,在虞振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带领下,我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皖南采风之旅。行程涵盖泾县、黄山、黟县、祁门、徽州等地,深入探访了宣纸博物馆、太平湖、湿地渔村、郭村、打鼓岭、守拙园、红旗村、冯家顶、桃源村、潜口古民居博物馆、西溪南等名胜古迹。一路上,我们探访古村、欣赏风光、体验民情,深刻领略到皖南古村那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中国宣纸博物馆坐落于安徽泾县,其外形仿若叠放的宣纸,白色清水混凝土与光影交织,营造出宛如水墨画般的意境,极具东方美学韵味,随手一拍皆成佳片。馆内全方位展示宣纸历史、制作工艺,更有“三丈三”巨宣制作的震撼场景。</p> <p class="ql-block">太平湖栈道蜿蜒于碧波之上,雨后天色朦胧,远山如黛,栈道串起湖光山色。漫步其上,人仿佛置身于湖中,沉浸式体验太平湖的静谧与悠远。</p> <p class="ql-block">湿地渔村,这里水天一色,芦苇摇曳,渔舟唱晚,一幅天然的水乡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打鼓岭因瀑布冲潭、回声似鼓而得名。岭中古木参天,青苔满径,瀑布如白练穿崖,三叠三潭,行至瀑下,似锣鼓齐鸣。负氧离子弥漫,沁透身心,尘世喧嚣被山林滤净,只余自然的鼓点,轻叩心门,催人沉醉于这方清凉秘境。</p> <p class="ql-block">守拙园位于安徽黟县陶村,因陶渊明《归园田居》名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而得名,园内景色清幽,田园风光尽显,让人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祁门历溪古村坐落于牯牛降山脚下,南唐始建,千年历史厚重。村中王姓为望族,聚族而居。古桥、古祠、古树林交织,王氏宗祠气派恢宏,汉白玉抱鼓为嘉庆帝所赐,彰显着古村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向历溪管理站进发,途经牯牛潭,玻璃般的水面映照着蓝天白云,景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冯家顶属祁门县红旗村,地处仙寓山山脉,一脚跨三县,海拔700米,周边有壮观的鬼门关瀑布群,最大落差约20米,山水相依,景色壮丽。</p> <p class="ql-block">祁门县桃源村距今800年历史,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得名。现保留5幢祠堂,1座古廊桥及19幢古民居,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飞檐翘角、白墙青瓦,精美的砖木石雕彰显着昔日的繁华。漫步其中,古廊桥、老街和参天古树随处可见,田园风光与人文古韵交织,宁静又美好。</p> <p class="ql-block">潜口民宅位于徽州区潜口镇,由明园和清园组成。按照“整体搬迁、集中保护”的原则,将原散落于民间明清建筑搬迁复原一起,荟萃了明清最具经典的民居、祠堂、牌坊、路亭、拱桥等24处古建筑,是研究徽派建筑的重要宝库。</p> <p class="ql-block">走进徽州西溪南景区,这里古木参天,溪水潺潺,古民居错落有致,仿佛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注:文中部分照片由郭欣、姚剑等拍摄,借此表示感谢。本文由Al润色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