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遍重庆一一武隆地缝景区

晓鸣

<p class="ql-block">离开了石宝寨,第二天我们去了重庆武隆,到了武隆,旅摄团计划游览天坑和地缝两个景点。我去重庆这次可是第二次了,上一次是在三开前的2021年5月,游览了武隆天坑景区,这次天坑景区不去了,在宾馆用边逛逛,去地缝景区,把上次的缺陷弥补了。</p><p class="ql-block">请跟着我们镜头来观赏重庆武隆地缝景区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水峡地缝景区导游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隆地缝园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缝简介</p><p class="ql-block">地心之旅一一龙水峽也缝,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一座典型的岩溶地缝地质奇观。景区游览道长2公里,全栈道没计。身在其中,俯瞰深遂不见其㡳,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抬望眼两岸刀壁耸屹,一线天光好如月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水峡地缝景区导游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垂庆市武隆全域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景点)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水峡地缝</p> <p class="ql-block">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第31届世铎遗产大会上,武隆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隆喀斯特”包拉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字统,总面积380平方干米。是深切型峡谷的杰作代表,是反映地球演化历史的杰作范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水峡地缝景点概况</p><p class="ql-block">龙水峽地缝风景区位于武隆县城东北15千米,北距天生三桥天坑风景区8千米,西北距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15千米,属于典型的中一深切中山峽谷岩溶地貌,与天生桥孪生发育在羊水河大峡谷上,是燕山期第二幕(距今1.4.一0.7亿年)造山运动所形成的一条裂缝而得名,是武隆境内又一岩溶地质奇观。2007年6月27日,在世界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为中国南方喀盺特世界自然遗产,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岩涪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龙水峡地缝景区峡谷全长2.3千米,游程2千米,谷深200一350米,最窄处仅1米,景区以原始植被、飞瀑、流泉、急流、深潭为特色,栈道贯穿其间;俯瞰深.䆳不见其底,深入谷中,老树藤萝盘绕,泉水流瀑挂壁;下至谷地,两岸刀壁耸屹,仰头望天一线;自然生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区由入口、中途穿洞、出口地峡三段组成。峡谷幽深蜿蜒,两侧绝壁相峙,洞体中发育有绝壁、涡穴、裂点、浅滩、崩塌石、壁流石等多种地质遗迹。玉瀑银帘飞泻直下,谷地的深潭碧绿盈动,令人心醉神迷,是一处较好的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风景区。游览龙水峡地缝是了解天生桥、天坑、伏流、地缝式峡谷的一个窗口,也是了解武隆岩溶地质的一个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蛟龙寒窟</p><p class="ql-block">此洞宽度和高度在60米至100米之间、为亿万年前的早期地下流水、沿着岩壁裂缝不断溶蚀形成。在此优流洞中、只听见水声流淌,却不见流水、幽静至极亦感寒气逼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象戏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罗汉苦修</p><p class="ql-block">由水溶浊石壁,形成的钙华堆积体,酷似一尊正在潜心修炼、立志成佛的苦修罗汉。罗汉面部表情扭曲而痛苦,传说佛教中有一种残酷的修炼方法,即自残眼、耳、口、鼻等感知器官,让修炼者忍受肉体之苦去追求比一灵的净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线天光</p><p class="ql-block">此处谷底到谷顶,最大高差260米,峡谷最窄处2一3米。在谷底仰望,只见一线天光;从谷顶向下俯视,谷内雾霾沉沉,黑暗幽深深不可测,龙水峡地缝由此而得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