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罗地处苏州南端,吴江桃源镇的东部,03年并入桃源镇,与浙江嘉兴新塍相邻。铜罗又名严墓,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张士诚与朱元璋相抗衡,后兵败身死。其部下一个姓方的术士逃到铜罗,隐姓埋名,以酿酒为生。一日,在取土封酒坛时,发现一座地下墓穴,察看碑文,知墓内所葬者为西汉辞赋家严忌。为纪念严忌,当地人士就将集镇称为严墓,此名一直沿用,1956年改严墓为铜罗。 枫桥河廊保护区 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日军入侵中国,吴江沦陷,严墓一度成为吴江县政府、县党部所在地,不仅如此,中共浙西特委、吴兴县委等地下党组织也相继迁至严墓,严墓一度成为浙北抗日根据地。 严墓福泰兴烟纸店位于铜罗老街枫桥桥堍。1939年底,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实行反共、排共政策,下令各政工队集中天目山受训,强迫他们加入三青团和国民党,斗争十分激烈。中共吴兴县委转入地下活动,在县委书记王子达与中共党员庄绍桢取得联系后,中共党员王化鹏、朱闻礼、陈友群等先后从浙江省政工队转入吴江县政工队,并在严墓区瑾下浜建立中共苏浙特别支部。严墓地区又充实了一批抗日精英。1940年10月,中共浙西特委贯彻“隐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以京杭国道为界分为路东、路西两块(又称浙西北特委)。1940年11月,中共浙西路东特委机关和中共吴兴县委机关同设在严墓镇枫桥堍福泰兴烟纸店。路东块负责人为朱辉,吴兴县委书记为史列青,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为贝纹,特委交通员为陈浩天。由担任小学教师的区委书记赵子扬和开福泰兴烟纸店的吴兴县委书记史列青负责掩护特委机关。此时,严墓的党组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皖南事变后,严墓一带形势严峻,1941年3月,浙西路东机关和吴兴县委机关分别撤向浙江的南浔和双林。他们当年传递情报和联络的“福泰兴烟纸店”现保存完好,2008年被列入市文物控制单位。 吴江党史馆位于胜利街21号,在原严墓党史馆纪念馆改建而成。承载了不息的红色记忆。 汪宅,坐落在现桃源镇铜罗社区人民街上。是民国初期建成的建筑。镇区有条河叫迎春河,河上躺卧着一座梁式古石桥——迎春桥,汪宅就依河傍桥而坐落着。 汪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的故里。1935年10月11日,汪集旸出生在此宅中。1937年“七七”事变后,只有三岁的汪集旸随全家内迁云南昆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汪集旸随全家回到故宅。1950年,汪集旸离开铜罗去杭州念高中。2005年,汪宅由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作为汪集旸生平介绍和地热科普馆 <h1><font color="#ed2308">谢谢观看!</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