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地图,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有一片狭长的海域,犹如一条宽宽的纽带,北边通过苏伊士运河,南部经亚丁湾,将地中海与阿拉伯海紧紧相连。<br> 这便是沙漠侧畔的红海。<br> 一条红海,作为亚洲和非洲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将两洲连接在了一起。<br> 红海是埃及人的度假天堂,与尼罗河两岸数千年厚重的历史不同,红海则是处处荡漾着穿越古今的浪漫情怀。<br> 红海距离卢克索约320公里,早餐后我们七点多出发,车子在沙漠公路中一路畅行,中午时分便抵达位于红海之畔的度假酒店。<br> 从酒店高处眺望无垠大海,红海其实并非是红色,近处是迷人的绿色,远处则是晶莹通透的深蓝色,宛如多彩的翡翠覆盖在辽阔的海面,美的让人心神荡漾。 在入住的酒店内,穿过酒店大堂便可以下到海岸。<br> 海岸边银色沙滩上,挺立着一把把藤草编织的遮阳棚,棚子下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悠闲地躺在沙滩椅上,聆听着拍打沙滩的轻轻涛声,静静享受着阳光的温馨。<br> 海面上起伏的波浪中闪动着一群风筝冲浪的年轻人。冲浪者不停地拉动调节高高飘扬在空中的风帆,驾驭着冲浪板,在海面上左冲右突,翻卷起伏,好似自由翱翔的海燕,在大海中欢畅搏击。 红海游览出一次海是必须的,虽说是自费项目,游客自由选择,每人85美元,费用也不算低,却没人打退堂鼓。<br> 上午九点多,我们从酒店赶到了游船码头。码头上停满了大大小小,形式各样的游船游艇,不少等待出海的游客早已集聚在船边。登上游船后,没一会儿便缓缓驶向大海。 我们乘坐的是一艏不算大的游船,游客除不多的中国人外,大多应该是俄罗斯游客。游船慢慢地将我们带向大海远处,炙热的阳光下一阵阵微风拂过,霎时让我们感到舒心地凉爽。<br> 从游船甲板上可以尽情地眺望多彩的海洋,那晶莹剔透的海水犹如诱人的佳酿,让人心头不时泛起丝丝醉意。蔚蓝的天空与闪着粼粼波光的大海在天际相融,就如一幅垂挂着的完整天幕。回眸远处,连绵的山峦、美丽的城市与海岸遥相呼应,组成了一卷美轮美奂的海洋风景大图。 正当游人还沉浸于红海的旖旎风光之时,船已至深处,导游赶紧催着我们进入下层船仓观赏海底景观。<br> 游船下层的两侧安装的通透的玻璃,人在船里犹如潜入海中。透过玻璃,绚烂缤纷的的海底世界令人目不暇接。洁白的沙海中是一蔟蔟连绵艳丽的珊瑚礁,一群接着一群色彩斑斓的大小鱼儿在珊瑚礁中不停地穿梭。蓦然,一群洁白通透的水母从海底逍遥而至,引得游人一阵惊叹。<br> 美妙的海底世界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让我们陷入持续的遐想。 据说,埃及红海是世界上最适宜游泳潜水的海域,引得不少游客纷纷下海扬臂蹬腿,感受红海畅游的魅力。<br> 游览红海,出一次海,真的是不能错过。 埃及红海与沙漠相接,海岸西侧便是世界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br> 游览撒哈拉沙漠也是自费项目,一众游人早就带着好奇与兴奋跃跃欲试。<br> 车子从酒店出发,行使20余公里后便进入了沙漠游览区。<br>沙漠上的“越野冲沙”是深受游客喜爱的项目。简单地介绍后游客便可以自如驾驶四轮沙漠摩托,迎着漫天翻卷的风沙,驰骋于大漠戈壁之中,放飞内心深处的野性与自由,虽说是弄得一身沙,却仍是意犹未尽。 离开沙漠摩托场地,我们乘车在广袤的沙漠戈壁中颠簸约30多公里,前往沙漠深处的贝都因部落。<br> 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是以氏族部落相聚,在沙漠旷野过着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大多拒绝与社会接触,又被称之为被世界遗忘的沙漠民族。<br> 我们进入的贝都因部落位于沙漠深处暗淡而干旱的荒山之下,一间间用木板与枝条搭建的窝棚散落于山脚,仅能遮挡沙漠炙热的阳光。窝棚边趴着一群群无动于衷的骆驼,似乎是见惯了陌生的游客。 窝棚下,一位贝都因妇女正在向游人展示麦饼的制作,打着手势,用难以听懂的语言热情招呼我们品尝麦饼,也许这便是他们的主要食物了。<br> 贝都因人,与现代社会犹如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星球。<br> 当我们离开部落时,我仍然带着不解,贝都因人为何至今不愿走出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