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暮春的柳絮飘进教室,当盛夏的暖阳爬上窗台,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教学之旅即将抵达终点。与这群可爱的豆豆们同行的日子里,我以课本为舟,以兴趣为帆,在汉字的星河中探索,在诗意的海洋里遨游。现将这段浸润着墨香与童趣的教学历程,化作文字,细细珍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培养兴趣:亲其师则信其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一学期的磨合这一学期明显感到一年级的小豆豆对语文的兴趣更浓,我一直坚信“<span style="font-size:18px;">兴趣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针对这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板书、认真书写黑板上的每一个汉字,用心朗诵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次活动,精选习题,让每个学生孩子对语文课充满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此外,我也坚信亲其师则信其道的道理。班上十三个孩子多是留守孩子而且多数学生是寄宿制学生。于是我拿出十二分的爱对待他们。生活中事无巨细的关爱他们:梳头,系鞋带,买吃的、文具,洗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老师是爱他们的,接下来学生就顺理成章的围着老师转,要用好成绩来回报劳动。语文教学也就得心应手的开展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趣味识字:打开汉字王国的奇妙之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一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石。第二学期,我将识字教学化作一场充满惊喜的探险创设了“盖一件漂亮的房子”活动。拼音是地基,字词是砖瓦、识字记词然后连词成句,慢慢由句组话。在识字部分以“生子开花”“我生活中的汉字”“看字组词”等等形式为砖瓦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同音字、形近字易混淆的问题,我创编了朗朗上口的《识字童谣》:“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就有情。”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诵读,在欢快的节奏中轻松区分形近字。此外,我们还开展“生活识字大搜集”活动,鼓励孩子们收集超市海报、食品包装上的汉字,制作成“识字小报”。当看到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广告牌说“老师,我认识这个字”时,我知道,识字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三、诵读经典:浸润传统文化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本学期,我以“经典诵读”为主线,为孩子们打开传统文化的宝库。晨读时光,晚读期间,我们伴着晨光齐声诵读《人之初》《声律启蒙》,让平仄韵律在教室里流淌;语文课上,通过角色扮演、配乐朗诵等形式,让《荷叶圆圆》《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变得鲜活生动。孩子们化身成荷叶上的小水珠、寻找尾巴的小壁虎,用稚嫩的声音演绎着文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培养语感,我还引入了“古诗新唱”环节。将《池上》《小池》《静夜思》等古诗谱上轻快的旋律,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在音乐与舞蹈中感受古诗的意境。这些浸润着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经典的种子。</p><p class="ql-block">四、妙笔生花:点燃写话创作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识字到写话,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跨越。为降低写话难度,我遵循“循序渐进、趣味引导”的原则,从“每日一句”先教学生摘抄一句优美语句,然后照葫芦画瓢自己仿写。每一个稚嫩的句,我都认真批注,用鼓励的话语点燃他们的愿意去写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们开展了“故事创编大赛”。先是每周五的“绘本故事我分享”活动,每周五让孩子先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再全班观看一个绘本故事。慢慢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看图写话开始创造文章。孩子们脑洞大开,总会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分享环节,孩子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讲述,教室里不时响起惊叹与掌声。这些充满童趣的文字,不仅是孩子们语言能力的体现,更是他们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绽放。</p><p class="ql-block">五、情境教学:构建灵动鲜活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级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努力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充满趣味的情境乐园。学习《棉花姑娘》一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等角色,通过对话表演理解课文内容;讲解《要下雨了》时,模拟雷雨天气的音效,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小动物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在学习《端午粽》时,动态展示包粽子的过程,配上软糯香甜的音效,孩子们仿佛闻到了粽叶的清香;讲解《夜色》时,通过光影变化呈现从害怕黑夜到爱上黑夜的转变,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情感。这些生动的情境创设,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也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六、分层指导:守护每一株成长的幼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语文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我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在识字环节,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拓展阅读材料,鼓励他们挑战成语、谚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一对一”帮扶,通过我教学生帮讲、玩识字游戏等方式巩固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写话训练中,根据学生水平提出不同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先从仿写句子开始,不要求多只要求能完成的叙述看到的内容,能做到语句通顺就行。对能力强的学生则注重语句的修饰和细节的强调。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更加坚信:教育不是整齐划一的裁剪,而是因材施教的守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反思与展望: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深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够细致,走的太快太急总是缺乏等待的耐心;课外阅读指导的系统性有待加强,写话教学中对写作方法的指导还需更深入。这些问题如同一面镜子,指引着我未来的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的学期,我将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开展“亲子共读”“班级读书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探索更科学的写话教学策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成长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是一首灵动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是浸润心灵的春雨。在未来的教学路上,我愿继续做诗意的播种者,在童言稚语里,在墨香书韵中,与孩子们共同书写更多美好的语文篇章。因为我相信,每一次用心的教学,都是对生命的滋养;每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奠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