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记忆:《中国知青民间记忆纪实》观后感

罗光前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原在马干山的知青战友在微信群里发邀请函,说今年是马干山牧垦场知青50周年,邀请大家参加联谊活动。这个邀请函,荡起了我心中对马干山牧垦场、对知青那种特别情怀的涟漪,于是找了凤凰卫视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知青民间记忆纪实》观看,重温那段岁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套厚重的DVD光碟。看得我热泪盈眶,看得我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中叶,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名词,叫“知青”。这个名词的背后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罕见的一场大迁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有二千多万人参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浩荡运动。结局和开始迥然不同,先是轰轰烈烈,后是惨惨戚戚。从那个年代的纪录片里看到的是火热的狂烈;从现在的书刊、影视里看到的则是冷峻和惨怆。对于上个世纪的中国,这是一段至今抚摸着都还在疼痛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青,一个现代的童话;</p><p class="ql-block"> 知青,一个童贞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知青,一段无奈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光阴流逝,涤尽了岁月的铅华;无数次梦萦魂绕,荡尽了青春的浮尘。只留下了无尽惆怅、深切反思,留下了青春的一篇篇回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运动中的个体和群体,有关书籍和影视作品都关注着共和国这段凸现的历史。但是历史是人写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写法。</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马干山原毕节地区牧垦埸有过近一年时间的知青生活经历,对“知青”有着深厚的情怀。因此,从1982年10月我在当年第5期《收获》杂志上看了叶辛写的《蹉跎岁月》后,就开始收藏并先后阅读了许多有关知青内容的书籍,如:梁晓声的《雪城》、《今夜有暴风雪》、《年轮》,老鬼的《血色黄昏》,叶辛的《孽债》,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青年流放者》,韩乃寅的《远离太阳的地方》一、二、三部,定宜庄的《中国知青史. 初澜》,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知青史. 大潮》,邓贤的《中国知青梦》、《中国知青终结》,费声的《热血冷泪》,曹淳亮的《知青故事》,杜鸿林的《风潮荡落——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李广平的《中国知青悲欢录》,贾宏图的《我们的故事》,顾洪章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刘旦的《知青40年总得说的故事》,白描的《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等等,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记载和讲述了知青的历史和知青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人类的记忆总是有所选择性的,国家、民族、群体乃至个体的记忆也是如此。这种选择性记忆会导致实然历史的不完整甚至支离破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记忆”就是一种良心。这种良心可能就是良知和正义,使一段历史得以真实、完整、多视角的叙说和再现,而且最有可能接近历史的本身。我觉得,在我目之所及和关注的知青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凤凰卫视制作的这部纪录片《中国知青民间记忆纪实》,聚焦了中国知青群体的历史记忆,算是一部记录知青历史,尊重知青历史、真实反映知青历史的影视作品。</p> <p class="ql-block">  《 中国知青民间记忆纪实》以云南、四川、重庆和上海等地为地理线索,通过实地采访与影像记录,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还原了特殊年代的青春记忆,重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展示了特殊历史时期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激烈碰撞。几十名受访者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知青,他们讲述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回忆了从城市到农村的身份转变、劳动生活的艰辛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呈现了集体记忆中的苦难与反思。“自残争取的读书时间”、“断指写血书悔过”、“孕妇残死抬尸请愿”、“万名知青下跪要求返城”、“知青绝食请愿回城”、“知青卧轨请愿返城”、“放卫星一夜开荒1.8亩”等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你回首和审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青春却是人生命中最绚丽多彩的一个季节。然而没有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青年,在滚滚的红尘中用他们宝贵的青春,经受这么多的困顿、磨难、彷徨、惆怅、迷茫、失落,经历过这么多的人生变幻,以及最后理想主义的覆灭。这种人生的命运,是有幸还是不幸呢?</p> <p class="ql-block">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我们共和国历史的一部分,如果忘却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一代的青春记忆,我们共和国的历史将残缺不全,也无法展示真实。有人说知青一代是那个时代的祭品,也有人说那是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春无悔。</p> <p class="ql-block">  纪录片《中国知青民间记忆纪实》,为曾经经历过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而依然健在的人们,找回了充满着酸甜苦辣滋味的人生回忆,让激活的记忆在血液里流淌,让历史的真实雕塑为碑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谨将此文献给参加“2025马干山牧垦情暨知青五十周年联谊活动”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罗光前</p><p class="ql-block"> 音乐:王佑贵作词、作曲</p><p class="ql-block"> 虎牙哥演唱《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 图片:罗光前,黑白图片来源于书</p><p class="ql-block"> 中图片翻拍和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