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4日18点,杭州萧山太虚湖酒店祥云厅。张丽红老师主讲的夫妻亲密关系训练营在圆满中降下帷幕,老师也在数百学员持续不断的掌声中缓缓离席。</p> <p class="ql-block"> 在这四天的课程中,老师讲述了很多,也做了大量的雕塑与个案,来分析人心,分析沟通,讲述怎么去培养夫妻亲密关系,并对践行作出了具体的落地指导,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我相信每个学员都会有自己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天的学习,我个人认为,我有三点收获。第一: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了解怎么去营造好的沟通;第二:夫妻关系中的三大法则是营造和睦家庭的重大基石;第三:践行老师的夫妻沟通方式是塑造完美人格与家庭的重要途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 明白沟通的重要性,怎么做到去良好沟通?</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沟通。什么是沟通?什么是良好的沟通?什么又是好的且能为对方赋能的沟通?</p> <p class="ql-block"> 老师第一天就分享了她的一个亲身经历。多年前,老师受政府委托,去帮助一个孩子,当时孩子被其智障父亲打得满身是血,瑟瑟躲在床角,不愿社区人员帮助。老师走进房间,不是去同情孩子、怜悯孩子,而是对孩子说“嘿,孩子,你还好吗?”“你愿意转过身来跟我说说你的情况吗?”待孩子转过身,老师又说“孩子,你能在这么痛苦的时刻依然愿意接见我、同我沟通,你真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在这个前期沟通下,孩子最终主动配合,被送到医院。</p> <p class="ql-block"> 这段沟通看似简单,却又能达到目标,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在沟通过程中改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固有模式,去怜悯同情孩子,改变了严肃的沟通氛围,第三给予孩子尊重并赋于了孩子男子汉的能量。从而最终达成了别人不能达到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沟通是什么?笔者理解为:彼此在尊重的基础上,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进而让对方心底主动接受认同你的观点,这才是沟通的最好方式。这里有三个要素:彼此尊重、气氛融洽、对方心里主动接受认同。遵循了这三个要素,沟通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也才是最完美的沟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 夫妻关系中的三大法则是营造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①营造完美家庭,打造夫妻亲密关系法则之一:女性要学会诱惑及等待,男性要学会发现及征服。</span></p> <p class="ql-block">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女人要不断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外在形象,内在美,提高自己诱惑的能力。男人则是要提高发现女人优点的能力,提高征服的能力。这话 话糙理却不糙。</p> <p class="ql-block"> 人是动物,高等动物而已,是动物就离不开动物的本能。人性有三大要素:自然属性(即动物属性或兽性,)社会属性(社会性)、精神属性(神性)。排名第一的就是自然属性(动物属性),西方著名精神学家弗洛伊德在阐述三大人格之“本我”也是指人的本来属性(即动物性)。这也是“女慕强、男好色”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爱情是一杯甘甜的蜂蜜,而婚姻是一坛醇厚的美酒。爱情期间,双方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弱化或埋葬了对方的缺点。及至走进婚姻生活,因为柴米油盐,因为孩子的降生,琐碎的生活成为现实的存在。许多女性变得不事梳妆、不事打扮,整天蓬头垢面,围绕丈夫与孩子、围绕灶台打转,更谈不上学习与提升。天常地久,少了阳光,少了妩媚,少了诱惑的能力;而男性因为生活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缺少了发现女人优点及征服的动力。于是,生活慢慢变得平淡如水,甚至于一地鸡毛,更甚者婚姻崩溃或处于崩溃的边缘。</p> <p class="ql-block"> 理解了人性,理解了人之动物属性,也就不难理解这条法则,进而去营造好良好夫妻亲密关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②营造好完美和谐家庭,夫妻双方均要有成熟的婚姻观。</span></p> <p class="ql-block"> 婚姻观是人们对婚姻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婚姻观的核心内涵是对婚姻本质有良好认知,对婚姻双方关系有明确定位,对双方价值观能理解及融合。</p> <p class="ql-block"> 成熟或正确的婚姻观则是指:双方的结合是以情感为纽带,精神共鸣为前提,而非简单的物质交换。第二:婚姻的本质是承担及承载,即承担各自的家庭责任与义务,承载孩子成长的角色。第三:婚姻中既有个人成长的独立性,又有两人一起共同性;既要彼此有独立空间,守住边界,又要追求共同的价值观,携手共赢,从而达到1+1 >2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或遗憾。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份缺失、遗憾,把它带入新的家庭中,不断向对方索取,超越了边界,家庭就产生了不平衡与矛盾,最终让家庭倾覆。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认为,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没有成熟的婚姻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③要想营造完美的家庭关系,每个人需严守家庭秩序,演绎好自己新的角色。</span></p> <p class="ql-block"> 家庭序列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正确的序列是男1女2,孩子3孩子4…序位发生错乱,家庭大多不会太过和谐。</p> <p class="ql-block"> 农村有句谚语叫“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而且中国儒家文化也倡导,“三纲五常”,女子“三从四德”,尽管这些标准也许已不太适合现在社会,但中华民族绵延5千年,屹立东方而不倒,自有传承的道理。女人之“四德”放入现代,也依然是一个好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礼仪的民族。习主席一直强调我们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而儒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之主流,社会伦理、道德标准依旧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需要遵循的规则。</p> <p class="ql-block"> 很多女性朋友肯定会说,家庭序列为什么不是女1、男2、孩子3;或者是孩子1等等,笔者是不是大男子主义者?</p> <p class="ql-block"> 首先笔者阐明自己非大男子主义者。我前面也讲过,人性第一要素就是动物性。在动物世界中,都是雄性寻找食物、抵制外敌,而雌性则负责繁殖保护幼仔,这是由雄雌两性的力量所决定的。对于人类,男性的力量天生比女性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个别情况例外),所以就有了“男人是天,女人是地”或“男人是山,女人是水”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回顾到家庭,当女人的序列排到1,占据家庭的主导,男人的力量就得不到显现,价值感得不到认同及满足,轻者委屈求全,重者寻找新的归宿。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男孩女化,没有了力量;要么有了与母亲抗争的力量,与父母发生严重对抗。而女孩则是模仿母亲,更加男化,却又从父亲手中学不到力量,从而任性蛮横,没有了柔软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的缺失,独生子女的长大,再加上改革开放,西方制度的涌入,是造成现代家庭问题困扰的重大推手。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清本正源的根本原因。</p> <p class="ql-block"> 走进婚姻,两人即便有了新的角色。从儿、女走入夫、妻、婿、媳、父、母。我们只有在新的家庭中、新的家族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家庭、家族和谐。古人说“贤妻旺九族”。古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讲究地域,虽然有一定的绝对性,但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只有“门当户对”,孩子所受的教育与认知才有可能相似,价值观才可能相同,家族认同感才会更强,婚姻关系也才会更加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 践行具体的指导方式,才是提高夫妻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原生家庭不同,受到的教育程度也不同,因而在两性关系中,沟通方式、表达也会不同,所能接受或承受的痛点也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践行老师的落地指导,培养良好沟通能力,共情对方的情绪与感受,合适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这是营造完美家庭的重要途径。</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落地方式PPT</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落地方式PPT</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落地方式PPT</p> <p class="ql-block"> 愿天下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这是笔者的心愿,也是老师课程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中照片均来源于课堂,不作商业推广,如有师兄姐不愿出镜,请联系本人删除,及给予包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