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灿烂流星

<p class="ql-block">  一直想踏上西安这片古老的土地,去感受历史的厚重。2025年端午节,终于如愿以偿,陪着岳父岳母一同来到这座千年古都。漫步在青灰色的古城墙下,指尖抚过斑驳的砖石,仿佛能触碰到盛唐的余温;站在大雁塔前仰望,玄奘取经的故事在脑海中浮现;而兵马俑坑中那数千尊陶俑肃穆而立,让人恍若听见了秦朝战马的嘶鸣。回民街的烟火气里,我们被各色小吃引得频频驻足。西安,这座用黄土与时光堆砌的城市,用它独有的沧桑与温情,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端午记忆。</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兵马俑反映秦始皇征战六国,取得天下统一的军事场景,形态逼真的陶俑、威武严整的军阵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兵马俑的雕塑艺术精美,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又称兵马俑、秦兵马俑。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与秦始皇帝陵一同组成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兵马俑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这里出土的一千多个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前后将近使用了72万人力,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直至秦始皇去世陵园都未修建完成,由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1年多才完成。</p> <p class="ql-block">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区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试掘,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一号兵马俑坑。</p> <p class="ql-block">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白天时分,三三两两的少男少女们身着唐装,穿梭于古色古香的建筑之间。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独自漫步,衣袂飘飘,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唐装款式多样,色彩斑斓,既有盛唐时期的华丽,又不失现代的简约。这些少男少女们成为步行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大雁塔南广场以玄奘青铜雕像为核心景观,该雕像高4.98米,呈现玄奘身披袈裟、手持锡杖的典型佛教形象,象征其西行取经的宗教精神。</p> <p class="ql-block">  玄奘法师铜像不仅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还象征着玄奘法师对佛教文化的巨大贡献。玄奘法师(602-664年),生于河南偃师,是著名的唐代高僧和翻译家。他曾在天竺(今印度)取经并翻译了大量佛经,对后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慈恩路46号,北接大雁塔北广场,南至开元广场,是一条全长2.1公里的沉浸式唐文化主题步行街,将历史场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暮色初临,大唐不夜城的琉璃灯火便次第亮起,将青石板路映得流光溢彩。穿唐装的少年们束着玉冠,广袖迎风,腰间蹀躞带上的铜扣随步伐轻响,倒像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新科进士;少女们梳着惊鹄髻,披帛在身后飘摇如蝶,石榴裙下偶尔露出翘头履上绣的并蒂莲——他们三三两两掠过仿古建筑的重檐,衣袂翻飞时,那些洒金暗纹便在灯下忽明忽暗地流淌,竟教人分不清是今人扮古,还是唐人穿越千年而来。</p> <p class="ql-block">  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  鼓楼上巧妙地排列着二十四面节气鼓,每一面鼓都对应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宛如时光的刻度,记录着四季的更迭与自然的韵律。每一面鼓都蕴含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感悟。当鼓槌落下,鼓声或激昂或悠扬,仿佛能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那个农耕文明盛行的年代,感受那份对自然的依存与感恩。这二十四节气鼓,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听觉上的享受,让人们在鼓点中聆听四季的私语,感受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之一。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p> <p class="ql-block">  站在西安钟楼之上,仿佛一只雄鹰,将整个西安城尽收眼底。脚下的青石板泛着温润的光,记录着无数双鞋底走过的光阴。极目远眺,古城墙如巨龙般蜿蜒盘踞,将新旧交织的城市温柔环抱。车流如织的现代街道,与红墙黛瓦的古老建筑彼此映衬,一帧帧画面在眼前铺展,像一部无声的史诗。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折射出金色的光芒,微风拂过,带来远处小贩的叫卖声和隐约的胡琴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座城,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活着的历史,每一条街巷,每一块砖瓦,都在低语着千年的故事,而我,正站在时光的中央,感受着它的脉搏与呼吸。</p> <p class="ql-block">  踏入西安回民小吃街,就像掉进了一个五光十色、香气四溢的美食漩涡。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密密麻麻,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孜然、辣椒和烤肉的混合香气,那味道霸道又诱人,直往鼻子里钻。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食客们满足的交谈声,构成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交响乐。烤得滋滋作响的羊肉串、金黄酥脆的肉夹馍、热气腾腾的牛羊肉泡馍、甜而不腻的镜糕……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你挤着我,我挨着你,大家都在兴奋地搜寻着心仪的美食,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这里没有精致的摆盘,只有最朴实、最地道、最热辣滚烫的人间烟火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座千年古都最鲜活、最生动的味蕾狂欢里。</p> <p class="ql-block">  登上西安的城墙。砖石间流淌着千年风霜,而此刻,它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只见城墙上穿梭着许多身着盛唐服饰的人,他们或青衫磊落,或罗裙飘逸,步履间带着几分古韵。有人提着灯笼,暖黄的光晕在暮色中摇曳;有人手持团扇,轻摇间似有长安街头的风月。他们或三五成群低语浅笑,或独自行走,衣袂飘飘,仿佛从画中走出。城墙下的灯火渐次亮起,而城墙上,这流动的盛唐风华,正将历史与当下温柔地重叠。</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城南,</p><p class="ql-block">有一处历经千年变迁,</p><p class="ql-block">依旧诗意盎然的地方——曲江池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当四月的春风轻拂而来,</p><p class="ql-block">这里便成为了一幅流动的春日画卷,</p><p class="ql-block">吸引着人们前来领略它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白龙吐水是必打卡地,</p><p class="ql-block">该景观由一条雄伟的大龙石雕组成,</p><p class="ql-block">龙口会喷出水柱,水柱被称为“龙涎”,</p><p class="ql-block">传说被龙涎冲刷能带来财富和好运,</p><p class="ql-block">因此许多游船在抵达此处时,</p><p class="ql-block">都会故意在水面下航行,</p><p class="ql-block">以期获得吉祥的福祉。</p> <p class="ql-block">  西安曲江玉马园,摆放着十头玉马,寓意十全十美,据说全部是蓝田玉雕刻的,每头马需要八百万元。</p> <p class="ql-block">李隆基与杨贵妃骑马雕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