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凤龙</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9日</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喀纳斯水怪探究的报道,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那时起,到新疆一游,身临其境喀纳斯便成了我的愿望。 </p><p class="ql-block"> 当火车身披晨露,冲破黑暗,唤醒茫茫戈壁时,窗外地平线骤然舒展成雄浑的画卷,也使我第一次读懂了“苍茫”二字的份量。新疆的轮廓裹挟着雪山的冷峻、戈壁滩的苍茫与绿洲的温柔,如同被岁月窖藏的史诗,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这趟穿越南北疆之旅,不仅是一场跨越千里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触摸大地脉搏的心灵远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烟火与诗意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6月2日抵达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商场)便以浓烈的西域风情将我拥抱。丝绸之路观光塔以其独特的民族建筑特色,将我带到了另一番世界。阳光穿过穹顶雕花,在五彩斑斓的艾德莱斯丝绸上流淌,丝绸的褶皱里仿佛藏着整个中亚的乡风民情。馕坑边,老师傅将面饼精准地贴在滚烫的坑壁,麦香混着孜然与羊肉焦香,在街巷间编织成无形的网,勾得人们脚步不由自主地跟随。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摊位间,英吉沙小刀的寒光、和田玉的温润、维吾尔族大叔手中奶茶的滚烫,还有服装华丽,鼻子高挺,大眼深陷,笑容可掬姑娘递上的葡萄干的酸甜,每一个细节都浸润着丝绸之路千年的商贸余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天山天池的水墨长卷</p><p class="ql-block">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天山天池在云霭中若隐若现。当那抹被博格达峰环抱的碧色骤然闯入眼帘时,呼吸几乎停滞——这哪里是湖,分明是王母遗落人间的翡翠宝镜。湖面倒映着天光云影,雪岭云杉如忠诚的卫士,将一池碧波守护得静谧安详。湖上游船划破镜面,船尾拖曳出细碎的银鳞,恍惚间竟不知是船在水中行,还是人在画中游。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场景似乎也渐渐清晰起来。远处雪山云雾缭绕,仿佛随时会走出手执玉簪的神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沙漠与星空的私语</p><p class="ql-block"> 克尔班通古特沙漠以狂野的姿态迎接了我。沙漠越野车引擎轰鸣,车轮在沙丘间划出完美的弧线,扬起的沙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芒。我坐在滚烫的沙地上,看夕阳将天际线染成蜜色。身着民族服装的游客,骑乘驼队的剪影由远及近,铜铃声混着风声,在无垠的沙漠上谱写出古老的歌谣。举目望远,满眼沙丘不见尽头,这一刻,新疆之大我才有了一点概念,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在沙漠中达成奇妙的和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秘境中的童话与魔幻</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的清晨是被雾气浸润的童话。薄雾笼罩下的湖水泛着神秘的幽蓝,仿佛藏着千年的秘密。喀纳斯湖如新月般静卧在层峦叠嶂间,传说中的“湖怪”或许正潜伏在某个深潭,激起游人无尽的遐想。原始森林环抱的湖水幽蓝深邃,冷杉的清香沁人心脾,林间一只跳跃的松鼠向我走来,惹得游人驻足欣赏拍照。</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的天,还真像导游说的那样变换莫测,一片灰色云彩飘来,不大不小的雨便下了起来。我没听导游的话,没把雨伞带来,只好被雨水浇了个透心凉,也好,这下我算把喀纳斯记了个死,她再也甭想从我的记忆中逃脱,同时,也觉得喀纳斯更加神秘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的禾木村原木小屋,在烧烤烟雾里若隐若现。踩着绿意流淌的草地,看着穿透云层倾泻在错落有致的村落和每个游客脸上的金色阳光,我心中的愉悦难以言表。远处雪山巍峨,近处牛羊悠然,老鹰像放飞的风筝悬翔在白云之间,牧民的马头琴声随风飘荡,时光在这里慢得近乎停滞。</p><p class="ql-block"> 烤肉串的小伙子走出店铺,站在马路中间,口打响哨,挥舞右臂,天空的老鹰尽然聚拢过来。小伙子用力将肉块向天空抛出,老鹰们争相俯冲,准确地将肉块儿叼去。人们纷纷驻足聚拢,欣赏起了逗鹰表演。那些天空的精灵们尽然为游客表演起了飞行叼肉的绝技来。</p> <p class="ql-block"> 布尔津的七彩滩恰似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奔腾不息,河两岸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是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雅丹地貌,在阳光下幻化出红、黄、紫的斑斓;另一边是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杇的胡杨林郁郁葱葱,绿得肆意张扬。两种极端的景致在额尔齐斯河畔对峙千年,美得令人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魔鬼城的风是最杰出的雕刻家,创造了这令人震撼的佳作。穿梭在形态各异的雅丹群中,耳畔呼啸的风声像魔鬼的低语,似万马的嘶鸣。眼前时而浮现昂首飞奔的骏马,时而化作展翅欲飞的雄鹰,时而海豚戏水,时而驼影绰约。斜阳为怪石披上金纱,整个城堡仿佛苏醒的巨兽,诉说着千万年的地质变迁。</p> <p class="ql-block"> 五、丝路文明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三大奇迹的吐鲁番坎儿井,是地下的生命奇迹。沿着幽暗的巷道前行,清凉的地下水在暗渠中静静流淌,古人用智慧将天山融水引入绿洲,滋养出葡萄沟的甜美与火焰山的生机。三代新疆人的艰辛奋斗,至今依然造福于吐鲁番人民,先人的伟大和智慧令我深深感动,敬佩不已。站在火焰山脚下,赭红色山体蒸腾着烫脸的热浪,山体褶皱间仿佛还留存着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灼热气息,《西游记》的奇幻故事在滚烫的风中鲜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天路与草原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踏上独库公路,方知何为“一日阅尽四季”。从春的繁花似锦,到夏的苍翠欲滴,再到秋的层林尽染、冬的银装素裹,我在五个小时的车程里有了亲身的体验。217国道蜿蜒盘旋,将天山南北的绝美风光串成了一条项链,彩练般飘落于天山。站在独库公路海拔3150多米高处,抚摸着千年不化的冰雪 ,什么高反,什么寒冷都已丢到了脑后,心中有的只是神圣感和壮美之叹。独库公路博物馆里,泛黄的照片记录着筑路战士用血肉之躯凿穿天山的壮举,生锈的工具、褪色的军衣,无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168位长眠于独库公路的筑路战士的生命,在每一位游客心中默默延续着。</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是绿色的海洋。近处牛马羊群或悠闲地吃草,或嬉戏地追逐,偶有游客骑马从身旁疾驰而过,风里裹挟着青草的芬芳和欢快的笑声。远处的雪山与近处的白色毡房相映成趣,牧民冬不拉的弹唱与牛羊的低鸣,交织成纯朴、优美的草原交响曲。当夕阳为雪山镶上金边,我终于懂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原来真的存在于那拉提的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七、大西洋的最后眼泪</p><p class="ql-block"> 塞里木湖以最温柔的姿态为我的旅程画上了句点。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湖水(塞里木湖是大西洋水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蓝得纯粹而深邃,像是天空坠入人间的倒影。湖畔虞美人肆意绽放,紫色的薰衣草、金黄的雏菊在风中摇曳身姿。脚下的游船缓缓前行,船前涟漪远荡,船后浪花翻滚。环湖缓步而行,听湖水轻拍堤岸,看天鹅优雅游弋,远处雪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内心的浮躁在这宁静中悄然沉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天的新疆之旅很快到期,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叹: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不来新疆不知道戈壁滩有多荒凉,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富有 ,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人有多么的热情好客,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么的壮美!</p><p class="ql-block"> 6月11日乘车离开乌鲁木齐,车站的安检通道仿佛成了时空隧道。回望这片土地,大巴扎的烟火、天池的静谧、沙漠的浩瀚、草原的辽阔……无数画面在脑海中翻涌。新疆,这片被偏爱的土地,早已将西域的浪漫与豪情,刻进了每个游人的灵魂深处。我知道,这场与西域的绮梦,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