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工作,明确提出要“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整治形式主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一、强化党组织领导,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p><p class="ql-block">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堡垒。要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就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组织书记,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推动乡村发展。同时,注重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使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 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明确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等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形成政府、社会、市场、村民等多方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p><p class="ql-block">二、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p><p class="ql-block"> 乡镇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单元,是连接城乡、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要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就必须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p><p class="ql-block"> 要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根据乡镇实际和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机构、配备人员,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同时,明确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强化其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p><p class="ql-block"> 要推进乡镇治理方式和手段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升乡镇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通过建立乡村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同时,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的作用,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p><p class="ql-block">三、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p><p class="ql-block"> 形式主义是阻碍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障碍。要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就必须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p><p class="ql-block"> 要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考核和评比达标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和评比达标活动,避免基层干部陷入“迎检”“迎评”的怪圈。同时,加强对检查考核和评比达标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科学、合理、有效。</p><p class="ql-block"> 要切实减轻基层干部负担。合理安排基层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避免基层干部过度加班和“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基层干部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此外,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p><p class="ql-block">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濯田刘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