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科普中国》,邂逅奇妙科学—四年级11班课后服务纪实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  课后服务时光,四年级11班的教室里正上演一场超有趣的科学之旅!当《科普中国》之《改变世界的30分钟》开播,孩子们瞬间被拉进奇妙科学场域,开启知识探索新体验。</p> <p class="ql-block">一、30分钟,推开科学新大门</p> <p class="ql-block">  屏幕亮起,从神秘海洋的声呐奥秘,到前沿量子计算的神奇,再到太空舱里宇航员的生活日常,30分钟浓缩海量科学知识。孩子们坐得笔直,眼睛放光,跟着讲解穿梭微观与宏观世界,听科学如何打破边界、改变生活,每一秒都藏着惊喜。</p> <p class="ql-block">二、沉浸式观看,点燃好奇火花</p> <p class="ql-block">  课堂里安静又热烈,专注的眼神、微微前倾的身子,都是被科学吸引的模样。当看到奇妙实验、前沿科技,小声的惊叹、忍不住的讨论,让知识不再枯燥,变成超酷的探索故事。这30分钟,点燃的不仅是对科学的好奇,更是主动求知的小火苗。</p> <p class="ql-block">三、创意制作:让科学 “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理论之外,实践更让科学 “活” 起来!同学们化身 “小小工程师”,用双手打造专属科学作品。废弃材料变身火箭、乐器,一个个创意模型诞生,是想象力的绽放,更是对航天、声学等知识的实践理解🚀 制作时的思考、调整,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的字,而成了眼前可触摸、可讲述的成果,超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四、科普小报:笔尖上的科学天地</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化身“科学小主编”,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科普小报。有聚焦中国科技成就的,展现高铁飞速发展、航天逐梦苍穹;也有围绕趣味科学实验,像热胀冷缩原理,用生动插画和文字,把科学知识变得直观又好懂;还有探秘航天小知识、天气奥秘的,一笔一划书写对科学的好奇,在创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科学从课本走进笔尖,在纸上绽放光彩 。</p> <p class="ql-block">  一场科普观看,是课后服务的独特养分。《改变世界的30分钟》让孩子们知道,科学离我们很近,又如此神奇。那些前沿知识、奇妙现象,化作一颗颗种子,埋进他们心里,期待未来长成探索未知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 未来,愿这些小探索者们,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在科学天地里大胆闯、尽情学,收获更多奇妙发现。</p>